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视频新媒体

网络视频如何进入主流

        网络视频经历了两年的发展,春夏秋冬一扫而过,一方面,网络视频成本投入与收益之间面临越来越大的剪刀差;另一方面,视频作为图文互联网的未来式,视频互联网必将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网络视频面临近期困顿、远期清晰的矛盾之中。
        24日周六,参加了IT沙龙恢复的第一次活动,话题是视频和播客的发展形势,下面根据我当时提到的一些看法整理。
        网络视频或者说视频互联网怎样、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主流互联网应用?
精英领导的普及潮流
        两年前,人们还在争论博客到底是精英的还是草根的,原教旨派认为,博客在于分享、互动这些偏向功能性的新应用,是与主流的以信息传播为特征不兼容的。对这些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博客2005年下半年的一些内容。
        后来的情况大出一些博客尤其是原教旨主义博客们的意料之外,门户博客一夜之间成为国内博客的主流,以名人、意见精英为代表的专栏式博客引导了国内声势浩大的博客普及潮流,现在博客已经成为门户类网站的标准功能。
        当然,博客的故事并没有就此完结,博客概念普及之后,形形色色以功能为导向的博客拥有了良好的基础,将逐渐进入分化和成熟。
        正如沙龙现场许多人的意见一样,成功的业务是以精英或者说意见领袖们领导、群众参与的运动,精英领导与群众参与是密不可分的。
        德国之声最佳视频博客公众奖由“猫耳宝贝”新浪播客获得是个很好的例证,普通的播客用户想跨越专业视频标杆,比普通个人生活博客超越名人博客更难。
         许多推崇web2.0的人会更多的关注草根,关注聚光灯之外的长尾,不是说草根不重要,而是说,忽略短头错误更大,一个行业处在起步时,短头是最有开发价值的地方,短头被开发完了去抢长尾好理解,如果短头还没开发,就抢长尾,不免有“傻孩子”之嫌。
        意见领袖的榜样作用,将是普及化的强大动力,视频的发展也不例外。
进入主流倒计时
        不妨先回到互联网图文时代,世纪之交时,“烧钱”曾经是互联网的代名词,一本《烧·com》 记述了这一段疯狂,视频时代的今天,在烧钱一事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文互联网成为主流,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网络图文的传播和报纸杂志的具有相同传播力的时候,此时,互联网具有能够传播与杂志相同质量的内容。现在回算起来,门户真正起来是在2003年,那时候,经常看报纸的人基本上具有了访问互联网的通道,而此前网络并没有如此普及,随着IT的快速发展,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他们更习惯互联网的快速方式。
          图文互联网进入主流传媒的条件互联网具有保证质量的普及。
        按照这个思路,视频互联网进入主流的将发生在1M以上接入带宽普及的时候。700k、800k码流的视频质量基本能到达电视的质量,互联网接入带宽低于1M的时候,图像质量低于已经是主流的电视,所谓互动性等先进的功能优势难以掩盖基本质量的无法保证的现实。
        由此推测,一到两年左右,视频互联网将进入主流。

分类
互联网观察

爆料是否成为播客新闻化的突破口

 博客刚热的时候,有一个说法,博客是草根新闻,我当时有些疑问,现在看来,保证草根新闻也能具有“我在现场”的真实性,除了当初的问题,单纯文字的公信力也会有问题。 

   最近,新浪播客发了一条播客视频,说是11月6日,刘德华成都举行中国站巡回演唱会最后一次演出,刘德华跳下两人多高的舞台救被警卫追打的歌迷,还有一段是关于庞龙骂观众的视频。 

   几年前,我自己也给报社打过热线,报告一则我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后来,记者又是采访又是取证,忙活了一两天,最后因为证据不足搁浅。 

   现在看来,播客爆料似乎在演绎当初博客报新闻的一幕,而且,由于播客上传的是现场视频,比博客的文字记录更能体现“我在现场”的记者精神。 

   由普通网民替代专业记者,作出新闻报道,是当初许多自称原教派博客作者的梦想,也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追捧,因为,人具有关注自己的本能。 

   播客作者的广泛性,具有专业记者无法覆盖的广度,从道理上将,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源,问题在于,成千上万由网民上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何持续、规律过滤出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却比较难,看来,是要下功夫的。 

   播客是视频化的博客,发展一两年来,网络视频日渐被人们接受,但视频究竟可以干什么,却还是个需要摸索的问题。隔着太平洋,一个youtube成功引来数百家模仿者,播客爆料的新闻化操作,是否能成为播客应用的突破口,继而成为新一轮模仿秀? 

