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工智能

智能时代,如何突破事业瓶颈

昆仑巢·潮时间活动的脱水版会议纪要

一,AI当前,人面临怎样的挑战?事儿好办了还是难办了?

1,这几年,难做了还是容易做了?

赵振宇:大数据服务行业,平台工具越来越丰富,做事儿更容易了;融资、拓展新客户、团队成长在变难。

为什么难?大模型能力不断增强,面向行业的知识库、微调还有一些机会,比如:RAG的内容方式、医疗等专业模型还有机会,但大模型更新很快,使得行业信息服务很容易被击穿,钱没有以前好赚了

郭小生:影视行业过去几年的行业变化很大,娱乐、影视业受资本退潮和疫情影响特别大,我的感受是有过半的从业者都相继转行。当然,我们还有许多人在行业中坚守,留下来的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这些人才是行业的中坚力量。另外,影视行业也是有周期的,我相信行业一定会回潮。我大学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是个理科生,一直比较关注科技和艺术的融合,AI的发展一定可以赋能影视行业,接下来,我会继续关注AI,了解AI、学习AI、使用AI

胥克谦:教育培训行业,难是真难、机会是真大。

疫情也带来教育行业很大的压力,比娱乐影视更大。巨头没了、腰部没有了,只剩下小作坊、私教。但理性综合判断:教育的需求并没有变少,机会大大增加,存在比新东方更大的机会。

难在:第一步很难迈。比如融资没有了,过去习惯的玩儿法没了

易在:在教研储备、课程研发、技术准备中,二十人三四万工资三四个月的事儿,现在AI辅助下,一个人两三个小时搞定

新问题:之前团队几个月干出的活儿,附带有团队建设功能:培训团队、形成共识,锻炼团队配合性;现在一个人干了一个团队的活儿,效率是高,但也丢掉了团队磨合的机会

醒客:我刚才听到的,振宇:活儿容易干了,钱不好挣了。从做生意的角度看,钱不好挣了就是活儿不好干了。小生:行业差点搞没了,那么:个人成长不成长在行业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变得微不足道;即便微不足道,依然有以小博大的信念,要从AI找突破。胥老师:行业压力大过天,单人做事容易了,组团队更难了。

我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什么都跟互联网有关系,没有太多行业的概念。但也感受到一些困难:2014年之后,感觉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时间精力不够,大量想关注的内容积压。去年,大模型可以使用之后,学习大大提速了,半年多还清了过去几年的读书债。

2,如何向未知领域突破,有哪些得失?

赵振宇:大部分人都面临学习压力,我们大数据服务就是服务于你们的,提供信息学习、整理的工具,降低用户学习和获取专业信息的门槛。我常说大模型击穿了我们的业务,就是你们直接用大模型了,这是现在大数据服务不好做的一个原因。

如何挽回逐渐向大模型转移的客户?17年18年感受到订单变化之后,在行业细分上下功夫,从服务个人转向服务人所在的组织,针对大模型不精确的问题,把数据服务的颗粒度拉细,提炼行业数据,从2C转向2B、2G。

对于个人来说,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成为太多方面的专才,只需要一专多能,借助大模型,个人能力能够延伸到更多的领域。

郭小生:我也积累了很多AI资料,也是没有时间看。我的解决之道:不需要!不是什么都需要知道,未来人与AI的关系是:你有问题随时可以问。我们更应该关注AI来了之后,行业会出现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AI时代,人与人的差别或许就体现在每个人与AI的交互能力。

作为影视行业,我关注文生视频、影视制作等,我觉得,行业真正的变革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比如《异人之下》、《传说》等AI加持的电影,但AI作用却很拉跨,“一眼AI”成了失败的代称。

醒客:跑的很快,但不知道跑到哪儿了。

振宇:一眼(廉价)AI,也是机会,做到“一眼不廉价”就好。

醒客:给别人出主意都信心满满,自己做就压力山大。这个信心-压力梗有普遍性。

郭小生:《传说》运用了AI换脸,从效果来看,是失败的,甚至对电影的观赏起到了反作用,并且,电影的换脸技术早就有了,我们要效果,不一定要AI,但我相信AI未来会给行业带来变革,现在还不到时候

胥克谦:AI对我的帮助很大,但同时造成二次创业的起步延迟。

招人变难了,创业者在AI的加持下一个人就能搞定工作,为什么还要招人?有了AI,单个人的工作比过去跑得快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难很多,就要求一个人完成闭环。能够独立完成闭环的人特别难找,他们都是中流砥柱,要么在大公司被供着、要么也独立在干了。

自相矛盾: “与大模型对话”和“与人对话”类似,要求使用者有团队的管理能力。如果一个领导像过去带领五个成员,分配给五个成员的活儿很快就被干完,大量的时间都闲着等待领导分配任务,领导永远是卡点,这会出问题,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决。

振宇:确实不能像以前一样去找人了。工作的拆分跟以前也不一样了,因为大模型是个逻辑不可解释的东西,自己从头串到底思路会更清晰,不希望流程被打断,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拆分工作

顾鹏:AI作为工具,要看掌握在谁手里。当外卖骑手的业务被植入AI的算法,外卖员的事业是被加速了还是减速了?AI算法当然可以提升外卖员的效率,但还要看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导向,也就是,谁在用很关键。好事效率在提升,坏事的效率也在提升。

AI能提升学习效果,但学习的关键是兴趣,到底工具在哪里能突破?

