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互联网观察

解读长尾重构的价值

  文心说,长尾需要具备两个条件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Help user find it.,我翻译为:让用户能得到每件东西的价值。
 
    这两句话提到长尾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许多(我保守了些,没说是“所有”)没有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价值,另一是价值能被用户得到。
 
    没有(商业)价值的东西变成有价值,按照Chris Anderson(长尾理论提出者)的说法,是通过“足够大存储和流通渠道”来实现的。
 
    “足够大存储和流通渠道”显然不是简单扩大通常的存储和流通渠道,而是要开辟商业上有利可图新型的“存储与流通渠道”,还需要一个前提: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规模化是工业时代竞争的法宝。所有商品最终的竞争都变成同质化下的成本与利润的较量,生产者依靠大量的生产降低产品的成本实现利润。
 
    对于消费者而言,对是否规模化并没有兴趣,他们关心的是所购买的产品是否适合自己,随着产品日益丰富,消费者对是否适合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不同人的喜好不同,人们对产品的最终要求也不尽相同,所谓个性化需求时代到来。
 
    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常常是矛盾的。规模化的大量常常意味着许多人获得的产品相同,而个性化则意味着小量与高成本,矛盾随着时间推移日渐加深。
 
    解决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长尾有用武之地,分隔在遥远空间上个性化的小量需求,通过互联网的快速信息传播减少聚集时间,形成规模化所需要的足够数量。
 
    传统商业生产和流通渠道构建的规模化,使得产品流通中出现20/80规则,20%具有足够规模的产品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与此相对,由于渠道以及小量生产需要高昂费用,80%的低需求产品只剩下20%的市场。
 
    Chris Anderson提到的“足够大存储和流通渠道”,并不是现实中仓储库房与渠道,而是虚拟的库房与渠道。最终足够大的存储与渠道,并不是现实物理上的大,而是分散在各地的“小”,通过互联网快速的信息集结而产生的“大”,网络消除了时间、空间隔阂,使得那些原本处在盈亏点之下的大量(80%)产品,重新具备了商业价值。
 
    从数字上看,所谓长尾只不过是“市场成本能够通过某些手段降低”而已,深入到价值交换的层面,与传统依靠真实仓储与渠道不一样的全新集结方式,形成虚拟而有效的“大存储和流通渠道”,这就是长尾重构。
 
    长尾重构一方面实现了规模量化价值,另一方面还为长尾价值的兑换提供帮助。
 
    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具有非常高的匹配成本,试想,一种产品(n个)如果提供给n个人,需要n个选择渠道支持,而n种产品(个性化,每个产品都不一样,每样只提供给1个人)提供给n个人,需要n*n个选择渠道支持,显然,通过超市橱窗展示的传统市场选择方式需要的成本是平方数增加的,个性化带来的选择复杂性难以通过简单的用户选择来办到。
 
    长尾的重构,是基于个性化某一属性的重组织,重组织增加了长尾的结构性,提高了商品的定向流通能力,从而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精确投递。
 
    为什么大型超市不通过快递的方式将产品直接邮递给客户,而是要消耗更多的仓储成本等着顾客到卖场来挑选,因为他们不知道投递的目的地。
 
    难以想象一个人能够长期在成千上万的商品中选择自己的个性产品,但经过结构索引的个性投递,用户不用选择或者很少选择就能实现产品的准确投递。
 
    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如何能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核心在于重构长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