分类
视频新媒体

啥叫互联网的行业壁垒

在传统行业,如果你是种白菜的,过不了多久,你成了盖房子的,大家会说你疯了,因为行业壁垒太大,这么折腾,叫朝三暮四,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在互联网,你会惊奇的发现,许多原来做博客的人,现在在做新媒体,明年,做电子商务的可能还是他们,他们也疯了吗?

 

    互联网时代,行业间壁垒到底有多高?直接回答不太容易,但能看到的是,互联网对于行业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颠覆性,许多原本不相关的行业,正在短兵相接,比如广电和电信,10年前有多少人会认为他们会直接竞争?许多“顺手”可以办的事情,手机几乎可以全部代劳,照相机、录音机、收音机、电话、电视、电影…它们统统走到了一个直接的竞争平台。

 

    似乎,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行业壁垒都将变得“世界是平的”了,世界是不是真变平了,也不是个容易的问题,显然的是,世界并没有变简单,新的规则正在日益形成。

 

    在人们感觉行业被颠覆的同时,灾难同时降临,一些网站从博客做到门户,从门户做到搜索,由于边界不清晰,改变常常是负责人一个念头的事。用一个自我感觉技术很牛的兄弟的话说,不就是编程序嘛,怎么不是编。

 

    在传统行业,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是制造者,他们无法快速掌握另一个行业的技巧与资源,而在互联网,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是用户,他们还没来得及熟悉刚上线的博客,现在官方只推视频了。不是制造者不需要行业技巧与资源,是技巧与资源看上去似乎没那么明显了。

 

    互联网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行业性的开发整体处在初级状态,放大了行业边界的模糊性。

 

    互联网行业壁垒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如何从被边界左右过渡到自己掌控边界,而实际上,买不到烟而戒烟比能买到烟克制自己戒烟容易得多,许多网络创业者死在不能把控边界范围的盲目扩张上。

 

    想起大学刚毕业时,一个同学说,要是还能和父辈那样的包办婚姻多好,省得琢磨怎么向女孩献媚啦。看来,“好”的未来也需要适应。

分类
视频新媒体

需要忘记电视吗

  郑治调查到底谁不看电视,有点意思,不过我对结果的意义并不抱希望,因为即便被调查的十个“伪用户”都说不看电视,电视也不会马上消失。

 

    英国人说“三代培养一个绅士”,要表达的是,不管什么事都有一个周期,你无法突破自然规律的底线,看电视这档子事,也会有个周期你跨越不了。

 

    前一阵子,郑治转过另外一个哲学故事,结论是“人若不死,最大的问题将是‘每代人如何接受新变化’” ,社会人群习惯的变迁,通常不是单个人的习惯改变了,而是老习惯的人死光了,这或许有些夸张,但习惯与已经建立起来的模式对于创新的影响可见一斑。而且有些行为可能不仅仅是习惯,而是性格或者说基因决定的,而这,改变的周期就会更长。

 

    电视时代是否终结,不在于你想不想忘记,而在于经存在能够真正替代电视的服务。 

 

    新事物的出现,并不唯一作为替代老事物而存在,还有两种可能的大方向,分化者与升级者。 

 

    照相机的出现,没有使画家消失,而是使画家分化成花匠(替人画像的人)与真正画家(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照相机代替了绝大部分画匠,但画家分化后的真正画家却延续了下来,并因为分化之后更专注而得以加强。

 

    彩色电视替代了黑白电视,人们更多认为是一种升级而不是替代,因为彩色电视并没有带来所谓模式上的差别,也没有给一些用户带来危机,或者说它没有改变结构性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如果通过互联网看电视的方式与传统电视大同小异,最终,只不过是终端用电脑替换了电视的升级行为。

 

    电话的出现,电报最终消失,大概是最接近替代的模式,实际上,更多的,可能不只是电话的功劳,互联网提供的众多通讯方式也是这一结果的推动者。 

 

    新旧事物的演化通常要比简单的更替复杂的多,不仅仅考虑技术上的进步,更多的还会考虑商业上的回报和人们使用惯性,一种型号汽车几乎每一两年就要换新款,而对于绝大多数人,不太可能随着厂家的推出而每年换新。技术的连续变化,而人阶段性去接受是基本的现状。

