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重新理解媒介》 版权与阅读 社区与传播

阅读的未来:为什么要学习

——漫谈智力资本与数据财富

阅读的主题化:缝合社交碎片

社交、移动的发展,互联网驱赶着人类,人们已经不只是不读纸书了,在网络上阅读的对象也变了,倾向于更加快速和实效的内容,但是,知识获取是必须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快速跳跃性阅读,难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电子阅读必须解决首要问题就是知识获取,在快速间断性的阅读中获得系统性的知识。一方面对传统书籍进行拆分,以主题方式将知识化整为零,方便零散时间阅读;另一方面建立社交信息的过滤机制,将实用信息主题化,多主题通过阅读聚合成系统知识。

无论是书籍拆分的主题化,还是社交信息的主题化,不是为了迎合社交的碎片趋势,而是将社交碎片重新缝合,重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习惯。

强化阅读过程

屏幕代替纸张,丢失了纸张的直观性,数字化让书变的虚无了,在屏幕重构阅读过程的时候,需要重新考虑阅读体验,一些阅读软件模拟纸书翻页动作、分页结构、纸张滑动来丰富阅读体验,是有益的尝试,不过,屏幕毕竟不是纸张的直接替代,更多的阅读体验还需要从新介质的特性去考虑。

屏幕不仅支持静态的图文显示,还支持动态的图文显示,电子阅读应该充分利用终端的交互能力,提供主题阅读的交互性,让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有趣,即介质交互。纸书从头到尾的单向线性逻辑,借助屏幕对信息能够进行多样化、多角度的展示能力,能提供多维度、全景式的知识结构。

引入了多媒体、交互等方式的阅读过程,并不是要让它变得像游戏,而是为了降低阅读门槛、提升阅读效果,因此,阅读过程仍然应该保持以线性为主。

书还是图书馆?

电子阅读器相比图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电子阅读器容量大,能装下数万本甚至更多的书,就像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什么?图书馆,如果你拿着一个图书馆,还想着一本本读书的话,这辈子不用干别的,也读不完,甚至读不完它的零头,那电子阅读器的容量有什么用?

电子阅读器不仅仅提供阅读功能,其容量还能起到馆藏与检索的作用,在线的电子阅读器内容还远不止本地存储那么多,网络上的海量信息都是它的延伸馆藏,我们不仅仅把阅读器当书来读,也把它当作图书馆来检索。

从书到图书馆,电子阅读打破了书的边界,往大里成为图书馆,往小里还将改变章节的价值,由于电子存储的灵活性,以十万字作为一本书显得有些大了,书可以变得以传统章节一样大小为单位,当然,这些章节并不是孤立的书,多个章节能够构成读者可以学习到系统性知识书。

以章节大小为单位的书还进一步的好处,用传统大部头的书来学习一门手艺,经常有很多内容已经看过,又有一些必要的内容没有包括,以章节为单位之后,可以找到学这门手艺时自己的知识空缺,针对性地为自己组织一本专门教材,读完了也刚好学好了。

传统出版业能够控制系统知识的生产,但无法控制千万人不同的知识获取需要,以章节为单位的个性化定制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阅读效率。

重构出版链条

阅读的本质是获取知识,传统的知识是有出版社来整理的,电子阅读的终端具有互动能力,不仅仅能够辅助读者做收藏、批注等传统读书的工作,还支持读者对书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序、修订,优秀的阅读者可以替代部分编辑的工作。读者还能够将读过的书分享给亲朋好友,替代部分原本属于出版社的发行工作。当然,一位优秀的读者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书评,此时,读者也替代了作者的部分工作。

电子阅读改变了从作者、编者到读者的固定出版流程,出版社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

网络媒介还会带来更新的出版形式,比如:集体创作,多人一起创作一本书,与传统多人分写不同,基于网络的多人创作可以实时地看到别人的成果,做到真正的共同创作。集体创作也可以补充方式的,类似传统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也因为有了网络的实时连接,编辑能够实时地矫正作者的问题。还可以是问答方式的创作,读者问问题,作者通过回答来创作,这种创作模式,在数千年前,中国的《论语》、西方的《理想国》中就有体现。

谁来主导阅读

电子阅读,作者、编者、读者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出版社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还加入提供阅读的网站,以及为阅读提供服务的电信运营商、搜索网站、导航网站等互联网角色,未来,谁将主导阅读市场呢?

