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客的争论实在太多了,任何一个问题都能招来一番唇齿,这得益于博客本身,用博客来争论博客,正在上演一场网络版的“煮豆燃豆箕”。
为什么要挑战用户习惯
“一天为什么吃三顿饭”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问题,在贫困小学生丁肖霞看来却是非常新鲜的事情,因为她每天只吃一顿饭。前两天《信息时报》报道贫困学生丁肖霞受邀到广州做客,晚上不愿意吃饭,她说:“今天我已经吃过两次饭了,怎么还要吃啊?” 相似问题虽然经常能听到,我心里还是不好受。
今天的京华时报,从民生和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作了分析,我想换个角度来看看。
为什么丁肖霞同学对吃三顿饭奇怪的同时,人们对她的反问也感到非常奇怪?丁肖霞没有看到过别人吃三顿饭,天天吃三顿饭的人没有看到也不关心这个世界还存在每天吃一顿饭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的结论是必然的。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朝令夕改,动辄这个任务两天完成,那个问题三天完成,他们已经不知道员工们每天还需要吃饭、睡觉和娱乐这些常识了,更不知道自己每天10点左右晃晃悠悠的20分钟私家车程,员工每天7点钟要在公共汽车上浪费一两个小时,至于属下完成任务需要的合理安排和资源支持,他们从MBA教材里面学到的是,领导要抓大放小,此等当属小事,当然不会关心。失败是避免不了的,错误肯定在下属,管着整个公司的自己天天有时间喝茶,这些蠢蛋怎么就忙成这样?
沟通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社会活动,想知道一些信息相对来说是容易的,把自己的常识当成别人的常识,不容当事者辩驳的轻浮态度却不容易改变,常识被忽视的笑话在时刻发生。
杂说博客,博客研讨会发言
—根据今天博客研讨会发言整理
刚才大家对博客争议非常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博客看成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忽略了博客的多重性,你看,这个瓶子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每个人看到的部位不一样,各说各的,是典型的盲人摸象的讨论。博客其实具有多重使用场景,目前常见的两种是公众传播和个人共享,公众传播是为了把信息向公众最大限度的传送,个人共享则是和相关的人分享感受和知识,这是不同的应用场景,并不是谁代替谁的问题。
本次研讨会的邀请函有两个题目,我先来交作业,新浪的邀请函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门户网站介入对博客领域的影响。我的答案是“寻找互补点”。
即寻找未来的博客业务和现有业务间如何互补,门户是媒体传播,有原创也有编辑,博客是有原创也有摘编(相当于编辑),可以在这个上面找到契合点。
第二个问题:国内博客的用户使用体验分析。我的答案是考虑用户价值。
用户群有细分的问题,写文章和时尚贴图是不一样的,对不同的博客作者,后台管理应该不同来适合大家的需要。速度、故障率等也是用户体验需要考虑的问题。
用户的积极性怎么提高,尤其是老用户,博客托管商需要靠虑用户的价值或利益,这个利益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钱,用户价值包括:用户使用的体验好坏,感觉怎么样,自我实现,也要考虑商业回报。
比如说,未来博客托管商为了盈利,就可能放广告,讲究个性的用户就不希望你随便放广告,这是怎么平衡,可以广告有作者来选择定制,或者共享广告收益。这样才能保证用户的积极性,平衡各方利益。
用博客来干什么或者说博客的使用场景是各种各样,不同的使用场景决定了不同的传播途径,一个是精英领导的传播途径,还有一个是个人共享的途径。这两种传播方式是不一样的,精英们面向公众,传播越多越好,这时候,点击率多也有荣誉感,这种目标的博客作者通过点击率来提高话语权,刚才几个朋友讲到点击率超过10万或者几十万请吃饭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个人共享,在乎你想要的人看到,老康说,给老婆的信为什么要争取点击率呢,这时候考虑的是私密性和定向传递。我觉得讨论博客的时候,你先要知道你的博客是用来干什么的。