 

    郑治的调查发生在互联网上,沉浸于电视和还离不开电视的人仍然占有绝大部分比例,所谓的抛弃者寥寥无几,我几乎敢肯定,那些自称抛弃者也不会是真正的抛弃者。

 

    在还没有比电视更方便的传媒工具成熟之前,不看电视也未必就说明什么。当激进派忙着抛弃电视的时候,他大概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我们家装完能收看几百个数字频道的机顶盒之后,我们家老头老太太看电视的频道少了,变成了40个,这是数字化改造后保留的模拟频道个数,而且,看模拟频道的时候还开着机顶盒,因为通过机顶盒转接之后的到电视的模拟信号,不开机顶盒会图像不清晰,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电视沦为背景音,未必是电视沦落的迹象,至少刘兴亮说的情况是这样,是繁忙逼得他的生活改变了,而不是电视改变了。和一些人因为工作调动从坐地铁变成坐公共汽车一样,不能说明公共汽车要替代地铁,相信,过一阵子他工作变动到另一个地铁方便的地方,他会毫不犹豫换回坐地铁,这是个体与真正趋势的区别。

 

    文章开头提到“伪用户”,伪用户不是真正的用户,或者他的反应方式不是真正的用户,在郑治博客上参与调查的更多的把自己当成研究者而不是用户。 

 

    凡事总有度,是如此。

分类
互联网观察

逼上传统的中国互联网

从完美时空、金山到巨人和阿里巴巴,互联网开始新一轮上市潮。

 

    不去说完美时空、金山、巨人全是游戏是福是祸,不去想阿里巴巴的纳税数字是真是假,也不探讨史玉柱的保健品是否兼顾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有一点是共同的,从互联网的角度看,这些企业看上去更“传统”,与时下兴起的各种互联网新概念有些格格不入。

 

    完美时空池宇峰之前创立的洪恩,主要是教育软件与在线培训;金山游戏之前的wps软件和词霸、毒霸是办公与杀毒软件;巨人的史玉柱之前最出名的事情是卖保健品,从脑黄金到脑白金;阿里巴巴的B2B,七八年来,8848等已成过往烟云,阿里巴巴也属不易。无论是网络游戏、B2B电子商务还是这些公司(或者创办人)此前的软件开发、保健品,看来,他们更多的是从事“传统”行业。

 

    web2.0新概念大规模轰炸未果之后,“传统的才是互联网的”的结论似乎越来越强烈,传统行业成为许多互联网从业者寻找出路的方向。对于池玉峰、求伯君、史玉柱、马云等企业家而言,上市是对他们十年磨一剑豪情的应有回报,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示范。

 

    从传统行业找机会,关注产业升级的延续性是务实的想法,互联网发展已逾十年,从粗放向集约化的转变已成为互联网深度发展的契机,庞大的传统行业即将成为互联网巨大空间。

 

    不过,当前从传统行业找机会,更直接的原因是能够快速解决让互联网困惑的盈利问题,尽管从传统行业赚到的钱相对较少,但总比一个劲的烧钱连灰都见不到好向投资者交待。一边有概念,一边有收入,尽管这两边几乎没什么关联性,向资方交一份故事情节不同的答卷至少是一步缓棋。

 

    和国际上不断由新模式推动的互联网演革不同,国内缺乏支持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动力,网络游戏等眼下能赚钱的业务连续上市,“务实”帽子下的急功近利气氛不因转向传统而衰减,企业家们的成功充满了为适应中国国情的无奈。

 

    从炒概念走向炒“传统”,加上几大股市新星的示范作用,中国互联网被逼上传统的道路。

分类
互联网观察

珊瑚虫事件的功利主义倒影

很早就知道珊瑚虫QQ外挂,但我一直不用。我现在估计也不是真正的QQ用户,这么说,是因为我已经很少上QQ,刚开始,因为烦不过过于频繁的陌生人加你好友的骚扰,选择隐身,清静了一段时间之后,隐身也不行了,官方会时不时谈出个框,一会儿新闻,一会儿抽奖,只好不登陆了。 

 

