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子商务

爱因斯坦、卓别林和点击率

分类
电子商务

京城车多

京城不仅米贵,现在京城车也多,由于还没有实现马克思说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然王国”的过渡,因此每天还需必然、准时的坐地铁。
这些天发现,西直门2号线地铁入口处每天早上都会拥堵,以前一般只在周一有这种情况发生,我特意的留意一下,原来地铁入口处增加了个疏通拥堵问题的“围栏”。拥堵是一种问题,增加疏通拥堵的围栏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不幸办法没有解决掉问题,而是加剧了问题。此类“反向”解决问题的情况,当前经常发生。
出现了问题,通过增加资源的方式来解决,是一种最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企业业绩不够,兼并;企业现金流不够,融资;企业人手不够,招聘,凡此种种。
在一类问题刚出的时候往往也比较有效果,但是这一招多用了几次,往往就变得不灵了,简单通过增加资源的方式越来越难以解决问题。
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前提是秩序化,规则建设比资源扩张更有意义,这就是常常提到的集约式比粗放式更有效,或者软件设施比硬件设施更重要的原因。
企业加班加到员工几个月不知道太阳是个什么样子,此时除了老板的心理平衡一些,估计不会有更多的效果,而且还要付出员工抱怨的代价。
渴了要喝水谁都知道,但少喝多次却未必人人知道,规则建设任重道远。
北京有一句话,说“路修到哪里就堵到哪里”。
Web Counters
京城不仅米贵,现在京城车也多,由于还没有实现马克思说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然王国”的过渡,因此每天还需必然、准时的坐地铁。
这些天发现,西直门2号线地铁入口处每天早上都会拥堵,以前一般只在周一有这种情况发生,我特意的留意一下,原来地铁入口处增加了个疏通拥堵问题的“围栏”。拥堵是一种问题,增加疏通拥堵的围栏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不幸办法没有解决掉问题,而是加剧了问题。此类“反向”解决问题的情况,当前经常发生。
出现了问题,通过增加资源的方式来解决,是一种最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企业业绩不够,兼并;企业现金流不够,融资;企业人手不够,招聘,凡此种种。
在一类问题刚出的时候往往也比较有效果,但是这一招多用了几次,往往就变得不灵了,简单通过增加资源的方式越来越难以解决问题。
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前提是秩序化,规则建设比资源扩张更有意义,这就是常常提到的集约式比粗放式更有效,或者软件设施比硬件设施更重要的原因。
企业加班加到员工几个月不知道太阳是个什么样子,此时除了老板的心理平衡一些,估计不会有更多的效果,而且还要付出员工抱怨的代价。
渴了要喝水谁都知道,但少喝多次却未必人人知道,规则建设任重道远。
北京有一句话,说“路修到哪里就堵到哪里”。
Web Counters
京城不仅米贵,现在京城车也多,由于还没有实现马克思说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然王国”的过渡,因此每天还需必然、准时的坐地铁。
这些天发现,西直门2号线地铁入口处每天早上都会拥堵,以前一般只在周一有这种情况发生,我特意的留意一下,原来地铁入口处增加了个疏通拥堵问题的“围栏”。拥堵是一种问题,增加疏通拥堵的围栏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不幸办法没有解决掉问题,而是加剧了问题。此类“反向”解决问题的情况,当前经常发生。
出现了问题,通过增加资源的方式来解决,是一种最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企业业绩不够,兼并;企业现金流不够,融资;企业人手不够,招聘,凡此种种。
在一类问题刚出的时候往往也比较有效果,但是这一招多用了几次,往往就变得不灵了,简单通过增加资源的方式越来越难以解决问题。
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前提是秩序化,规则建设比资源扩张更有意义,这就是常常提到的集约式比粗放式更有效,或者软件设施比硬件设施更重要的原因。
企业加班加到员工几个月不知道太阳是个什么样子,此时除了老板的心理平衡一些,估计不会有更多的效果,而且还要付出员工抱怨的代价。
渴了要喝水谁都知道,但少喝多次却未必人人知道,规则建设任重道远。
北京有一句话,说“路修到哪里就堵到哪里”。
Web Counters
分类
电子商务

答网友,博客“阶级”分类错误吗

网友sz1961sy涂鸦博客(34)“精英”还是“草根”博客原来这模样?!