商业模式这一块,有没有考虑用户(作者或读者)价值?用户的价值不一定要是钱,我可能写的很爽。随着上面写的时间变长,确实有一定的期盼,从其中获得一些直接的收益也是合理的,刚才广告分成的说法我比较赞成。或者说你通过这个,能够得到一系列的感受。
对于企业,不能说永远不挣钱,如果永远不挣钱,搞这个一点意义都没有。可以不马上挣钱,也可以不直接挣钱,但不能最终真的不带来商业利益。利用博客最终其他方面挣钱也是可以的,比如刚才说新浪和bbs这块是最大业务,我知道新浪挣钱肯定还是无线挣钱最多,通过一快业务再推动另外一块业务的时候,有相互推动的价值在里面。
还有一点,吕欣欣说到不愿意搬家,他认为有很多评论他非常关心,如果搬了就丧失了用户,所以不搬家。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变一下,就是核算搬家成本。其实的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评论的时间有一定的时效,有的评论看完就完了,有的希望产生的时间稍长一些,对绝大多数的评论来说,是不需要存在那么长时间的,损失的价值是可以量化计算的,比如说,我给吕欣欣多少多少RMB,搬不搬?我想只要这个数值够一定的量,他会考虑的,即便吕欣欣一个人不考虑,对于大众而言,绝大多数会考虑,考虑成本的代价就可以了。
用户粘性问题,我过去看新浪说自己UC的用户数量,觉得新浪肯定在吹,他怎么有那么多的用户呢?QQ、MSN已经分的差不多了,用户有粘性的,我国庆回家,一个16、17岁的小姑娘,她知道我搞这个,她说让我加他UC,我问她用UC干什么?她说找朋友,我说你以前QQ里不是很多吗?她说聊完就完了。这也说明UC是抢了一些客户的,粘性并不总是问题,看你做什么,你到商店买东西,你不需要对售货员有粘性,在谁手上买都一样,你又不和售货员谈恋爱^_^。你可能对某个商店有粘性,也可能没有,这需要具体分析的。
我觉得博客这个词已经用得非常滥了,几乎互联网的事情都变成博客了。我们可以把这个范围搞得小一点,看成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从这个角度讲,bbs和Blog的功能整合是必要的,因为以前bbs是以场景话题为中心组成一群人讨论,而Blog是以个人观点为中心的。如果抛弃承载形式来看,是适合不同情况的组织模式。网上生活的不同需要是存在的,需要不同的形式,如果你把博客做的非常好,评论非常好发,评语比主题还大,不一定就合适,需要不同场合选择bbs或者blog的形式。
精英和草根之间,草根是不是必然就能够发展成精英?如果是个人共享的话,没有必要盯着客户群,如果以公众传播为目的的话,开始的人只有几个人看,你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共享和公众传播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你不是非要把草根推上去,不是非要把精英拉下来,这个世界大得很,各做各的事情。可能开始是有一个出发点,而最后就分散了。
博客内容问题,有人说没有原创就没有意义。今天给大家贴一个笑话,明天贴个图片,不是我自己创作的,我把相关内容整理到一起或者帮助传播出去也是有价值的。有的作者就喜欢做编辑,只贴别人东西的人,我们没有必要鄙视他们,他们有时候比原创的人都累,知识组织整理是有价值的,否则的话新浪的编辑要来做什么?整理的过程也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博客的知识整理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IT发展趋势,开放和互通绝对是方向。从长期来看,如果以开放的方式把自己做好,就能把别人吸引过来,这是双向的,并不是单向流失的过程,你做的好就是双向的,做不好才是单向流失。
99%的用户是缺乏理性的,或者是没有理性的,更多的你要考虑到用户的习惯,习惯比理性重要得多。假如是开放的环境,速度各方面的性能可能都好一些,互相转移的门槛低,做的好,别人为什么不过来?
