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子商务

为什么要挑战用户习惯

igooi blog中看到一篇文章用户的习惯是用来被打破的,这篇文章是针对王建硕千万不要和用户习惯开战一文写的,该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得出结论:“用户的习惯是用来不断被打破的,这样世界才会更进一步”。
创新是一种力量,改变世界的力量,在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对创新的态度,我主张温和演化的“中庸之道”,而不是突变式的革命。有效的创新应该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发生,不必大张旗鼓。
创新意味着变化,人们能接受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把这个叫做创新的代价,人们难以避免付出代价,却有必要减少代价。创新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体现出不同侧面的改变,但把创新直指人的习惯却未必明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户习惯也如此,企图改变用户习惯就难免长时间付出教育用户的代价,改变用户习惯不是什么便宜事,如果不是必须,不要做这种愚蠢的尝试。
igooi blog提到一个输入密码的实验,作者自作聪明的把常见的两次密码输入改成输入一次,并为给用户提供了更简洁服务的创举,如果两次输入密码真的已经成为了习惯,我想不良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会浪费填写者寻找填写第二个密码的时间,还会造成他的疑惑,疑惑反馈到作者那里,就是“不止一个人对问我为什么密码只要输一次?”,作者乐此不疲的向用户解释自己创举的理由的时候,即便用户可能觉得你的回答睿智,但更多的代价已经付出了。
很多经过长期形成的习惯往往具有现实的合理性,输入两次密码的原因在于,通常输入密码都是用掩字符把输入内容屏蔽了的,不输入两次,错误的输入将有丢失密码的危险,这种简省是以用户丢失密码的风险作前提的,作者提到用Email作为补救,问题是,Email常常是以明码方式传送的,而且收到后将直接显示到屏幕上,这也是为什么不选择输入密码的时候能够直接看到而用掩码的原因,恐怕作者对保密的人体工学缺乏必要的了解。
接下来的在播放动画时“没有跳一个新的播放页面”的改进,却不算“改变用户习惯”,因为用户操作与改进之前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仅是用户体验,这是值得提倡的。当然,如果作者硬要把眼睛看到新页面跳转当作用户习惯的话,那么用户要习惯这种新的动画播放方式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然由于这顶多算是个被动的习惯,比需要用户操作的主动习惯容易改变的多,相应的代价也要少得多。
当人类看到美食,中国人习惯拿筷子,西方人习惯拿叉子,习惯无所谓好坏,它是用户行动采取最低成本的本能反应。如果一定要改变,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改善美食上,不要首先就拿用户习惯开刀,尤其是需要用户主动参与的习惯。
Web Counters
igooi blog中看到一篇文章用户的习惯是用来被打破的,这篇文章是针对王建硕千万不要和用户习惯开战一文写的,该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得出结论:“用户的习惯是用来不断被打破的,这样世界才会更进一步”。
创新是一种力量,改变世界的力量,在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对创新的态度,我主张温和演化的“中庸之道”,而不是突变式的革命。有效的创新应该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发生,不必大张旗鼓。
创新意味着变化,人们能接受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把这个叫做创新的代价,人们难以避免付出代价,却有必要减少代价。创新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体现出不同侧面的改变,但把创新直指人的习惯却未必明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户习惯也如此,企图改变用户习惯就难免长时间付出教育用户的代价,改变用户习惯不是什么便宜事,如果不是必须,不要做这种愚蠢的尝试。
igooi blog提到一个输入密码的实验,作者自作聪明的把常见的两次密码输入改成输入一次,并为给用户提供了更简洁服务的创举,如果两次输入密码真的已经成为了习惯,我想不良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会浪费填写者寻找填写第二个密码的时间,还会造成他的疑惑,疑惑反馈到作者那里,就是“不止一个人对问我为什么密码只要输一次?”,作者乐此不疲的向用户解释自己创举的理由的时候,即便用户可能觉得你的回答睿智,但更多的代价已经付出了。
很多经过长期形成的习惯往往具有现实的合理性,输入两次密码的原因在于,通常输入密码都是用掩字符把输入内容屏蔽了的,不输入两次,错误的输入将有丢失密码的危险,这种简省是以用户丢失密码的风险作前提的,作者提到用Email作为补救,问题是,Email常常是以明码方式传送的,而且收到后将直接显示到屏幕上,这也是为什么不选择输入密码的时候能够直接看到而用掩码的原因,恐怕作者对保密的人体工学缺乏必要的了解。
接下来的在播放动画时“没有跳一个新的播放页面”的改进,却不算“改变用户习惯”,因为用户操作与改进之前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仅是用户体验,这是值得提倡的。当然,如果作者硬要把眼睛看到新页面跳转当作用户习惯的话,那么用户要习惯这种新的动画播放方式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然由于这顶多算是个被动的习惯,比需要用户操作的主动习惯容易改变的多,相应的代价也要少得多。
当人类看到美食,中国人习惯拿筷子,西方人习惯拿叉子,习惯无所谓好坏,它是用户行动采取最低成本的本能反应。如果一定要改变,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改善美食上,不要首先就拿用户习惯开刀,尤其是需要用户主动参与的习惯。
Web Counters

