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 大家@腾讯
【地球美丽的启示】
北半球的秋天刚刚过去,在许多地方,秋天甚至是比春天更加漂亮的季节,从东部的大海,到西部的沙漠,各有各的美丽,如果我们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将会发现,地球几乎每一个角落都特别美丽。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地球到处都那么美?这是一个巧合,还是宇宙普遍地都是美景?
星空深处,外太空更多地方的色彩都要比地球逊色,我们当然可以用偶然性来解释,地球只是偶然的这么美丽,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另一个不同视角的答案。
夏天的时候,如果我们在烈日下呆了一阵子,进到屋里来的瞬间,眼前将是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或者,我们从昏暗的电影院中出来,走到阳光下,眼前将是白花花一片,所有颜色都淹没一片闪光之中。如果用过早期手动调节曝光的照相机,就会想起,新手拍摄的照片,也常常是白茫茫或者黑糊糊一片。
我们知道,照相机要照出合适的照片,必须恰当的曝光,要让不太多也不太少的光线照射到底片上,今天,当我们习惯各种数码相机照出了恰到好处的照片,不是世界已经美丽的无可挑剔,而是光圈恰当的自动调节也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眼睛视物跟照相机原理一样,从强光到弱光或者从弱光到强光,眼睛会有短时的视力障碍,人的瞳孔需要重新调节光的通量,以便视网膜得到恰当亮度的图像。
与其说地球恰到好处的美丽,不如说,这是相互适应的结果,亿万年来,人的眼睛适应了地球的光照情况,进化出了将地球看成最美的眼睛,人类已经适应了把地球当作最好。
【时令、星期、节日】
人不仅仅适应了空间环境,人还适应了时间节奏,一年,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农业社会,农民按照时令进行劳作,春种秋收,不断循环。后来,到了工业社会,工人以一周为单位,周初工作、周末休息。农民习惯于时令,工人习惯于星期,不是一年或者一周的长度刚刚好,而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刚好适应了对应的周期。
农耕是对地球年的适应,习惯一旦达成就会形成依赖,人们可以掐着指头计算桃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为了巩固人们已经习惯的周期,人们逐渐发明了节日,咱们中国人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帮我们记住了一年中的重要节点,更详细的,还有24节气,让一年的节奏更加细化。
工业时代之后,人们又发明了一些新的节日,而这些节日是适应工业社会周期的,所以西方的一些节日,比如父亲节、母亲节定在周末,方便工作、节日两不误。
【失节事大,没有节律的商业正在陷入混沌】
双十一是什么节?5年前是光棍节,单身男女的节日,现在,更多人想到网络购物,是购物节,剁手党的节日,购物节顺应了网络时代对电商购物的要求。
传统的节日,更多起到标识意义,比如春节是一年的开始,春节热闹之后,人们便开始投入春耕生产,端午则是春夏的分水岭,节日起到调节作用,强化了节日前后时间的节奏感。
购物节则不同,双十一不是一个调节性的日子,购物节的意义就在本身,甚至简化地就等于购物花钱的规模,而对购物的商业节奏并没有帮助,由于过度购买,甚至会破坏节日前后的购物节奏。
当信息社会到来,会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一样产生一些新的节日,购物节就是一个典型,但是,如果真希望购物节能够发展成持续的节日,必须改变单一为销售量秀肌肉的行为,信息社会跟工业、工业社会一样,人们需要对环境、对时间节奏有新的适应,节日如果起不到标识作用,成为信息社会的节律调节器,就很难成为持续性的节日。
信息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更容易发明出新的节日,越来越多节日将会出现,节日以年为周期的重复,过多的节日并不能帮助节奏建立,而是破坏节奏感,当我们不断发明新的节日,又将西方的节日不断复制到东方,还在改变每一个传统节日内涵的时候,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购物节,我们面临每一天都将被节日填满的困境。
节,越来越多的节日,没有帮我们建立起信息时代的节奏,相反,让我们更多丧失节律,信息时代的商业因为失去规律性正在陷入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