互联网革工业的命,不是工业革命
前几天,媒体大幅报道了德国工厂互联网化,掀起了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
有人把工业化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步骤进行归纳,分别称为工业革命,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次,机械化,以蒸汽机取代人力;第二次,流水线生产;第三次,自动化;现在是第四次,互联网化。
互联网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吗?当然不是,互联网是革工业的命,不是工业革命。不仅仅互联网化不是工业革命,自动化也不是工业革命,为什么呢?
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是一种高效的社会合作机制,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契约与规则,与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不同,农业社会是直接以家庭所需作为量产方式,而工业社会以生产能力作为量产方式,工业化的驱动力是效率。
机械化解决了工业化的技术基础,机械化、机器化,能源的使用,社会劳动突破了人的体力限制,也突破了生物(家畜)体力的限制,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理论上是可以不封顶的;流水线则解决了规则基础,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具有精确的配合。
机械化、流水线可以看成是工业的两次革命,为工业化的社会大生产提供了条件,但互联网不是为这个方向努力的。
从互联网反观,自动化不具备工业特征
如果单单看自动化对生产效率的贡献,自动化也可以看成一次工业变革,它让生产过程自动化,极大地释放了生产效率。不过,互联网的到来,会让我们对自动化有新的认知。
经历了机械化、流水线、自动化之后,社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由于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不是无限制的,或者至少,从固定的品类来看,需求不是无限制的。人们一天吃三餐饭,饭再好吃、粮食生产效率再高,吃饱了、吃撑了就不需要了,衣服再好也穿不了几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尽管网络也能带来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但是,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互联网更大的作用不该只是提高效率,而是让人们获得更加满意的产品,让人满意,不是提高数量就可以的,而是更符合个人的特定需求,即个性化。
个性化与社会化大生产背道而驰,社会化大生产以生产大量相同的副本取得规模化效益,个性化产品都是不一样的,无法按照大生产、规模化方式进行生产,只能量身定制。个性化定制,机械化和流水线是做不到的。
互联网的扁平化,让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面,能够精确知道每个人的特殊需求。互联网获知了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又如何制造出产品呢?依靠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与流水线只能生产相同产品不同,自动化具有智能性特征,能够利用程序控制生产出不同结果的产品。工厂印刷厂一段时间只能印刷相同的页面,你家的打印机可以连续打印不同的页面,这就是机械流水线与程序控制自动化的不同。
由此看来,自动化更重要的是解决个性化生产问题,有了互联网之后,自动化能够把个性化生产发挥到极致。当打印概念从平面纸张的打印扩展到3D范畴,3D打印技术会改变人们生活中更多消费品的生产方式,因此,3D打印也不是工业革命。
信息社会让人变得更加孤立
自动化、网络化不是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是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改变了工业化大生产的进化方向,走向个性、自由,相比于工业化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性降低了。
人们不再是工业时代的角色化的人,无论是机床上工作的一线工人还是厂长、经理,都不过在流水线上固定充当一个角色,现在,人们可以重回完整人格,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
我们来看一个3D打印带来信息社会变革的例子。
传统我们买杯子、买生产杯子的工具是分开的毫不相关的两件事,现在设想一下,你要为下周的一次跟朋友的聚会准备一个特制的杯子,上面印有你们的签名或者照片,你想买能“打印”杯子的3D打印机来实现,你一方面要考虑打印出来的杯子是否合适,你还需要考虑3D打印机在下次聚会时是否也能方便使用。
没错,你把买什么杯子和买什么生产杯子的机器进行了比较权衡!这在工业时代是不会发生的,信息化打乱了工业生产的链条顺序,让他们缩短到同一个扁平市场之中。
这样的好处就是,人们不再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大规模合作来完成任务了,每一个人,都像工业社会的工厂厂长一样,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了,每个人都是独立和自由的,人将是社会化而不是角色化的人。
当然,情感上,缺乏了社会协作的必要性之后,人们似乎也更加孤立或者孤独了,当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文/醒客)。
延伸阅读:本文中提到的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大生产蜕变、社会人、信息社会协作等概念,在我的新作《重新理解媒介》中有深入的探讨,各大书店有售:亚马逊http://t.cn/8sZDE65;京东http://t.cn/8sZDE6G;当当http://t.cn/8sZDE6t;多看http://t.cn/8FBAy51 ;豆瓣书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32065/ 。4年策划,2年文字书写,值得你花一周时间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