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剥夺的阅读,“看法”变了!
是什么夺走了人们对纸书的喜爱?
移动、社交化的发展,我们一直处在信息的驱赶之中,当办公电脑上不断闪现出QQ对话信息,当图书馆的沉思被微博的私信搅扰,当公园躺椅上不时响起微信的群聊语音…日子就像持续闹哄哄的菜市场,我们再也无法保持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宁静,书依然在那里,我们却失去了阅读的时光。
书的作用是什么?传递知识。而学知识并不是目的,有益的知识在于学以致用。
快节奏的生活,当下变得越来越急迫,人们倾向于立即、主动地解决问题,当我们在微博、微信上能够直接得到别人的指点和帮助,“致用”被发挥到了极致,书仅仅只是我们的惦记品,偶尔拿起它,也会被新的节奏冲得七零八落。阅读变了,不仅仅看书的人少了,那些还在坚持看书的人,“看法”也大打折扣。
处乱不必惊,纸书不会死
屏幕与纸张的竞争看上去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从网络新闻的兴起到报纸的衰落不过区区十年左右的时间,许多曾经赫赫有名的国际大报(如纽约时报)停止了纸质版发行,随着人们不断把目光从纸张转移到屏幕,两千年的无限风光之后,纸张正在被边缘化。
屏幕战胜纸张意味着出版的末日吗?
看上去好像确实如此:一本三百页不算太厚的书籍重量已经大于平板电脑,一台64G内存中等配置的平板电脑可以装下近万册图书,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当我们越来越习惯拿着平版电脑和手机而不是图书东走西逛的时候,许多传统出版社的经营也日渐陷入困境。
一本书的价值在于内容,而纸张或者屏幕都不过是载体,就像纸质书出版从一家印刷厂换到另一家印刷厂的时候一样,用不同印刷厂的纸张并不影响出版社书的价值,那么,为什么纸品出版换成屏幕出版就必然有巨大的影响?
因为手机平板容量大得像图书馆吗?看书的人每个时刻总只能看一本,而一本书常常需要几天甚至一两周才看得完,内容量多并不是首要问题。是屏幕比纸书更有书的感觉吗?直到现在,绝大部分手机和平板的分辨率依然低于纸质书,况且,纸质书有翻动每一页带来的操控感、拿来拿去的直观性,相比之下,操控电子书像是在冰面上捡冰球。
信息化圈地正在碾碎一切
从纸到屏幕的转移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正如纸张经历了草纸、宣纸,印刷样式可以区分为传单、报纸、杂志、书籍一样,屏幕代表的网络信息化也有丰富的形式,而且比纸质出版经历着更加快速的迭代。
从电子公告板(BBS)、网络新闻、博客到微博、微信,随着新的网络入口流行,传统的互联网网站的流量份额正在快速下降,流量排行榜前五位早已不见了当年门户巨头的踪影,但在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之中,依然说门户新闻革了报纸杂志的命。看来,人们习惯性的印象评价中,新生事物容易占到彩头,但对细节机制的了解却缺乏必要的细心。
信息化暴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无情,人们失去的岂止是纸。
电子化、长尾售卖、在线阅读、作者互动… 繁杂概念的背后,真正能对出版产生长期影响的力量是什么?或者干脆说,网络社交的时间碎片化是我们的能力选择,还是一种无奈接受?任由社交泡沫的圈地运动将知识人驱赶得流离失所吗?
