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博客不需要托管,当前搞得热热闹闹的博客热潮就会是一场闹剧。电脑报说的“不再需要托管”、“实现本土化”(感觉用本地化更合适,不知道我的这个理解是否是原意)会变成事实吗?
家家有电脑,宽带包月费低,似乎给博客放在家里提供了一些条件,但这并不充分,放博客的计算机必须是一直工作的,电看样子不能少费,在这个提倡节能的日子里,QQ挂机尚且遭人口舌,何况博客呢。
如果点击率低,开一个晚上为那么一、两次点击,似乎意义不大,不从国计民生来考虑,用电毕竟还是要花钱的,如果点击率很高,恐怕又不是家用电脑能够承受得了,进一步想,当家庭电脑开始24小时工作,硬件的可靠性、软件的安全性是否能够保证,都将是问题,对于那些不是IT专业的人来讲,天天养这么一个宠物,并不省心。
我没有看电脑报的原文,不知道这个结论的前因后果,我想作者是不是认为随着家庭娱乐化发展,家家都有数据中心,稍带放上博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或者,受到那些强调隐私的博客们的暗示,认为私密性的东西需要放在家里才合理?
家庭娱乐中心并不能作为博客的最佳存放点,娱乐中心主要是保存娱乐内容,并不一定需要时时刻刻连到网上,前者强调海量后者是在线,没有必然的关联。
把隐私或者私密的东西保存在家里,安全意识显得有些太朴素,银行里的保密箱生意良好,说明真格的保密还是专业机构做得好,天天藏在床垫底下的并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东西,卷在袜筒中藏钱千百块也就到顶了。
博客当前缺乏盈利模式,并非博客天生没有商业开发价值,业务不成熟更是原因。“反正BSP挣不到钱,到时候自然就不会有人做”的想法过于简单,互联网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没有想象力找不到生存空间。
博客需不需要托管,简单的看,就是博客放在家里的计算机上好还是托管给BSP好,如果绝大部分人最终选择把博客放在自家的计算机上,选择BSP的不能构成一定的盈利规模,那么最终BSP消失。现在的情况是,博客放在家里,确实找不出合理的理由。
BSP是博客的集合,除了单个博客的价值,BSP还能通过对博客组织创造新的价值,这更是BSP存在的意义。
P2P更多指一种传输模式,不知道搬到博客阅读上来的具体所指。
说到这里,我开始有点牢骚了,社会分工发展到现在,连家里的脏衣服都已经委托给专业机构了,不是洗衣店就是保姆,博客这么专业性的东西,还藏着掖着要自己干,真有必要吗?
许多媒体用“老百姓哲学”来对这个故事进行解读,说是政府要替老百姓办实事。我这里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解读一下。
老太太提问题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学习煤气灶点火的机理,实际上传递了一个信息,天津的煤气有问题,点不着。政府官员,假定不是推卸责任的话,显然没有理解老太太的真实意图。官员的回答,也没有用老太太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他应该直接告诉老太太怎么做,即便要推卸责任,用哪些情况做不到来代替说理也要好些。
软件工程中,需求获取是项目的重要步骤,用户的问题域是项目执行者要解决的目标域,不过,这两个域却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用户总是从使用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和提出问题,项目人员总是从设计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客户的问题并不能直接变成项目执行的目标,因为客户的问题使用业务术语来描述,项目却需要软件术语来执行。举例子说,数学工作者的问题是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的,他并不知道软件怎样设计才能完成他的任务,如果软件设计者只熟悉软件领域,数学公式他也无法看懂,就谈不上完成任务。
需求问题实际上还要复杂,客户受限于知识水平和经验,常常无法准确地表达要求,作为问题提出者,他们的描述是零散的、模糊的、错误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而这样的目标无法完成,因此,需求获取者从有干扰的信息中挖掘、过滤、还原用户的真实需求,是重要的任务。
要准确获取需求,需要贴近客户,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沟通,说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话,而不是鸡对鸭讲,各说各话。对于技术人员之间,则要用技术人员的语言,便于意思的精确表达,减少交流误差。表现在软件工程中,就是对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模型。不同的模型分别以不同的侧面来展现问题本身。
如果你是技术人员,你不能很好的和客户沟通,或者你的老板总是不理解你每天的辛苦,老太太哲学应该能给你一些提示。
web2.0浪潮下的沙龙
看了许晓辉写的迷失在阅读中·在博客上撒点野,有一点淡淡的伤感,我和晓辉是朋友,但我的伤感却不是对他,教育的问题真的很大。
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士杀人背后的教育错位,那是发生在北京理工一个博士生杀人之后,此后又发生了很多起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事情,一些学生还是就读在北大这样的知名学府,并不是说北大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怎么样了,而是发生在北大更能说明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教育还能传道、授业、解惑吗?