对我的博客的“阶级”属性有些疑惑,问题如下:

1、Blogger己是“草根媒体”了,现在“草根媒体”里又冒出“精英博客”?是有一点怪胎的说法。
2、依醒客thinker的“阶级”属性分类法5个指标,洪波是属于草根思路或精英思路?似乎是属于草根思路,这怎么让人接受?同理是方兴东与王建硕,依此分类法5个指标也该属草根思路?只能说:鬼才信!
3、依醒客thinker的“阶级”属性分类法5个指标,则永远不具备草根思路,因为俺拒绝RSS(至今天为止)…
一句话,醒客thinker的“阶级”属性分类法5个指标太过主观武断,缺乏参照样本的可检验性。

回复如下:

1)blogger已经是草根媒体了,似乎没有这样的定论吧,既然没有这样的肯定性前提,精英博客就不是sz1961sy说的什么怪胎了,好比你认为小孩子就是长得白白胖胖的,结果一看刚生出的小孩,怎么像个老头,于是惊呼怪胎。

2)精英搏客和草根博客的说法,是探讨博客的两种属性,并没有界定博客只有这两种,而且即便就是这两种,它们之间是可以过渡和模糊的,不是水火不容的,如果总是以非彼即此的眼光来分析新事物,搞得有些像文革站队,除了革命派就是反革命。

3)至于我说的几个指标,显然是一个简单归纳,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说法,或者说这是一个不完全的归纳,而不是严格的逻辑演绎,我想起了一个马克吐温经典的故事,放在后面,也算是我的一个另类回答,感谢sz1961sy参与讨论。

马克·吐温有一次答记者问,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国会议员们大为恼火,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澄清或道谦,否则便要诉诸法律!几天后,马克·吐温的道谦声明果然登出来了:“日前本人在酒席上说有些国会议员是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大兴问罪之师;经我再三考虑,深悔此言不妥,故特登陆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正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

本以为文章定位比较容易看清,避免误解,再补充一句,博客的“阶级”属性 一文中有关精英博客、和草根博客的提法,出发点并不是要对博客进行分类,而是想探讨博客的这两种属性,同一个博客是可以同时具有两种属性的,即两种属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前面提到的两种属性博客的不同也是一个倾向性说法,不是硬性的标准,而且除这两种属性外,还具有其它的属性,之所以选择这两种属性来探讨,主要因为这两个属性大家探讨的比较多。

分类
电子商务

也说博客“首页依赖症”(下)

接着说首页依赖症问题,keepwalking曾经写过首页依赖症,下面的探讨中,有色字体是引用的keepwalking的文字。
Keepwalking:在donews blog首页“改版”之前,我的确很少光顾,365key的首页即便去看、也看得比较粗。原因并不是没需求,而是觉得首页内容过于庞杂,看着费劲,耽误时间。用rss订阅的方式,我有自己涵盖面更大、却也更趣味专一的“首页”。
Thinker:首页看着费劲,应该更多的是编辑力量不足的原因,首页的任务是帮助用户找到更好的信息,如果仅仅是堆砌,大量信息像个杂货铺,首页确实没有太多价值了,此时应该改进的是首页,让它能够承担起首页的责任。
Keepwalking:刘韧说“重要目的之一是:推荐优秀Blogger”(“Blog首页改版成功希望Blogger配合”),“DoNews一定要做好优秀Blog的推广”,“DoNews致力于用程序和制度将高质量的Blog选择出来”(“陋室铭”)。
Thinker:刘韧希望提高首页质量我特别赞成,作为首页是一种公众性导向窗口(如果把donews看成圈子的话,就应该是大圈子的导向窗口,接近于公众化了)。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推博客和博客文章的时候,不仅仅是看文章质量,还要看是否具有公众性的才可以,比如:比较深入的SNS技术化讨论,写得再好都不适合推到首页,浏览首页的人对此感兴趣的比例表较少;情书写得好,尽管大家感兴趣,也不能贸然推到首页,还需要作者同意,否则侵犯隐私。
用程序将内容选择出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不过近期不太适合,因为技术手段还不能满足要求,就像90年代流行的自动翻译程序,翻译的结果一般只能当作幽默大全来看。
在圈子和公众之间是逐渐过渡的,而不是一刀切,因此按照话题和圈子再组织主页之外的圈子主页(或者叫做二级主页),可以把内容的进一步分类,适合圈子阅读,这也有点类似于门户网站的频道,新浪的科技频道,搜狐的it频道等等。
Keepwalking:我不再那么单纯依赖这些信息源。我还可以经由其他的渠道和方式,整合出自己的阅读线索。
Thinker:很赞同Keepwalking的做法,我现在是通过三种方式来获取信息,一个是新浪之类的网络传媒,另一个是自己订阅一些博客作者,第三个就是通过类似Keso的圈子权威。来自于三种情况的信息是不同的,第一种是公众信息,第二、三种是圈子话题。
Keepwalking:至少在目前,从表面上看并不是特别重要的——读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首页”不再那么单极化地极端重要了。但是,它依然是多极中必要的一极。
Thinker:面向公众的信息中,至少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首页是必要的一级,尤其当博客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广泛传播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文字传播出去,集中人气的首页很重要,进一步还包括上面提到的二级首页。
虽然Keso说有那么多定制用户就够了,那针对圈子更合理,对于面向公众化来说,首页推荐并不会减少定制用户,从最终结果上看是增加了浏览用户。当然增加用户这是否有好处,就要看你是否希望针对大众来传播。
对于keepwalking的其它观点,我没有太多需要说的,大家自己去看原文吧。
 