    自从经常隐身开始,QQ就逐渐丧失了“即时”的功能,沟通是双向的,当你从别人的视线里消失(隐身),尽管你还能看到好友上上下下的匆匆身影,但“在线”的距离感减少绝不止一半,一个挂上了却无法保持沟通的“即时通信”好友,其实不是“好友”了,和在聊天室看到的各色ID没什么区别。不能保持沟通的所谓“即使通信好友”,我想,已经丧失了即时通信的功用。

 

    后来,不沟通就不是“好友”的想法被事实证明,不堪消息提示频繁骚扰的我,基本不登陆QQ了,几个月过去了,离开QQ还照样能“活着”。

 

    回到珊瑚虫话题,一个本因事实明确的事情之所以出现争议,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整个市场的混乱与浮躁,如果不是QQ急功近利让用户烦扰,有人会挺那个有流氓倾向的珊瑚虫吗?如果不是珊瑚虫团队利欲膨胀,会惹火烧身吗?珊瑚虫与QQ,从法上讲,孰是孰非容易判断,从理上讲,就是“乌鸦落在猪身上”了。

 

    我总在想,现在做企业的,有几个心理真想着客户呢?“固泽而渔”成了惯例,无论新创的企业还是有些年头的企业,何止keso说的深圳有几个小心眼的公司,深圳之外又能找到几家“大心眼”的公司呢?不要说本土企业,就是外企到了中国,又有几个没把心眼学小的呢? 

 

    寄希望于企业大心眼无异于与虎谋皮,没有规则的市场,不会有人遵守规则,至少不会形成遵守惯例,或许以企业心眼大还是下也是时下我们无奈的说法,规则重建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也需要企业家的大智慧。

 

    小心眼的大公司未必不是好事,他们的小心眼缩短了他们称霸的事件,给现在的小公司门制造了机会,只是不知道,今天的小公司到大公司的进化中,是否还会重复上一代的问题。

 

    今天,又看到很多批判电视购手机的负面消息,有点麻木的感觉,当初为什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单单禁止电视购买减肥之类的东西呢,估计很快会出台禁止电视购手机,明年,出台禁止电视购什么呢?