学生自杀,个体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总体来看,却是教育解惑功能的缺失,中国古代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读书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道路,现在,读了书并不代表成功,甚至连温饱都是个问题。
读书并不等于成功,这本来没有问题,但这样的道理学生知道的太晚,他们要读到博士,要等到面对找个满意的工作还是问题时才会明白,惑何其大也!读到北大这样的学校,书算是读到顶了,此时还一味要从读书找到出路,惑何其大也!!此惑不解,消极、麻木便是自然,自杀也不会太意外,因为无路可走。
学生们把考研考博,而不是把为社会工作当成目标,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学生们找不到合适的社会定位。教育没有面向社会需要,授的是什么业?大学阶段本来是要学习工作本领的,但由于大学毕业并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学生们转而把考研当成目标,没有解惑的教育误导他们,以为只有念完研究生才能谈到面向社会,于是大学学习就退化成考研补习班。
糟糕的是,这个结果正类推到研究生,研究生学习成了考博补习班,硕士学习结束之后依然不能和社会对接。这似乎成了习惯,念书的只管念下去,在以读书为目的的学历教育中,身不由己地一步步走向高学历,成为让外界惊讶、与社会脱节、“无用”的高级人才,授业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停留在校园中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这授的是什么业?!
教育异常脆弱,脆弱到学生们不能想到社会,脆弱到学生们只能停留在图书馆里寻求慰藉。
本来教育是一种手段,研究生之前的教育是人的基本知识能力训练,如果社会财力允许,追求普及化并没有问题,在国外,很多国家把本科学历当成最高学历,研究生之后的教育是应对一些社会领域更高要求的学习,针对性很强,并不适合当作学历教育,现在不仅博士都成了学历教育,而且成了可以与社会无关的独立教育。
当教育把学习当成目的灌输给学生,学生最终把接受教育当成了目标,这样的教育怎样来传道?博士之后如果还有其他学位,校园生活能够继续下去,学生们若能在退休之前一直念下去,虽然清寒一些,梦总不会被搅醒,只是当走到最优秀学府的最高学历还看不到希望在何方,教育脆弱到不能走出教育之外,这样的教育又怎样来传道?!
看到一个今年刚入学的研究生同学的QQ名上写着,“考博进行时!”,作为曾经的大学教师,我的感觉无以名状,我是要替学生的志气高兴,还是要为教育把学生无端的推向“无用”的高端而愤怒?我无法不激动,为什么教育总是让人忧伤?!
教育是手段,当教育者把教育教成了学生的目的,这样的教育还能传道、授业、解惑吗?学生们正在迷失在教育中!
11月9日,马云宣布雅虎中国变脸,雅虎中国首页变得和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主页别无二致,同时一搜的主页显示“一搜深情谢幕”,按照马云的话说“从今天起,雅虎就是搜索”了。
演讲题目:从沟通变迁看web未来
中国互联网走过十个春秋
Dot Com神奇已经不再
十年,当互联网走向我们的生活
你了解互联网吗?
从90年代末的躁动
到世纪初的寒冬
带领互联网走出低谷的是谁?
十年过去,浪潮重新袭来
当网络改变生活
你有理由不关注互联网吗?
11月15日,周二,晚上19点,北京理工大学信息楼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