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国《哈弗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尼古拉斯·G·卡尔的文章:it不再重要,其核心观点是,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服务就像自来水和电一样成为“平常”的廉价服务。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说是“IT不再重要”呢?因为卡尔认为,人们不再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软件,软件正在变成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既然IT已经成为“大路货”了,便很难再带来高额增值的价值,就“不再重要”。
“IT不再重要”在过去的三十年多年画出一条明确的弧线,其中涉及重要的两个企业,一家微软,一家是google,微软让硬件不再重要,而google则让软件不再重要。
对于硬件来说,软件是服务性的,通过功能扩展让硬件具有更好的增值,所以,在智能手机还未流行的时候,手机软件被看成硬件的增强方式;对于软件来说,互联网是服务性的,通过数据积累让软件具有更好的增值,一个能保存所有历史的邮件服务和一个只能收发的邮件工具哪一个更受人欢迎是不言而喻的。
按照这个逻辑,不卖电脑的微软几乎垄断了个人操作系统,不卖软件的google几乎垄断信息服务。我们也理解了facebook、twitter等互联网创业为什么能从简单的服务开始做成互联网巨头,而并没有一开始从复杂的技术开始。
然而,“it不再重要”的从硬件、软件到互联网的推进路线在过去的几年被改变:从硬件开做iphone的苹果成了智能手机的王者,互联网服务巨头google开始做安卓手机操作系统,微软则开始卖起了surface平板电脑。。
如果这只是巨头们争夺地盘的游戏,倒也好说,但硬件潮流远不止这些,许多创业公司开始做智能手表、腕带、眼镜、皮鞋,影视巨头们开始争抢电视盒子… 硬件成为创业者的新宠。
如果仔细考虑一下今天做硬件与过去的区别,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手机研发的从业者,十多年前的手机研发主要靠单个公司完成,从硬件到软件很多环节需要慢慢积累,不同手机的操作系统都不一样,手机功能千差万别,手机之间很难复用技术,那时候,许多手机公司连移动一下天线都做不到。
反观今天,许多嚷嚷着做手机的公司,与其说是做手机倒不如说是攒手机,从电路结构、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都是可以从市场上获得的,手机公司要做的常常许多时候只是选择一下参数。
那些智能终端的创业项目也差不多,通讯、计算、存储,重力、方位、温度等感应都有技术标准,做一个设备,更多是为了贴近用户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自己有复杂的技术储备,换话说是为了更贴近服务用户。
从这个角度看,硬件创业潮流与“IT不再重要”的精神并不矛盾,服务总是领跑在实体产品之前。硬件创业潮流同facebook和twitter等创业公司一样,依然需要把用户服务放在首位而不是高深的技术能力。
服务领先于实体产品表明创业创新的核心逻辑,围绕用户的特色服务才是根本的着力点,而一旦特色被通用替代成为了成熟应用,就变成了巨头们的分尸场,失去了高速增长的空间。
“IT不再重要”吗?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失去了讨论前提。忽然感慨,时间是让我们闭嘴的最佳工具。(文/醒客)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