个人觉得,博客的技术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你做的80%可能只需要花20%的精力。但是用户的体验需要你80%工作来改善,现在博客越来越多了,易用性的提高不是简单的事情,上次和Keso讨论博客主页需不需要的问题,他可能一天看上百、上千个博客,但我没有时间看,如果搜索就能找到关心的东西,从技术上要增加一些易用性不是简单的事情,你不能说做到80%就差不多,其实你做到80%相当于你只工作了20%。技术先行是很重要的,很多是靠技术,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google、微软等很多大公司就是例子,做大做强,没技术不行。
六度原意是指“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懂,不过仅凭这句话却得不到很确定的含义。许多六度的讨论对六度含义的界定比较含糊,导致相关论述难以深入。
爱因斯坦、卓别林和点击率
9.30~10.07 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醒客眼也要闭上几天。
10月8日,醒客眼将重新开张。感谢各位支持!
醒客
最近在博客网上看到天下互联董事长兼CEO张向宁黑洞力学五假设的专栏,感觉非常奇怪,莫非博客网要改成“科学”中国版了。
张向宁的所谓假说没有任何的讨论价值,我作为一个绝对的外行人一眼就能看出天大的漏洞,所谓“电磁黑洞”的半径计算,连最基本的速度增加质量增大的相对论效应都没有考虑,大约他是看到史瓦西黑洞没有逃离粒子质量变化方面的考虑,如果这样,张向宁还需要回去看看高中物理第一册关于加速度计算的章节。
利用残缺的中学物理的基本常识,企图引领国际物理学风头,不知道张向宁是怎么想的,是以为世界上所有物理学家都毕业于智障学校,还是过于自我膨胀,或者借鉴有人对何祚庥的评价,“对官员将‘科学’对科学家‘讲政治’”的商业目的?
许多人都有过童年的梦想,挑战歌德巴赫猜想、四色定理、相对论曾是一些高智力少年学生时代课后的思考,我想张向宁应该也是这些聪明孩子中的一个,有想法勤思考是好事情,只不过一般的人到了成年之后大多忘了儿时的那些趣事,或者只是在茶余饭后和朋友或者家人谈起,而张向宁却把它发给了媒体。
IT媒体媚俗,虽然饱受负面评价,倒还好理解,无论点击率是否有价值,至少混个心理平衡。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江郎才尽,没有了话题,弄个“黑洞理论”来充个门面,似乎牛顿先生讲的物理学已经研究到了尽头,要以这种另类的方式搞出点物理末日的味道。
退一万步说,即便张向宁的理论真能引领物理潮流,具体理论那是学术界的事情,干我们IT媒体什么事情,报道个生平事迹不是很好么,为什么还要硬冒充物理学家俱乐部呢?
要么是想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娱乐,博客网的黑洞力学五假设专题却把“26岁的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三项伟大成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1905年被称为‘奇迹年’”的百年纪念放在一起评述,而且专题下面是不折不扣的物理学家们,这么豪华的娱乐现场是不是有些太铺张了?!
业界怎么浮躁到了这个地步?!
博客网上网友“步枪阿湘”的评论“你真的裘大了”,张向宁肯定不是最“裘大”的,他知道“我的这些陈年的想法几乎都只是一些边缘的、又很不完整的成果,到现在为止都仍旧只能是个‘未定稿’”,尽管“如果投递到这些专业的、一流的学术刊物上,一定在发表上有较大难度”说法有点把美国的科学杂志当成了自由涂鸦的博客之嫌,但根据新浪的报道,张向宁198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两年理论物理学后主动退学,还算有些自知之明。裘更大是我们的IT媒体,不惜以媒体形象去博取一点可怜的商业利益。
说了半天张向宁黑洞的不是,并不是我对张向宁本人有什么看法,张向宁窄告思路,应该是不错的商业策划,而且他避实就虚的商业思路也说明他蛮有商业才华,看了我的这个评论和许多网友的评论,张向宁惯用的声东击西的商业手法估计已经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