>>波士顿回国女生:以前很多行业的机会在信息差,大数据透明了之后,如何找到新的突破口?这是一个困惑,因为还没有达到掌握AI技术,AI也没有成熟到帮行业突破。一些停留在传统信息差状态,一些已经利用AI来减少信息差。

赵振宇:互联网是服务业,对大模型既紧张又兴奋,我们在大模型细分,行业数据库上在工作。

王书海:这几年融资变得更难了。2013年14年钱多,很容易融资,现在很难

醒客:90年代更难。

赵振宇:经济是波动的,不是一直高涨,历史的车轮是波动的,我们经历过经济高速上涨的时代,但是放眼全球,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经济的低增长和停滞才是主流,高速增长只是科技革命、制度革命等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下发生。创业者应该有一个更加全面冷静的经济史观。当然,大模型还在赛道里,机会还是比较多。当年的融资的门槛低,但业务门槛高,现在融资门槛高,但业务门槛低了很多,很多好用的工具,共享经济解决了人的问题。我还是把大模型当成工具来用,大部分没法参与到大模型基座工作中,只能作为工具来用,并且需要积极来用。

郭小生:大部分行业短时间内不可能被AI颠覆,要先做好本行业,才有更好的机会拥抱AI,不要直接投入AI,要拥抱业务再AI。

赵振宇:Diss,昆仑巢现在推出了巢小亮、巢小臂、巢小咖、巢小飞、巢小玩、巢小厨,用大模型可以直接切入。

小生:多长时间有结果?多久能做成?怎么考核结果?

振宇:我们没有想好怎么接受KPI,只是想做出来,让子弹飞。

醒客:这个问题问出来就很好,答案反倒不重要了。

胥克谦:欣赏小兄弟王书海的状态。兴趣是重新起盘的重要动力,可以不要一般意义的回报,持续全方位的探索。前几年拿融资看着容易,但从自己的经历看,也是经历了一个不容易拿到容易拿的过程,让子弹飞吧。

醒客:有想法的人,在起点上很兴奋,但终点上并不容易拿到成果。那,从起点到终点的动力是什么?兴趣与爱好。即:愿景。个人进入一个新行业,需要自己付出代价,要让自己感到充实,就需要自己能够接受不挣钱也可以。同样的人、同样没结果,能否坚持下去,区别在自己的愿景,这是人们很少说出来的区别。

我个人的经验,每次穿越不同领域、行业的时候,为自己的爱好买单。开始都可能看不到钱,你准备足了之后,可能就产生收获。比如你尝试了十个方向,最后有一个方向成了,它就足以覆盖其他九个方向的成本,自己给自己的风险投资。

二,如何看当前的环境,有机会还是没有机会,机会如何抓?如何选择?举例说明自己的取舍

3,机会如何抓?如何选择?说说自己的取舍

赵振宇:我们选择的业务选择,也缺乏对结果的足够判断,要回到老一套,先表决,再不断在前进中迭代调整。大模型提升认知很快。

郭小生:我乐观主义者,相信AI是未来,没有舍,就是取。现阶段,AI对影视行业影响的深度并不大,但在各方面广度都有涉及,剧作、拍摄、后期、特效等各环节正在渗透。所以,需要关注更多的AI进步。

醒客:只取不舍,拿着更多筹码,会感到踏实吗?

郭小生:目前AI对影视行业的渗透还不太深,只是辅助作用,谈不上AI焦虑。我说的“取”是选择和使用AI工具的决心不会变,随着AI工具的更新,选换不同的工具就可以了。对我本来说,AI工具的使用一定有利于行业发展。所以,我没有感觉到不安。醒客:我听着是有一点不安哈,拿多少筹码好?