 
 

分类
电子商务

也说博客“首页依赖症”(上)

刚刚探讨了博客的阶级属性接下来我想针对keso的BSP的首和keepwalking的首页依赖症两篇文章作些探讨,我是keso博客读者,keso文章带给我很多思路,收益良多。
为了区别,文章中有色字体为引用keso的文字。行文采用对照方式。
Keso:新浪新闻可以利用它的编辑,从几百个传统媒体网站中筛选新闻,因为传统媒体的总数是有限的,而blog是趋向于无限的,怎么监控?如何筛选?需要多大的成本去监控和筛选?
如果新浪blog发展到MSN Spaces这样的规模(假设),有将近2000万注册用户,那么它需要多少编辑来对每天产生的海量内容进行筛选?这样的筛选真的是值得信任的吗?新浪blog的首页,有一天会成为第二个新闻中心吗?
Thinker:博客趋于无限是一个事实,但这不一定会增加太多的筛选和监控工作量,因为:首先,博客针对公众的并不是很多,不是针对公众的内容无需编辑们的筛选;其次,博客作者的写作水平是不一样的,即便同是面向公众的写作,编辑也不必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他们;第三,编辑筛选和keso提到的用户推荐并不矛盾,新浪论坛的斑竹大部分来源于非新浪编辑,在博客用户变大之后,也可以采取用户推荐的方式,更有效的方式是用户推荐和编辑相结合,既能体现民意,又能把关质量。
筛选的内容是否值得大家信任,这是市场选择的问题,如果新浪的编辑失去越来越多的信任,那么新浪的用户就会转投其他网站,互联网早期的一些知名公司如今找不到踪影,正是用户淘汰或者说市场淘汰的结果。
新浪的博客首页确实会成为第二个“新闻中心”,但这个中心会有别于编辑们维护的新闻中心,按照目前内容情况看,这个中心将会以评论和分析为主,而且可以和新浪传统的门户互动。不用怀疑博客首页的“中心”作用,只有面向公众的所谓“精品”才会上首页,小众的圈子文章不会也没有必要上首页,这是两种不同的作用。
Keso:keepwalking曾经提过“首页依赖症”这个问题。以Donews Blog为例,与新浪面向所有互联网用户的模式不同,Donews专注于IT和传媒,并不希望用户无限制地膨胀。利用用户推荐机制,让有质量的blog呈现在首页。这种收敛的首页,对有目的的访问者是有一定价值的。一个无所不包完全没有重心的首页,除了会成为大量广告的一个新的堆放地,它要吸引什么样的访问者呢?
Thinker:正如keso说的新浪和donews互联网用户的模式不同,donews专注于IT和传媒圈子,不希望无限膨胀,而新浪是面向公众的网络传媒,这就决定了新浪首页需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首页中心的缺失应该有要照顾到大多数的原因,从目前来看,与新浪面向大众化的定位比较适配,首页不能偏废。当然,目前首页广告扰民、内容杂等问题也说明需要改进首页的定位,这个问题可以再行探讨。
广告问题实在有些无奈,现阶段不放广告,编辑同志就要喝西北风,用户用看广告的代价读免费新闻是目前的主要形式,这不单是新浪的问题,是所有以信息发布为特征的网站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办法。
Keso:我的blog的几千个固定订户,要比任何首页的展示更有价值。这是因为,信息不再只是孤立的信息,它跟具体的人产生了关联。信息爆炸的现实,让传统的编辑模式越来越失去价值,因为没有一个编辑队伍可以遍历所有信息,被他们遗漏的有价值的信息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就变得非常重要。
Thinker: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提高出现的信息与具体人产生关联,是一个新的形式,但是这并不和传统的公众信息模式产生过多的矛盾,因为和个人相关联的信息更多的是个人信息和圈子信息,这是与公众信息不同的内容,当然一些以前依靠公众传播方式的圈子信息可能会转而更适合博客来传播,比如以前的是专栏作家的keso,现在变成了知名的博客。
如果属于公众的信息,编辑们越来越忙不过来,这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进步,比如机器智能协助,当然也可以借助用户推荐这种模式。仅仅基于人际关系传播的信息并不能解决海量信息问题,这是以放弃一部分信息为前提的,先不说质量,我不太相信松散的个人传递会比紧张的编辑精英更有效率。
当然,如果是圈子话题,就另当别论,编辑不深入圈子研究,是无从替圈子把脉的,这也是把信息的模式分成公众和小众的原因。
Keso每天订阅了600多位博客作者的信息,这已经很多了,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说每天关注这么大量的作者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网友关注keso昨日新闻的原因,keso为大家免费做了编辑,省去了挨个看的麻烦。如果是公众信息,通过每个新闻作者去看新闻,我真要晕了。
Keso:某个用户的某篇文章,借新浪编辑之手,访问量节节上升。可是然后呢?有多少读者会留下来,成为订户?门户模式的弊端之一,可能就是把信息跟人完全割裂了,读者只关心信息,却并不关心产生该信息的人。
Thinker:订户和文章读者,具有不同的属性,前者关注人后者关注文章内容。完全关注人的情况非常少,除了非常好的朋友和亲人,别人一般不会是完全关注一个自然的人,我现在每天关注keso,说到底是关注keso的思想,介于一篇文章和一个完整人之间,或者叫做圈子比较合适。笨狸说keso如果改成写诗的话,他将不愿为看keso的日志付钱,说明笨狸也不是完全关注keso这个具体人。
有些时候我们关注文章内容而一点不关心作者是谁,因为只需要信息,读新浪的新闻就如此,记不住几个作者,更不用说关注,看keso提供的昨日新闻,很多作者的博客我也没有定制,虽然有些作者写得很好,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关注他们,我选择继续看keso的昨日新闻,好好利用一把这个优秀的免费编辑。
Keso:金磊说:“你是要相信信息的无政府主义。”信息真的需要一个政府来替我包办吗?
Thinker:我替金磊回答你一下,信息不能由政府或者门户中心包办,但是政府可以在公众信息方面省去你很多时间,能够给你提供很多的选择。尽管和自己选择相比不能让你百分百满意,但是百分之十的损失换来大块时间不是很合适吗?如果碰上我这样时间非常有限,而且甄别能力稍差些的读者,我更愿意让政府包办一部分。
分类
电子商务