“为什么要挑战用户习惯”上的8条回复

拜读你的blog, 我倒认为, 用户习惯改变的问题, 有的改变是微调, 有的改变是改头换面. 就拿我的联络无忧通讯录来说吧, 我最近推出了一个活动, 那就是注册联络无忧并成功加了活动联系人为好友的网友均能收到一条很漂亮的毯子(办公室用). 于是这些网友被逼着去用, 去学习, 去体验联络无忧通讯录. 因为以前的网络上的通讯录都不是这样的, 没有几个网友知道这个通讯录的机理, 你说这么办?

所以对一个全新的应用工具, 大家还是要去改变传统的惯性思维, 试着去用! 否则我们只能当炮灰了!

令人欣慰的是, 联络无忧通讯录在用户体验了用户, 有些网友还是感慨道:"原来是这样的啊! 还挺有用的!" 但这里面的教育成本确实很高!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特别是最后一个段落。

要改变用户的习惯成本是很高的,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方面,而这个过程不知不觉会流失掉不少的用户。

尽可能地让用户作出某种程度的扩展来扩大他原有的习惯,而不是太多的更动导致出现“习惯的断层”,让用户要重新的适应和学习一遍!

大马播客
malaysia.podcaster@gmail.com

创新不一定意味着要改变用户习惯
同样改变用户习惯的创新应该能够满足用户使用软件的可用性评价,根本上说是一个交互设计领域的问题

可用性的评价标准有多个方面,但是最关键的地方是用户使用软件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感到“好用”,即在保证功能完整正确的前提下,采用简单的设计取代一些原有工作模式中复杂的操作过程。

这种设计不仅体现在界面的布局,同样需要对整个工作流程的交互过程进行设计。应该说一个良好的设计,意味着大量的实现代价甚至是功能上的适当取舍,并需要考虑到处于不同使用阶段用户的学习代价。

良好的软件设计应该在系统实现代价,功能代价以及用户的学习代价上取得平衡

创新就是挑战用户习惯
让用户接受新的更方便的以前想象不到的方法
让这种方法逐渐变成习惯
如果只是为了迎合用户的习惯
那还怎么谈得到发展呢?

古人云:“习示之,使勿动。”大凡社会也好、个人活动也好,总是需要有规律可循。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沉淀,这种规律往往就成了习惯。这种成为习惯的规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大家都约定俗成,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不是必要,还是不要去尝试改变用户的习惯吧。试想,如果有太多的人总是很轻易地随意改变用户的习惯,那么将会使得用户总是感到无所适从。
维护习惯,是对用户的尊重。毕竟,习惯。反映了用户的需要,虽然可能从客观上来看并不一定是最优的,但是如果试图改变习惯,可能不仅仅是成本太高,甚至可能完全不可行。终观历史,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很多:比如中国饮食,可能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来,比不上西人的饮食更为合理,但是,中餐馆确仍然可以在美国的唐人街红红火火。中文版的新旧约全书,由于是早期的传教士翻译的,从信、达、雅的翻译要求看来,那实在是一种蹩脚的文字,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位大翻译家试图去重新翻译。为什么呢?因为国人已经习惯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习惯,虽然不是科学的、优越的,但是,仍然得以保持下来。我想,习惯可能并不能完全用是否合理来解释的。习惯,本身就拥有一种对合理性巨大的说明力。
还是不要为了创新而去随意地改变大家的习惯吧。

无意中到了这里。

其实,事情总有两面性。原来那篇文章如果去掉密码的例子,也许是一般意义上比较“正确”的文章。

不过,还是保留了一个肯定有争议的例子,只为引起更多人思考。

建硕是我好友,原文是对其观点补充,不是针对。ps, 应该为“建”,不是健”。heh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