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重新理解媒介》 业务模型

互联网布局的悖论

能否规划出国产操作系统?
    Windows近乎全面垄断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安卓几年间就成长为手机移动设备的主要操作系统,有人据此认为操作系统还有机会。安卓的成功并不是操作系统软件的成功,在手机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之后,搜索、邮件等人们熟悉的服务通过安卓顺理成章地延伸到手机,安卓是谷歌网络服务的延伸而不是操作系统的逆袭。
    从创新成长的规律看,面向未来的创新软件是规划不出来的,规划是成熟工业概念,在大众都接受了的成熟方法论之下,才能通过规划实现中长期的目标计划,否则,一个不成熟方法支持的计划,执行过程就会因为频繁的变更变得面目全非,创新和规划是矛盾的
    一个反例,2002年前后,看到一个新闻,说国内要想争夺操作系统阵地,需要从移动设备上下手(当时叫嵌入式设备,主要是掌上电脑PDA、工业电脑),因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比较分散,做得也还不够好,PC操作系统已经是Windows的天下了。国内很早推掌上电脑,但多年之后,没有推出规模化应用的操作系统。
    作为软件,操作系统在2000年以后已经没有机会了。现在手机上用的安卓操作系统,跟PC时代的操作系统有很大区别,安卓不是谷歌一家公司的,不是封闭的标准,基础是开源Linux,在不同的软件层级采取了充分开放的策略,传统的所谓自主知识产权的说法很少。
    国内要做操作系统,也只有那些已经有规模互联网应用的公司才有可能,并且服务能够延伸到手机端,不过当安卓已经大面积流行时,类似的思路已经没有太大可能,国内手机公司,许多采用深度定制安卓的方式强行推广新服务的方式,大多证明是错误的,最终,就像业内的一个笑话说的:把自己加进去的部分删除,手机就好卖了。
    互联网服务延伸到手机上,比如手机上搜索,形式应该有区别,打字不行,说话也很费劲,考虑到手机的好处是天天跟着你,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使用习惯和早期服务进行结合,产生新的服务形式,新的服务有了,才能顺利延伸。
        买东西也是,以前在家里买东西,淘宝基本上一家独大,现在大家往手机上转移,场景转移的时候,并不是把原本电脑上买的东西改到手机上买,而是人们在手机上会有新的喜好,能不能找到这个点?就像农村的时候人们看大戏,到了城里,不是把大戏从农田搬到礼堂,而是在礼堂看新的娱乐形式,比如电影。        
有没有下一个大场    
    我觉得汪老师说得挺对的,只有在传统里才真有大场,大场和布局,首先是有固定的地形,地形不因为我开了几枪山头就没有了,沟也不会因为打了几炮沟就没有了。有固定稳定的地形才有布局,才有诸葛亮的布阵。如果地形没有固定性,一直在变化,比如游戏里,打了几下以后山就没有了,规则会不一样。
    互联网和传统最大的区别是,环境是否随着你行为发生快速变化,如果环境变化的速度比人行为速度慢很多的话,基本认为环境是固定的,固定环境符合传统工业社会的规则,可以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如果环境和行为几乎一样的节奏变化,就没有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从工业社会过来,我们潜意识都有自顶向下的设计意识,但是我非常清楚这样的方法肯定不对。
    互联网时代是由创意、创新驱动的。创新有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可以看成就是一个随机过程,随机的创新最后怎么沉淀下来呢?像生物进化,变异是随机的,但是环境具有选择性,一些特征加强了。你会发现,创新是由非常多代的行为积累下来的。
    互联网发生了什么事呢?代次更新非常快:互联网人与人之间形成扁平的组织,组织一个公司、组织一个项目组,项目一变立刻就变了,一个细胞分裂一次就是一代,互联网一个项目就是一代。互联网创新推动快速的进化,环境也快速变化,所以,通常来说,互联网上大场和布局是不可能的
    那为什么国内还经常谈布局,谈大场?
    因为中国市场整体上不是完全化的市场,与国际市场有一个隔离,所以美国流行的互联网业务并不能形成统一市场。国内公司可以克隆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先进的网络模式:邮件可以做、微博可以做这时候就看谁跟国外学得快、学得好。创新情况下,如果有非市场的隔离就特别近似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因为变化不快所以有规则,隔离的情况下,因为可以学习发达市场的标杆,有了学习目标就可以有一定的计划和规则,就看学习能力,这也是自顶向下的方式。
        但是,隔离市场不可能一直持续,这些年,我们获取互联网信息越来越快,在博客之前大公司几乎不敢尝试新业务。博客之后发现大公司尝试视频、微博等等都敢了。国内创业者学习样板越来越靠早期,这个时候我觉得中国市场隔离性客观上在缩小,变成全球市场的一部分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五年以前国内顶级互联网公司几乎看不到收购行为,现在大公司开始有收购行为,这两年收购行为越来越多,收购是对创新是利好。因为一旦被大家看出方向好的时候,一定是到一定规模了,从抢市场的角度去做已经没有太多机会了。创新市场一定形成规模是抢不到的。
    大公司的发展方式是老业务就是死掉,新业务通过收购方式去。
    大公司布局如何理解?布局行为,国内有一个词叫微创新,用到创业公司上是错的,用到大公司比较合适。大公司有财力人力,老业务嫁接新服务,把传统业绩翻一两倍是可能的。但是十倍以上就不容易了,微创新能延续老业务的存活时间,但是没有办法让老业务重续青春(/醒客)【网络智酷论坛发言整理】
延伸阅读:本文中提到的创新、创意驱动、业务快速更新等概念,在我的新作《重新理解媒介》中有深入的探讨【豆瓣书评】:http://t.cn/8FFfuD8,【各大书店有售】:亚马逊http://t.cn/8sZDE65;京东http://t.cn/8sZDE6G;当当http://t.cn/8sZDE6t;多看http://t.cn/8FBAy51 ;豆瓣书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32065/ 。4年策划,2年文字书写,值得你花一周时间慢慢品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