胥克谦:这几年大量的从业者转行,能做的事情也变少。是转行,还是等待,选择很难。今年以来,越来越笃定教育行业,信心来源于:行业有很大的变化,AI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教育又是必须的,难得的一个行业全新起盘的机会。产品人选择的方法论:用户是谁,业务在什么情景之下,然后才是产品是什么。教育在哪、情景在哪没有变,供给减少了,新产品的机会就来了。

醒客:信息量越来越多了,振宇选择用技术整理,一种赋能;小生,看好不好,预先主观直觉评判;胥老师,不变应万变,用户的需求在那里,以需求反向组织新产品。

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是有困难,我个人的意见:要找到一个对标物。你要去讲课,那就找一个类似老师作为标准,看是否能够超越,当然,超越与否要客户视角不是自己认定。

也就是说,所有的选择,都有要目标,最好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目标,新的方法是否能够达成目标,能比对手好一点即可。不要只按过去的直觉判断,要以目标为中心,找到同行交流、对比,通过做真实任务让客户满意。

4,几乎每个创业者都要碰触新领域,对不懂的内容如何判断?如何跨领域交流?

醒客:比如,过去做机械设备的,现在要懂电子、懂大模型,编剧、影视业,过去有规范的流程和专业性,现在被很多没有接受过影视教育的门外汉打得落花流水。一些行业已经变化了,很自身的专业人士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如何与这类老专家交流?如何跨领域交流

郭小生:编剧这个职业跟很多职业一样,都是需要学习积累和方法论的。即便是非科班的编剧,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才能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所以,我不认同一个专业的编剧会被一个门外汉打得落花流水。不过,一个从业者呆在自己的领域久了,得到一些荣誉成就以后,很容易变得自我。不只是编剧这个职业,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所以,我觉得跨领域交流的第一个前提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态度包容一些,讲道理,讲逻辑。

赵振宇:客户的意见相左,先验知识对新问题有帮助还是阻碍?两个可能性都是有的,很难预先知道。能突破自己边界、推翻自己的人也很少。一般以不争论为核心,避不开的话,对内,团队表决,对外,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

胥克谦:前提要有对人尊重。团队的目标必须一致,不一致长期会有问题。团队文化就是一个培养共识的过程

王书海团队要有共识,追问和叩问,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需要说出理由。第一,符合逻辑,第二,真实的想法,结论要有理由与依据。

顾鹏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不一致很正常,事实判断不一致则无法交流。

醒客:我听到的,沟通技巧,一是要有共识的前提,一是讲逻辑。我再提供一个思路:互联网公司的通常做法,内部竞争方式。这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一些大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往往也是因为评价标准有偏差,即使在内部竞争中胜出了,还是存在问题。

跨行业跨领域沟通是很难说服的,更好的办法是行动。先定一个小目标,好不好,用目标实现的成果来证明,不断更新推动目标前进,用行动而不是嘴来说明。即:建立基于行为的竞争机制

关键分歧有两类:一类是认知一样但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同角度更多是利弊权衡的问题,这时候讨论还有意义的。另一类是认知上就存在差异,这个就比较麻烦。

顾鹏:选择沟通的对象,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郭小生:价值观不一致的人是很难交流的,找合适的人,不要吊死在一个歪脖树上。如果你判断这个人是有能力,有才华的,那自己就要能容人。另外,,创业者需要有识人用人的能力。

赵振宇:多次复盘review的机制,来消除问题。

胥克谦:团队里的成员一开始都是不合格的,都不符合团队要求,要靠团队一起成长,高频次的沟通、不断调整、用小目标累计大目标。

醒客:整个意见听下来,人要基本对路、同频,然后寻找更多共识、讲理、不断尝试,并且,每一步潜在都有排序,好的东西我们都想要取,精力不够怎么办,排序靠后的舍弃,舍不得也要舍。

三,各种各样的AI工具不断产生,给我们带来帮助了吗?还是更乱了?AI到底好不好用?怎么用好?

5,AI到底好不好用?怎么用好?

醒客:AI工具的认知存在很大分歧,下到普通人,上到大佬,比如杨立锟,他觉得大模型无法推理,普通大众都相信这个说法,他肯定不是为了违反大众的常识,而是有深入的思考。现在,看上去到处是机会,但伸手好像又够不着。针对这种情况,大家分享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我们是怎么让AI工具用得更好

赵振宇:大家可以自己搭起来应用,多用一用常见的大模型,智谱、文心一言、千问等等,我们自己还会做一些优调的工作,还做一些行业知识库。标准模型在有些情况下回答非常差,一般来说,大模型有1%的压缩比,即重复100遍的知识能被学习,不是简单重复,比如用100个问答、100个人来描述。回答不好的大模型,如果不是参数性能的问题,需要添加行业知识库

郭小生:我刚提到只取不舍的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工具更新太快,比如文生图和文生视频,一直有新的工具推出,我就选择最好最新的工具就可以了。我也不认为很乱,只要你想清楚了,就一定不乱。

胥克谦:大模型有两种极端的评价:特别好或者特别烂。这两种回答都是用得太浅,人类掌握的知识在跟不同人交流的时候,也会表现的不一样,大模型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大模型也很难一次满足你所有的要求,我个人有一个三段的方法论:第一,找话题。如果让大模型写新版《西游记》,四个现代小学生版的西游记,尽管提了很多要求,也很难满意。那么就不断换话题,不同的话题大模型的回答会有不同,找到相对满意的话题,再进一步深挖。第二,单次单点深入突破第三,再把多次的单点突破的结果灌回大模型形成结论

王书海:我赞同杨立锟院士的观点。目前大模型在出厂时的能力是固定的,人能几十年的持续学习,更聪明

振宇:你选择什么方法?强化学习?