门户网站、搜索网站、社交网站,具有用户入口上的优势,阅读网站如果跟这些网站对接,能够快速获得用户流量,通常,阅读网站相对来说是一个慢节奏的服务,从那些快速入口导入的用户更多只是过客,转化成长期用户的比例比较低。

作为手机内置的项目能够获得运营商(含虚拟运营商)的入口支持,但手机上更多的快速实时信息也会冲乱读书服务的节奏,并且,手机屏幕的限制,阅读体验也会影响阅读时长。

看样子,平板是最适合的阅读设备,用独立应用(app)方式比较适合,看书的过程可以得到很好的体验,但用户如何养成阅读习惯呢,就像买了纸书,很多只是书架上的摆设。

当然,任何一种方式,设计好了业务支持都能够推动阅读,入口为王的时代,一切都还是迷。

重回师徒时代

阅读方式的变化,出版格局的改变,最终影响到知识获取方式,当作者与读者的交互越来越密切,“书”的只是个中介,作者与读者重回师徒时代的关系,阅读与教育也变得不可区分,知识获取方式在互联网上是综合化的。

师徒方式的学习,进一步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老师了解学生的状况,可以因人施教,在线阅读也可以根据读者不同体现出充分的个性化,根据每一个阅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习惯设定合适的教材,个人对个人的师徒关系,演变成一群师傅带徒弟的关系,师傅们可能在前台,直接来讲解,也可能多在幕后,为你提供帮助。

阅读社群化

人们最后的阅读状况将会是什么样?随着网络社群化的发展,读书也将进入社群化,喜欢读书的人更愿意聚集到一起,共同学习,对于基础知识类的学习,大中小学就是典型的读书社群,只不过网络上的读书社群,将比实体的大中小学更加灵活、方便。

对同一类知识的阅读也会形成流行,嫦娥月球探测器的发射,会带动人们学习航天的热潮,这是读书社群的流行效应,读书具有时效性,就像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错过了就没有了。

读书社群跟网络社群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交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对类似知识的爱好构建的,一旦对某些知识的获取失去了兴趣,社群关系就会转移,这和商务社群中,人们喜欢一件衣服就进入购买,学习穿戴,厌倦之后就抛弃一样。

大数据终结阅读?

我们很难知道我们该阅读什么?大中小学的时候,是老师替我们选择知识,成年以后,选择知识的动力来自于工作或者生活的要求,想学一门手艺、想做一道好菜,这些都是阅读的动力,如果动力过于隐藏,比如身体不好,本来可以学习基本健康的书籍来改善一下,但我们未必能够意识到,那么阅读也会出现盲目性。

在线阅读能够了解更多习惯,为我们做出阅读指示,工作懒散程度,提醒我们加强一些专业知识训练,生活晨昏颠倒,提供我们加强一些健康知识教育… 所谓大数据能够知道我们知识缺陷及时提醒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知识营养。

问题是,无所不能的大数据分析,能知道我们如何做任何一件事儿,它直接帮我们做了就好了,还要我们去学干什么?这像孩子们的疑问,大人们都知道答案还问那些问题干什么?阅读变得毫无意义了吗?(文/醒客)

延伸阅读:本文中提到的社交、社群、在线阅读等问题,在我的新作《重新理解媒介》中有深入的探讨【豆瓣书评】:http://t.cn/8FFfuD8,【各大书店有售】:亚马逊http://t.cn/8sZDE65;京东http://t.cn/8sZDE6G;当当http://t.cn/8sZDE6t;多看http://t.cn/8FBAy51 ;豆瓣书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32065/ 。4年策划,2年文字书写,值得你花一周时间慢慢品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