出版的掘墓人不是数字化
面对网络世界对用户阅读的快速变革,传统出版该干什么?跟着互联网脚步忙不迭地秀各种似是而非的阅读创新吗?大象就是大象,它本不该学跳舞。与其临渊羡阅读的鱼,不如退而结知识的网。出版社的困境当然可以归结为在线阅读的冲击,但如果我们了解到,其实互联网上书籍电子版的阅读量并没有大幅提升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实际上,出版业的衰落恰恰不是忽视了互联网的价值,而是盲从了所谓互联网思维。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看书的原因,并非只是互联网阅读方式的冲击,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出版本身泡沫化。什么是出版泡沫化?就是同类内容大批量的重复出版。
记得9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书籍内容的重复度低,读者只需要根据书名字来选择;而现在,如果你到书店里,一种类型的书,恐怕就是某一种游戏算法的细分分类,都会密密麻麻的排满一个书架,书的名字、内容大同小异,如果要整合的话,一个书架的书整合到一两本里也就够了。
如果真要说互联网冲击了出版业,始作俑者恰恰是一些出版人自己,互联网上攒东西太容易了,出版机构通过互联网拷贝与黏贴生造出大量的垃圾读物,也正是这些垃圾读物吞噬了出版业既定的资源。读者们对书的品质好坏并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大量相似又不同的重复作品,让读者无所适从,最后,图书市场迅速碎片化。
单品书籍售卖从百万到几十万册,现在5千册就成了畅销书… 当原创作者辛辛苦苦写作,连吃饭的钱都成问题的时候,你真的认为是互联网断送了出版?由于国内出版泡沫化要远比国外严重,所以我们看到,在日本人年均读书40本时,我们中国人不足5本,甚至不及泰国。没有品质把关的出版社正将出版业送向绝境。
选择、优化与推广:出版的本质是知识整理
我们不怀疑从纸张到屏幕的变革趋势,互联网堵住了阅读这扇门,却为出版业保留了知识整理这扇窗。出版的本质是知识整理,知识整理刚好在阅读的另一头。
出版业最大的敌人不是如何迎合奇形怪状的各类社交碎片化,而是在泡沫化的冲击下如何继续维持知识的价值,社交网站在失去纸的时候,也抛弃了知识,而知识却是人们永远的必需品。
即便你相信在变局过程中,出版社除了等死之外别无选择,有志气的出版社也应该选择做一个优秀的知识整理者,坚持到最后一个死。出版业与其在混沌不清的阅读泡沫中不断犹疑,不如认真地做一本好书。一本好品相的书,不仅仅读者需要,各类在线阅读平台也都需要。此时,屏幕替代纸张就完全是载体的替换,传统出版社感受到互联网的不是压力而是找到了好伙伴,好内容是不可替代的。
寄希望于低廉价格妄图从内容数量上获胜的出品人,不管是出版社还是网站,都将随着互联网泡沫一起湮灭。
互联网和数字化是出版人的利器
出版社如何获得好的内容?寻找到优质的作者资源是起点,而把优质的作者留住则是根本,一家优秀的出版社,一定具有强大的渠道发行能力,把控住仍居主流的传统发行渠道,再向新兴的电子渠道延伸,而传统资源的转换要比独立尝试新业务显得更加重要。
优质的知识当然不能脱离作者和读者而存在,比照互联网的互动特征,欣慰的是,相比于新闻信息,书籍具有长效而稳定的特性,并不需要社交那样的频繁互动,出版社可以设立读书会作为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喝着咖啡、品着甜点,体会围炉文化的温馨。
当然,还可以更酷一点,建一个网络社区作为实体书的线上读书会,理论家眼中的媒介逆袭正在上演,技术不是单一的决定者,对于传统出版人来说,亟需纠正一个常识性认知:互联网正在开拓巨大的机会,那个机会也属于出版业自己。
有作为的出版商也不鲜见,正如亚马逊通过网络售卖延续了书籍的生命,并成功利用电子出版让书店获得新生;中信正通过精品化延续知识的生命,并利用电子版权经营让出版社获得新生。
大数据的困境,自由意志与精确控制
接下来的分析将陷入悲观色彩,出版社日趋增多的尝试,最终都可能变成自己的殉葬品,随着互联网无所不在,无论实体书还是电子书都不过是作者和读者交流的道具,知识将不可避免地简化成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成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融入大数据的熔炉。
用户数据不仅仅指用户读了哪些书,还包括如何读的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分了多少次、懂了多少… 知识的整理者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帮助人们精确控制世界,然而,每一个用户都是意志的主宰者,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知识越想系统有效,就与用户的自由行为越发背离。出版业抓住了知识,却失去了用户。
是知识矩阵(Matrix)主宰还是用户行为的自由意志,大数据让出版业陷入困境。
这篇文章本身非常有意思,说起来会非常绕口,文章是为我的新书《重新理解媒介》做的出版行业分析,这本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之后关于纸张、电视到互联网媒介思考的书,我希望它能够帮助出版业本身找到媒介的趋势与动力。(文/醒客)
如果你对文中提到的媒介进化、用户行为、数字化圈地、社群化等有兴趣,请参考下面的信息:
阅读>>“多看阅读”独家首发 《重新理解媒介》(中信出版社2014年3月)
“多看”手机阅读器直接 >> 点我
深度参与“众筹网”互动活动获得实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