分类
视频新媒体

视频网站遭遇集体滑铁卢

文/陈世鸿,《传媒》第100期
        2006年伊始,各色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席卷整个互联网界,杀进视频领域的网站超过了300家,“2006”当之无愧地被称为视频年。大概难以置信,仅仅一年之后,视频网站却几乎变成了投资人的“毒药”。
        是什么导致视频网站集体遭遇滑铁卢?
1. 引子
        互联网时代开始,地球越来越小,周期越来越短,人们惊呼“世界变平了”的同时,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周期也在迅速缩短,日渐被卷入自己制造的快节奏宿命中。
         一场以web2.0开始的网络革命,从博客到视频,从分享到直播,财富光环掩盖着网络驱动力,泡沫在方向迷失中级级上升,数百家的视频网站,在同一个时间演绎着近乎同一个故事,以创新为核心的互联网业界,谁在催生毫无价值的雷同?
         这注定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游戏,不知道的仅仅是,一场刚起步就开始冲刺的耐力比赛中,具体是谁能逃过死亡的厄运,成为侥幸的剩者,剩者为王,也或许,最后的王者,现在还没有出生。
2. 克隆电视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互联网从业者开始张嘴闭嘴“新媒体”,而几年前,他们爱说的是“新经济”。新媒体也好,新经济也罢,“创新”是互联网永恒的动力,但对新在何处却未必有那么多人关心。
        大家应该还记得,仅仅五、六年前,当时被称为新经济现象的互联网,还不具备媒体的能力,这大概也是当时没叫“新媒体”的原因。后来,当门户网站做起了传统媒体的搬运工,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内容,被一群称为“网络编辑”的人搬到网上,由传统媒体搬家而衍生出了网络媒体。今天,不用再怀疑新生代媒体的生存能力,网络媒体正一点点蚕食传统媒体的地盘,需要担心的变成,报纸什么时候会消失?
        或许受了第一波门户的影响,“新媒体”人一开始就在克隆上做足功夫,网络视频的用户播放器被称为“网络电视”,其内容也以电视台的内容为主,网民通过一个客户端,可以开始在互联网上同步观看电视内容直播,网络电视无论播放速度还是质量都赶不上电视,这就是新媒体了吗?
        第一波互联网成功于眼球经济,加深了人们对“互联网就是媒体”的印象,即便落到传统行业叫“抄袭”也深信不疑。
        以直播形式传播的“网络电视”,经过一两年的运营,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规律,远比电视频道多的网络电视频道,能够提供丰富的用户选择,加上互联网监管相对宽松,一些不适宜于电视传播的小众节目、境外节目得以传播。
        靠克隆电视搬到互联网上的“网络电视”,除了用电脑、互联网取代电视机、有线网,并没有突破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从盈利模式上,除了广告也难以想到其他内容。
        电视台凭什么将节目转给视频网络公司,然后等着自己奉养的“新媒体”来革自己的命?假如新媒体就是“网络的”电视,是互联网公司重新组织媒体队伍重起炉灶开电视台容易,还是电视台买一套网络直播系统来播节目容易?
3. 幻想
        一年多来,视频分享类网站在国内也不断涌现,这些被认为拷贝了Youtube(最大的视频分享社区)的视频点播网站,一直在赔本挣吆喝,尽管一些视频分享网站宣称拿到投资,但相比于开销而言,投资量还是比较少,下一步会怎样,不可知数太多,仅动辄上千万带宽成本一项,就让创业者欲罢不能,虽说有第一波互联网烧完钱就死的悲壮先例,但这却是一个还没开场就涌进无数竞争者的游戏。
        国内Youtube类网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借分享的壳子,做传媒的事情。视频直播寄希望克隆电视走上新媒体康庄大道,多少还有迹可寻,而几乎与直播同时的视频分享,硬哭喊着要赶新媒体班车,却有些耐人寻味。
        传媒和分享的区别显而易见,前者完成公众传播,后者完成小众交流。可以举一个例子,你家的墙壁上会挂什么样的照片?估计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某明星的照片,一个就是自己的结婚照。如果你走到邻居家里,会发现什么,那位明星的照片,或许依然挂在墙上,而通常来说,你的结婚照不大可能出现在邻居的墙上,这是大众与效忠的区别。
        而现在,分享类网站的站长和CEO们,却拼着命想把自己的结婚照挂到邻居家的墙上。他们变着法子将视频入口链接象牛皮癣一样散布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这些号称用户制造的内容(UGC),实际和用户毫无关系,UGC蜕变成了逃避版权的代名词。
        尽管叫视频分享,与视频直播一样,从业者们依然干着早期门户网站堆内容的事情。天下文章一大抄,要说不同,恐怕只有原来“抄”视频的仅靠人,而现在,许多机器蜘蛛加入了“抄”的行列。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网站对内容选择必然以更多的眼球为中心,猎奇、搞怪、暴露等成为座上宾,不知道,和用户没有关联的内容最终要分享给谁,能分享出什么?
        把分享当作传媒来做,能看到的结果只是短期内能够更快的聚集人气,使网站“看”上去不错。
4. 内容制作权
        直播也好,点播也好,一旦滑入传媒的怪圈,就难以挣脱“内容”的宿命。
        人们总是将用户制作与机构制作进行对比,一边承认机构比用户具有更强的制作能力,机构内容的价值通常远远大于个人内容;一边又要拿用户基数巨大说事,得出用户决定内容未来的结论。
         做着传媒的分享网站,寄希望他们的用户能够上传高质量适合大众的片子,实际上,除非用户重复上传机构商业片,真正出自用户之手满足要求的视频只是凤毛麟角,即便潜在的用户基数非常巨大,把用户赶上制片兼导演兼摄像兼后期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专业设备比拼的路子,看上去仍然显得十分幼稚。