王书海:通过人的思想和行为来逆向思维还原出算法,心理学中也有一些方法支持逆向操作。人在不断生成自己的想法,每个生成都是负责任的,以大量的生成判断的收敛为输出。大模型是一种静态完美状态,我设计一种动态完美状态

赵振宇:回忆也不是从数据库里调东西,是抓数据重构。语言是人总结的离散量,与现实有差异很正常,现在新技术需要处理视频流这种连续量,大模型是否能处理,我持保留态度。数据驱动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醒客:刚才我听到,振宇说的是模型优化的问题,如何建立专业的知识库,让答案更快收敛。小生是从工具使用的角度说的,限定了工具,就限定了范围。胥老师则也是从使用的角度,说到了交互技巧。

不同的大模型有很大差异,我区分集中使用情况:第一,知识检索,国内外的头部大模型基本都是合格的。你觉得大模型不好用的时候,更多是理解能力不足。你只要把对方当成小学生,组织好问的语言,大模型的回答就会提升。比如,问“现在天气为什么热?”大模型回答可能是乱的,你应该描述清楚:我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感觉热还是冷,描述清楚一些,大模型就能给出更满意的答案,问的越细致,知识检索能力越强。第二,当你微小改变问题,理解能力好的大模型,能给出你想到的几乎所有潜在可能性。如果大模型如果难以区别,那么就不要跟大模型较真,是大模型本身性能的问题,对输入的理解能力不足很难提升第三,你不是在检索知识,你是在创作,可以把你想到的知识输入大模型,看看互相有没有一个印证的过程,进行三四次多回合操作,通常能提升满意度。

醒客:现在来总结,每人一分钟。

赵振宇:遇到问题,第一,问的对不对,考虑改善问题。第二,模型知识够不够,然后考虑是否要做向量知识库,进行定向优化。第三考虑,模型的能力够不够,考虑多层MoE(Mixture of Experts)模型,拆成多个代理Agent,每个Agent由专家模型提问,在整合返回的结果。

郭小生面对AI还是面对新业务,都要自己喜欢,坚持做下去,AI也不是新概念,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未来很光明,相信AI。不管什么AI发展到什么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有天赋的事业就好了。

胥克谦:大模型应该当做一个人,大模型的缺点跟人一样,虽然拥有全世界的知识,但没有办法超出一个人的边界来回答问题。大模型即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专家,能不能用好是人与大模型协作的问题,都体现在与大模型的沟通当中。

醒客:在AI探索上,自己是投入者,可以不挣钱,但要考虑自己投入精力和时间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按周总结,是否满意取得的成果,不满意就要修正。不要无畏地投入,投入永远要考虑产出的成果。

要点总结:

  • 做事容易了。AI让工具更多了,做事情变得容易,做之前的信心增加。
  • 做成事变难了。选择多了、决策难了,缺乏样板案例,成果不好评估。
  • 活不值钱了。干活看着容易,难有高定价,成功率低,收钱更难。
  • 个人努力难敌行业压力。大趋势方面:大模型冲击行业信息服务,新业务方面:网络视频冲击影视娱乐,偶发方面:疫情冲击教育,行业出现断崖式变故。
  • 以小博大。个体很难左右行业命运,但动荡下多了以小博大的可能。
  • 没必要什么都学。信息越来越多,但并不需要什么都学,大模型可以随问随答。
  • 个人做事变易。大模型加持下,一个人顶一个团。
  • 人际合作变难。但人与人更难协作。
  • 工具好不好,还要看谁掌握、谁在用。价值观决定谁受益。
  • 突破新领域的动力是兴趣与爱好。为自己的愿景能力买单,投资自己。
  •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出路。不断优化、不断精进。
  • 所有选择都要基于目标。直觉能利用好先验知识,目标加持更客观理性。
  • 跨领域的交流:找共识、讲道理,前提是人同频。
  • 大模型使用三步:合适的话题、单点深入、综合形成结论。
  • 大模型使用注意三点:自己的问题好不好,大模型知识够不够,性能够不够。

====

潮时间·昆仑巢:昆仑巢开设的一档线下圆桌交流,每周一个深度话题,欢迎有想法的朋友参与。潮时间Chaos Time,有你的参与,世界从无序到有序,巢人塑造的高质量时间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