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腾讯《大家》】
【我们通过相邻性来找到目标】
我们生活在地面上,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探亲访友,不停到处走动,忙忙碌碌。
这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却容易忽略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农村,或者大院时代,能够准确地走到别人家里好理解一些,因为,院子里有谁已经非常熟悉了,每一个位置都记住了,记住了的情况下到达目的地不会有人疑问。
尝试回答一下,为什么能够准确地走到陌生的地方?
原来,我们利用相邻性来找到目标,地面上,一个位置与另一个位置是相邻的,彼此具有确定的公里数和方向,俗称方位,只要知道了方位,就可以到达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有了地图和方位,我们就能准确找到一个陌生城市的任意目的地。
商家也是通过相邻性来招揽客人的。古时候,巷子口立个招牌,“往里500步有客栈”;80年代香港电视剧,大街上各色霓虹灯、牌匾璀璨闪烁,人们被牌匾指引找到店铺;各色现代的大楼,也都是靠鲜明的楼牌来标志自己,从美食街走过,不需要问人,招牌已经告诉你相邻的店铺在卖什么…
【互联网让相邻性消失】
当我们在电商网站上买咖啡,大概不知道,虽然每个月都在同一个店家购买,其实,真实的店铺已经从城东搬到了城西,如果是传统的购买,不要说店家搬了那么远,哪怕是搬一个档口不作说明,也会找不到。
当然,重要的是,在网上购买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关心店铺在哪里,店铺也从来没有从门口招揽客人,换句话说,电商的店铺并不需要像传统的店铺那样,在自己的门口高悬一个牌匾,指引经过的人进来。
电商不需要招牌的指引,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电商,当购物有80%通过电商而不是直接到地面店购买的时候,也意味着那些霓虹闪烁的灯箱正在被选择性忽略。人们从街道走过,不再关心霓虹灯边上的店铺到底在卖什么,商家也很难从路边拉到顾客。
网络行为正在制造一个可怕而又被忽略的结果:我们不再依照相邻性找到目标,硕大的霓虹灯构成的都市,在信息化面前退化成不折不扣的“鬼城”。
不管是主动投身互联网的电商,还是被动停留在地面商铺的传统商人,都在告别相邻性、告别熟悉的世界,我们不知道邻居住着谁,甚至,不知道旁边工位同事的名字。
【互联网的门牌号】
相邻性不断消失,与之相对的,是网络门牌号的兴起,微博、微信上,我们靠昵称、靠ID保持联络,购物通过网络地址,网络的连接正在代替相邻性接管我们的关系,网络昵称、网络ID相当于互联网上的门牌号。
每一个网络服务通过对应的网络门牌号组织业务,一对关注、一个群组,不管身处何处,只要有门牌号连接,就是一个活跃的社区。不同的互联网业务则是互相隔离的,各自有不同的一套门牌号,如果加入了多个网络服务,就在多套门牌号中独立获得服务,不同的网络服务是平行的世界,当更多的互联网服务兴起,我们就在更多的网络平行世界穿梭。
身处互联网时代,如果还没有获得互联网门牌号,将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从博客、微博、微信,新服务一个个推出,没有及时获得新门牌号加入服务,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商业也一样,如果还没有加入电商的大军,哪怕在传统行业曾经是数一数二的行业领袖,也在面临生死危机的考验。
【多维度的场景服务】
从个人的角度看,如果参加了多个网络服务,每一个网络服务就像传统的一个小区,多个服务意味着,一个人同时生活在多个小区,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却是每一个网络多栖者的日常生活,失去了相邻性的网络生活,每一个服务都是一个新的维度。
这或许解释了一个日常感觉,为什么信息化越发达我们会感觉越累、越无法适从,因为,生活的维度在增加,在信息中我们被分散的多维度挤压。
现实的生活中,也面临多任务冲击的问题,从不同的超市买回了鸡蛋、白菜、葱如何处理?储存时选择排列在冰箱中;做饭时,又按照菜单的配方来做菜。一次厨房做饭被称为场景,我们不是生活在零散物品堆里,而是通过场景将它们有序组织。
同样,生活在信息多维度的人们,需要构建自己的生活场景来处理那些可能零散的并行世界的任务。我们的空间变得不相邻了,但时间却是连贯的,属于每一个自己,按照时间的维度重新组织生活场景将是互联网生存面临的新问题。
——————————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责编:代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