博客的“阶级”属性

关于互联网是精英的还是草根的互联网的争论由来已久,延伸到博客这里,肯定也会有博客到底是精英博客还是草根博客的说法。
考虑到博客相关的问题涉及到阅读、写作两个方面,因此探讨自然也会分两个方面。
博客阅读是指读者阅读别人的博客文章。博客阅读两派分歧集中在,是否需要“精英”的编辑们帮助过滤信息,与此相关有衍生出来几个问题,列表如下:

比较项目

精英思路

草根思路

阅读方式

Web浏览器

RSS新闻阅读器

获取信息方式

Web主页索引

定制RSS

信息的过滤方式

集中的编辑

分散的读者

察看的信息范围

海量

圈子

扩展阅读范围的方式

编辑推荐

定制内容中的链接

精英思路和草根思路的阅读方式,确实是两种非常不同的阅读

分类
电子商务

创新与模式

王翌昨天一篇别等新的模式了,干吧喊出一个想做实事声音,与当前浮夸风盛行相比,让人感到精神振奋,毕竟“春不是叫出来的”,是干出来的。王翌的感叹涉及到庞东升创新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和庞有过一面之交,我觉得把庞东升的说法改成“创新不是充分条件”会更合适,因为IT行业,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要的,只是光有创新却未必能成功。

沿着这条思路,也引起我的一些想法,现今的互联网,你追我赶,不管是光嘴说的还是务实做的,创新是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可是,打着创新旗号的炒概念遍地都是,很多新概念本来挺好,现在都没有心情提及,像是吃多了肉的感觉,真应了鲁迅的说的,什么好东西到中国就变味儿了。