          用户制作多集中在个人展示和交流,无论是拍摄短片还是恶搞,根本出发点还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尽管一些个人短片也流传得相当广泛,但从一开始的出发点上,他们更多的是想向自己的朋友群传递自己快乐,目的多在与朋友交流。这与给朋友写封信、寄几张照片没有太本质的区别,你能因为明星照片质量上乘,而选择用明星专辑替代自己的生活片段传给朋友吗?
         用户制作与机构制作,常常具有不同的目的,本质上属于不同的领域,极个别的个人短片,由于受到热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给人造成个人短片要和机构内容争抢用户的错觉。实际上,未来,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个人短片可能杀进商业片的范围,更大量的个人短片的制作目的将是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与极少数的明星照片可以成为商品让人们争相购买,而更多的个人照片只停留在自己的相册里,仅成为亲朋好友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区别。
         陶醉在第一波互联网克隆成功之中的人们,热衷于为什么是新浪、搜狐而不是人民日报、CCTV成为最大的网络媒体,成群的创业者,拿着简单的工具,寄希望于胡戈式视频(胡戈,电影“无极”恶搞版作者,曾经风靡互联网)能够批量再现,象古老的守株待兔故事,只是这一天还没有如期到来,或许永远不会到来。
5. 门户视频
         视频混乱的竞争局面之后,最终摘桃子的到底会是谁?如果都要做成传媒,最适合作传媒的又是谁?
         一个自然的想法,是门户。事实上,新浪、搜狐等门户已经杀入了视频领域。
        要在去年之前,或许没有人会这么想,但自从门户介入博客,并大获全胜之后,一切都在改变,创新不再是创业公司的专利,那些在创业者眼中“垂垂老矣”的互联网大鳄,随时可能杀入新的互联网行业。
        新浪去年杀入博客领域,不到半年时间,就奠定了国内博客老大的位置,到现在,不到两年,国内的博客,俨然成了门户的一项基本功能,和邮件、论坛没有什么区别,还需要怀疑门户们搏杀视频领域的决心吗?
        实际上,门户开展视频业务,对于专业网站而言,未必是坏事情。专业网站开展的视频业务,因为门户对视频的普及性推广而得到长足发展。
        现在,街坊大妈都知道博客了,明年,她们将知道视频。
        专业视频网站们开始坐不住的原因是担心门户过于庞大,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这更多是心理作用,在美国,巨头林立的互联网界,依然江山代有才俊出,Google、Myspace相继登场,最近惹火的是Youtube。真正致命的问题却是,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要做媒体,而在媒体形式的业务上,将与门户正门相对,在用户群、资金、管理等都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如果硬要和门户争抢媒体风头,后来者基本没有机会。
6. 新媒体坎坷路
        一年时间,网络视频经历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一扫而过,这个速度应该再次刷新了互联网的快节奏。
        网络视频,还没有看清端倪,数百家各色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开场就进入竞争白热化状态。十数亿人口的中国,几百家视频网站并不是个太离谱的数字,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同小异的视频网站们,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高度同质化,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让人胆战心惊。
        国内现有的视频网站,无论打着分享还是直播的旗号,最终不约而同走上了媒体的道路,如何更“广泛传播”让视频新秀们夜不能寐,各种招数使尽,为博一个眼球。“新媒体”的旗帜高高飘扬,而分享也罢、直播也罢,深入的用户价值并没有太多人关注。
        去年中期,出手阔绰的视频网站,大手笔制造事件时,“频死快感”已经呈现,虽说互联网赔钱赚吆喝并不稀奇,但无论如何,日花斗金却连赚钱的影子都看不到,实在过于考验投资人的忍耐力,事不能离谱成这样。
        退一步讲,假定视频网站真能把视频用户群做起来又能怎么样?这种定位于“媒体”的新起之秀如何能够让还不算老的网络媒体甘心禅让?具有传统网络资源优势的门户、社区、搜索类网站,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搏眼球想挤进媒体的“新媒体”玩家们,来分自己广告的一杯羹吗?
7.结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本过高的期望,许多新创网站不同的失败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理由,急功近利。他们一边对老的互联网公司创新乏力不屑一顾,一边又急于求成,为了快速获得人气,在业务推进上不讲章法,甚至不惜手段,披着新业务外壳做着老业务的网站,仅有昙花一现的浮华,无法避开成熟的业务被成熟的大公司把持的局面。
        从博客开始,传统网站没有再懈怠,视频热潮中,也少不了老网站的身影,而投入力度决定于“钱景”的清晰度,每时每刻,新起之秀都面临着灭顶之灾,没有模式创新,视频网站注定要在这场并不算久的新媒体游戏中一败涂地。
        如果只有1%的比例能够坚持到底,剩下的99%路在何方?
         互联网从文本到图文,网站层出不穷,虽然都采用了图文方式的承载,但真正有影响的网站,大体都有各自不同且清晰的定位,这些定位与网站能否长期满足用户某项需求息息相关。视频网站也毫不例外,如何进一步分化定位,做到与众不同才是进一步生存的根本。
        如何与众不同,编织与众不同的商业基因;如何构筑进入壁垒,实现持续增长是新创网站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前者是进攻,是让用户接受的根本;后者是防守,是能站住脚的保证。
         在越来越越由资本而不是创业者决定的互联网创业游戏中,视频网站的出路在哪里,难以确定,行业性遭遇滑铁卢,是这一场全民视频运动的有力讽刺,但正如世纪初互联网遭遇短期寒冬不意味互联网前景暗淡,互联网长期的“牛市”格局并没有改变。

分类
互联网观察

alexa与PV罪恶的欲望

 有关alexa的争议最近又开始热闹起来,本来不太想趟这一滩浑水,昨天与一个朋友聊起一些事,又想说几句。

 

    国内很多信息不透明,很难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取真实的数据,很多事情,行外与行内看起来会有巨大的差别,比如:小SP比大SP更欺诈就是个错误,实际上,一个没钱“摆平”的小SP顶多算“窃珠”,能有“窃国”能力的只有大SP。

 

    本来,互联网的运营有其虚妄的特征,一方面,你不能做已经流行的业务,或者说,已经有“模式”的事情不适合新来者;另一方面,如果看不到模式,投资商或者投资人会觉得前途无望。

 

    在两者之间,互联网该追求什么目标成了问题,于是PV成了臆想中的目标,如何提高PV成了大多互联网公司的最高任务,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似乎忘却了做公司最终的目的是盈利赚钱(尽管开始可能不赚钱),而是达到更高的PV。

 

    对于,靠广告盈利的一些互联网公司,PV意味着传播了更多,可以看作广告传播指标,而现在,手段成了目标,那些连浏览者都看不到的PV到底能做什么(利用客户端软件模仿网页访问,但用户看不到这个页面的一种增加PV方式)。

 

    在外界看来,追求PV比SP(电信增值服务商)群发信息更离谱,SP群发信息对用户没有价值但可以给公司多赚钱,“要那么多PV干什么?又不赚钱”这是昨天一个SP产品经理mm的原话。在她看来,互联网比SP还不靠谱。不怕人瞧不起,现在互联网混得连SP都瞧不上了。

 

    现在许多互联网公司似乎忘却了公司的真正目的,PV的指挥棒下,自己也忘了该干什么,当前为了获得PV,许多公司的奇招怪招已经用到了极致(这里不披露有哪些招了),许多手法在我这个自认为算是老互联网看来都觉得茅塞顿开,互联网兄弟们真是“太有才了”。

 

    曾几何时,SP为了赚钱也非常非常“有才”,手法也让人大开眼界,当然,有些做法会遭人不屑,但不管怎么说,钱人家是赚到了,想“洗白”也有了资本,而现在,网站PV要是到了遭人唾弃的一天,恐怕连“洗白”的资本也没有。

 

    本来Alexa提供一个第三方参考数据,对于网站一些指标的监控是个好事情,但现在,alexa数据似乎成了股票指数,令投资人心荡神飘。从这个角度讲,现在把alexa看成魔鬼或许是件好事情,它勒令互联网迷途知返。

 

    近两年来,许多人惊奇中国的web2.0集体失败,无论这些公司曾经把PV做的多漂亮,资本方如何眷顾,哪怕这些PV是真实的(PV是不是真实的,标准可能不一样),最终,一个接一个倒下,这似乎还没有给从业兄弟们真正的教育,许多人看来,只是运气不好,这和SP被处罚时的心态极其相似,只可怜,他们连钱都没赚到(从VC手上“弄”来的钱暂且不算)。

 

    有时会想一个奇怪的问题,现在SP日子不好过,如果做SP的兄弟们拿着已经完成的原始积累进入互联网会怎么样?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加上目标的虚妄,我不敢想象未来会是什么样。

 

    什么时候,我们除了PV有更多的追求,互联网才能走出今天的窘态,昨日事,今日师,但愿我们没有忘记。

分类
互联网观察

TOM在线退市,SP神话终结

2007年9月3日,TOM在线退市,这个曾经试图挤进第四大门户的新星,以私有化的方式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我比较少关注TOM集团,对于TOM在线退市前前后后到底有什么样的资本故事并不关心,而且我也不觉得TOM在线是一个战略创新型互联网公司,它更多体现了资本运作的意志,很像也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华网,他们另一个共同点都是香港背景。

 

    TOM在线退市的意义更多在于它标志了一个终结,中国特有电信环境下生长起来的SP(增值电信服务商)神话终结。

 

    SP的这一结局早在2004年已经注定,当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双双启动的增值服务监控平台,让SP的日子一下捉襟见肘。今天看来,当初对SP所做的监控实在有些太小儿科,2005年SP最后的丰盛晚餐结束之后,2006年,SP生存日益举步维艰。