互联网的从业者都很勤奋,但被赞扬的公司却不多,老牌的新浪、搜狐被骂保守,博客网被骂炒作,处在中间状态的很少,传统“中庸”思路基本上抛弃殆尽。我们要么看路的脸朝天,要么拉车的闭着眼,冷静思维太少。

模式是相对规则的商业形式,拥有合适的商业模式,能够让利润变成规律的事情。传统行业里面,只要按规矩做事情就能挣钱(马克思说是赚取平均利润),没有过多的风险,是因为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则不然,至少目前处在不稳定期,没有很成熟的商业模式。

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夜之间就
能冒出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但我相信模式创新在时刻发

分类
电子商务

SNS:社会网络研究的目的和手段

看了笨狸关于社会关系网络服务中的利益维系中心文章,如鲠在喉,想说几句。

笨狸在文字中提到a对车失去兴趣时,他退出车友会,他和bc各自保持什么样的联系或者干脆没有任何联系,都是他的个人行为,和服务商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与上面结论类似的不再多说,大家可以参考他的原文,实际上他的意思可以表述成,社会网络中的关系都是要有价值,否则都没有存在的空间。

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创造价值,应该没有错,但是,对于从事社会网络运营如果总是盯着最后的价值兑现,而对此前的价值形成过程的手段不关注,就显得过于急功近利,如果sns探索者或者研究者如此看问题,则显得有些肤浅了。

笨狸的问题在于混淆了社会网络服务中的关系和关系价值的区别。所谓关系就是指节点之间的基本关联,不涉及其他,而关系的价值指承载于关系之上的个人或者企业的价值。

分类
电子商务

SNS:sns研究方法的初探

在与北城关于sns中的service如何定位时,我发现有一些分歧是由于探讨问题的前提不同导致的,看似探讨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探讨不同的问题,或者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方法本身做一些基本的统一,以提高sns研究者对基本概念和方法更多的认同,为进一步的思路提供基础。
北城在回复的帖子中提到如下三个观点:
1)“数学或者几何的方法来研究,更多的考虑是‘理想化’‘绝对化’条件下的SNS”
2)“精确量化是可行的,只是可能中间的参数需要多多考虑”
3)“作为一个sns从业者,更加关心其所附加的‘服务’”
我对北城说的几个概念,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不过总是感觉有些怪异,进一步一想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概念和提法没有办法对我的实际工作产生影响,无法指导具体的sns社会网络服务的设计和运营,如果进一步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的话,我发现,我们的探讨会变得发散,而且发散出去的话题与已经讨论过的话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小,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或者系统的实践指导。与其他的sns有兴趣的朋友交流也有相似的问题。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只看到sns中的一个具体场景,然后又希望针对一个具体场景希望进行泛化之后得出一种通用型的结论。
那么sns怎么研究呢?
先确定sns的基本概念,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情况,如下几个基本概念,绝大部分人士认可的。
a 节点:社会网络参与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是一种参与社会网络的主体。
b 关系:基于1个或者多个节点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可以是一个节点关联自己,也可以是多个节点间关联,关系具有属性,属性可以是多重的,属性用来描述关系对于节点的意义。
c 事件:节点或者关系发生改变的前提条件。
d 方法:描述节点、关系等如何变化。
sns在上述基本概念下,最终研究什么?
a 节点如何加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关系中。
b 关系如何建立,从零开始建立或者从已知的关系中建立。
c 关系、关系的属性具有哪些特征。
d 事件、方法的规律。
另外,六度理论应该是一个前提基础,一些人对六度的有批评,我们可以另辟地盘详细探讨,当然目前一些人赋予六度过多含义,为了取得更大的共同性,我们取六度下属属性:
1)通过六度建立人之间的关联,并不在意这种关联到底有否价值。
2)六度提供了依靠真实的关联能够把全球每一人都关联起来,并不在意这种关联的后果。
最后约定,研究中,我们不要对问题作过于脱离实际的抽象,尽管最终这是可以的,但出于初级研究阶段,这样做容易使问题虚化,最终陷入没有意义,不能证是也不能证非的尴尬局面。
Web Counters
在与北城关于sns中的service如何定位时,我发现有一些分歧是由于探讨问题的前提不同导致的,看似探讨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探讨不同的问题,或者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方法本身做一些基本的统一,以提高sns研究者对基本概念和方法更多的认同,为进一步的思路提供基础。
北城在回复的帖子中提到如下三个观点:
1)“数学或者几何的方法来研究,更多的考虑是‘理想化’‘绝对化’条件下的SNS”
2)“精确量化是可行的,只是可能中间的参数需要多多考虑”
3)“作为一个sns从业者,更加关心其所附加的‘服务’”
我对北城说的几个概念,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不过总是感觉有些怪异,进一步一想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概念和提法没有办法对我的实际工作产生影响,无法指导具体的sns社会网络服务的设计和运营,如果进一步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的话,我发现,我们的探讨会变得发散,而且发散出去的话题与已经讨论过的话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小,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或者系统的实践指导。与其他的sns有兴趣的朋友交流也有相似的问题。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只看到sns中的一个具体场景,然后又希望针对一个具体场景希望进行泛化之后得出一种通用型的结论。
那么sns怎么研究呢?
先确定sns的基本概念,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情况,如下几个基本概念,绝大部分人士认可的。
a 节点:社会网络参与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是一种参与社会网络的主体。
b 关系:基于1个或者多个节点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可以是一个节点关联自己,也可以是多个节点间关联,关系具有属性,属性可以是多重的,属性用来描述关系对于节点的意义。
c 事件:节点或者关系发生改变的前提条件。
d 方法:描述节点、关系等如何变化。
sns在上述基本概念下,最终研究什么?
a 节点如何加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关系中。
b 关系如何建立,从零开始建立或者从已知的关系中建立。
c 关系、关系的属性具有哪些特征。
d 事件、方法的规律。
另外,六度理论应该是一个前提基础,一些人对六度的有批评,我们可以另辟地盘详细探讨,当然目前一些人赋予六度过多含义,为了取得更大的共同性,我们取六度下属属性:
1)通过六度建立人之间的关联,并不在意这种关联到底有否价值。
2)六度提供了依靠真实的关联能够把全球每一人都关联起来,并不在意这种关联的后果。
最后约定,研究中,我们不要对问题作过于脱离实际的抽象,尽管最终这是可以的,但出于初级研究阶段,这样做容易使问题虚化,最终陷入没有意义,不能证是也不能证非的尴尬局面。
Web Counters
分类
电子商务