 

    人们把TOM在线看作互联网公司,但直到2007年第二季度,无线增值服务收入仍然占其总收入比例高达87.9%,而第一季度则是90.6%,可见,TOM在线是一家不折不扣的SP公司,SP大地震以来的TOM股价低迷不振和TOM在线退市,更多的反应了其作为SP的特征,而与互联网没有太多关系。

 

    尽管,互联网藉由无线(主要是短信)而转机,但互联网与无线增值业务却似乎是两条铁轨上跑的火车,直到目前,互联网与无线增值,无论从用户群、业务模式、推广模式都没有太多的共同之处,要说业务联系,恐怕应用最多的,不过是互联网利用无线做了便捷的小额支付渠道。

 

    互联网与无线看上去是近亲,实际运作中却似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依赖电信监管空白而快速创富的传统SP,传递给外界一个错误的消息,似乎互联网快速致富是如此的简单和直接,这个一出世就处在争论漩涡的新兴业务,被极端地开采之后,透支的不仅仅是善良用户的财富,还有整个互联网与无线行业的未来,他逼迫后来者必须接受投资者更苛刻不切实际的盈利期望。

 

    造成互联网与SP脱节的原因也在于SP的畸形发展,SP神话实质上是一出财富闹剧,传统SP的格局越往后拖得久,需要挽回局面的代价就会越高,2004年踩的一脚急刹车,2006年后才看到效果。

 

    最新一个季度2007年第二季,TOM在线净亏损956万美元,退市应该是明智的选择,TOM在线作为典型的SP代表,其退市意味着SP神话般创富的终结,只有神话终结才能迎来互联网、无线融合发展的新机会。

 

    关于SP本身,这里不想多说,有兴趣可以参考几篇旧文:SP养成游戏后SP时代展望SP产业链为何成为怪胎?谁在动SP的奶酪?

分类
视频新媒体

哪一个网络电视要取代电视?

和我一样,你大概也不太会相信“网络电视将取代电视”会成为新闻,不是因为她有多前卫,而是,一年多以前,中国的网络电视已经风靡整个互联网,而且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播电视节目。如果不是文顿·瑟夫头顶上有个互联网之父的光环,这个消息恐怕要当成旧闻处理,瑟夫先生大概不知道,由于商业模式不清晰,今天许多号称网络电视的公司已经陷入困境。
一个在中国已经从繁荣走向萎靡的互联网应用,“预言”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IP化一浪高过一浪,未来将是IP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网络的电视取代电视,只是个时间问题,但这个“网络的电视”却未必是当前大红大紫又大失所望的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从互联网出发,取代电视,未必那么容易,过去几年,网络电视的浪潮中,网络与电视名利各收,网络电视裹着新媒体的外衣,叫好不叫座,倒是电视台通过短信、互联网缩近了与用户的距离,也赚了个盘满钵满,剩给做网络电视的视频网站的,是全行业的萧条。无论直播、点播,大家无奈地准备起过冬来。
走在之父“预言”前的业务,落得如此光景,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但未必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范围。想当初,仅带宽就千万千万的花销看不见任何盈利,跟进者却近乎疯狂,一时间,只要沾上新媒体网络电视的边,仿佛得到仙人指路一般,志得意满。尽管经不起推敲,但势头谁也拉不住,好比今天的A股,3000点的时候,觉得太高了,到了五千点,大家除了买,别无想法。于是那些财经专业的高材生们三千点赚取20%利润之后,便落在一旁,看分不清1元基金赚10%还是2元基金赚10%哪个多的大爷,1倍、2倍、3倍、4…的股市神话。
在一个没有规则或规则建立中的市场,按规律办事不是个讨人喜欢的方式,我们只想要最终的结果,一切细节忽略之后,只剩下钱了。我们习惯于跟庄,只要所谓大方向对了,不管你是偷的、抢的还是克隆的,甚至多少竞争者都可以不顾,“我只要我的成功”。
“乱拳打死师傅”是规律,“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更是规律,第一波炒股中曾经赚疯了的股民,有多少又在前几年连本带利还了回去?网络电视以全国行业的低迷给出了答案。
不再是你方向正确,你就成功。网络电视取代电视是方向,但成功的结果需要探讨一下,具体哪一个网络电视要取代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