SNS:说说北城和cnsns的关系建立过程

cnsns在他的blog中说了一件如何与北城建立联系的事情。我连城北
2种路线的情况我觉得虽有区别,但不必然有优劣。

A路线,先有联系平台,然后再有具体事件激发;B路线,先有兴趣范围,然后有具体事件触发。

cnsns说“如果北城A和北城B分别同时有一个交流的约会,那我无论如何会选择北城B”的结果实际上是由偏颇的,因为你想建立联系这件事情,本身和sn兴趣有关,所以你选择B是很正常的。假如,北城同学此时工作问题已经火烧眉毛,而你刚好要用人,我想北城同学肯定更愿意选择同过A方式联系cnsns的,因为此时交流思想远不及找工作那么迫切。

造成结果差别的原因在于,两件具体的触发事件,你到底关注哪一件,结果看来,你关注的是sn兴趣,而且你假定北城也是,如果你是缺人呢?北城急着找工作呢,情况可能就不一样。

cnsns的建议对做sn的朋友是有些用处的,就是空泛的联系靠什么来维系?

建立一种广泛的联系平台也并不是一点用都没有的,比如,cnsns和北城联系上了,LINKIST功不可没。

Web Counters
cnsns在他的blog中说了一件如何与北城建立联系的事情。我连城北
2种路线的情况我觉得虽有区别,但不必然有优劣。

A路线,先有联系平台,然后再有具体事件激发;B路线,先有兴趣范围,然后有具体事件触发。

cnsns说“如果北城A和北城B分别同时有一个交流的约会,那我无论如何会选择北城B”的结果实际上是由偏颇的,因为你想建立联系这件事情,本身和sn兴趣有关,所以你选择B是很正常的。假如,北城同学此时工作问题已经火烧眉毛,而你刚好要用人,我想北城同学肯定更愿意选择同过A方式联系cnsns的,因为此时交流思想远不及找工作那么迫切。

造成结果差别的原因在于,两件具体的触发事件,你到底关注哪一件,结果看来,你关注的是sn兴趣,而且你假定北城也是,如果你是缺人呢?北城急着找工作呢,情况可能就不一样。

cnsns的建议对做sn的朋友是有些用处的,就是空泛的联系靠什么来维系?

建立一种广泛的联系平台也并不是一点用都没有的,比如,cnsns和北城联系上了,LINKIST功不可没。

Web Coun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