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信息的泡沫化
人们在手机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习惯用微博、微信发布信息,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正在面临着信息泡沫化的问题。每个人发布的信息量在增加,每个人关注的人数也在增加,信息流的刷新速度成平方数关系增长。
社交信息释放了信息发布的自由性,但发布信息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发布者有高质量的内容,受意识自私性制造的孤独感驱使,出于表达的需要,人们需要通过不断交流找到存在感,却是完全没有质量的信息集散地,等到现实中的公共事件爆发,比如重大节日或者事件爆发,人们会集中转发几乎完全相同的内容,形成所谓刷屏现象。社交网络沦为信息垃圾制造、囤积场。
[意识的自私性:作者在《裂变》一书中提到的概念,意识(或者说思想)具有自私性,所有有意识的生物倾向于把思想传播的最广泛。与此相关的是另一个自私性概念:基因的自私性,基因具有自私性,所有具有基因的生物倾向于把基因传播的最广。]
糟糕的阅读体验
社交信息流中出现的两条相邻信息,作者在发布之前没有相互沟通,信息的内容是完全无关的,社交信息流的阅读时跳跃和不确定的,这里不仅仅有内容类别不相关带来的跳跃,还有类型的不一样,比如文字、图片与视频的区别,篇幅体例也很大差异,有的人只是一句吐槽,而有的人则洋洋洒洒发一篇数千字的文章。
事实上,相邻两个作者发布信息之前也不可能互相沟通,因为每个人关注的人不一样,自己屏幕上出现的两条相邻信息,在别人的手机上并不一定就是相邻的,从整个社交网络的角度看,信息关系变得更加混乱。
造成信息混乱的原因,来自于我们之前津津乐道的社交法宝: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息对有关系的人来说具有更多的价值,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社交网络上关系积累多了之后,发布信息的人其实已经无法确认接收信息的人到底跟自己什么关系。
问题在于,社交网络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方便信息依照关系进行传播,也就说,社交网络是提供沟通交流服务的,但我们现在却把它当成公共信息阅读的地方。
阅读与对话
阅读与交流有什么区别呢?阅读是为了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而对话则是为了与别人确认结果,或者达成某种一致。
媒介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延伸能力,即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中提到的“媒介是人的延伸”,目的在于放大人的能力,让人对世界更有操控感,与人交流目的也在于此,说服更多的人帮助自己或者认同自己;另一种是延伸环境,我在《重新理解媒介》中探讨了媒介的另一种延伸“媒介是环境的延伸”,人不仅需要有强大的能力,还需要有安全感的环境,阅读的目的在于晚上自己的信息环境。
如何让社交网络变成适合阅读呢?就是要拆解社交网络中直接的关系。
我们来比较一下阅读感受:在科技网站的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我们看到一个朋友同样的文章,博客上,如果没有观点分歧常常不需要去留言,微博上,我们会因为关心而转发或评论,如果多次错过转发或者评论,就会感觉人际距离在拉大,而在微信上,一旦我们发出内容,常常急迫地等待着大家点赞。
从博客、微博到微信,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受关系的约束越来越强,交流的迫切性也会很强,甚至变成了对话式的强烈应答要求,此时,即便同样的信息,人们发布的时候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在关系中的状态,更专注大家的反馈,甚至,紧密成了要求应答的对话场景。没有及时在社交网络中回应,则会影响社交网络关系,造成焦虑。
阅读与对话的不同,我们不仅需要对话达成目标,还需要阅读构建自己的信息环境。因此,关于社交的劝告就是,不要再微博、微信上频繁地秀自己,他会带来朋友们回应的压力,不适当的秀也会伤害自己的社交网络关系。
社交中的刺猬理论
如何构建阅读的信息环境呢?人际关系的刺猬理论说,人与人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太远无法相互取暖,太近则会互相扎着对方。刺猬理论应用到社交阅读中,就是在需要知识阅读的场景中,适当拉开人际关系距离。
拆解关系距离的方法有多种,总体上可以分成空间的方法和时间的方法两类。
所谓空间方法,把原本多个作者的文章按照内容分类集中到一起,作者向后台隐藏,如果嫌这种完全的内容分类缺乏作者特征,需要拉近一点,可以选择有关联的一组作者,尤其是有实际工作、交流关系的一群作者聚合到一起,此时,阅读时会对一个群体有认同感,但又不至于与每一个人有单对单的对话感。
所谓时间方法,就是把发布、应答的时间要求弱化,淡化文章在时间上的迫切性,对于那些原本时间性不高的作品,等到聚集一定量的类似文章一起发布,作者的留言、评论也进行统一分类,能够有效缓解对话特征,降低社交强迫症带来的信息压迫感。
交际圈的信息,把用户主动发布的行为变成被动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不支持直接的互动,只有状态信息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比如一个外地的朋友到达本市,才会触发朋友间的主动联系,这时候,信息的有序性就能大大加强。
主题化阅读
改变阅读场景是一种提升阅读体验的办法,但无论如何,信息泛滥已经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如何从泛滥的信息中提升信息秩序已是当务之急。
从阅读的角度看,让泡沫信息变得有序,主题化是一个有效地方法,所谓主题化就是将具有相同话题的分散内容组织到一起,通过新闻热点、行业特征、用户行为等多种参考维度,对信息进行归纳、聚集。
主题化操作不仅仅减少了信息分散的程度,还能够实现信息的追踪和深度了解,当一件热点事件比如空难发生时,大众的关注度都会很高,随着时间推移,热点消失人们对于空难进一步的信息兴趣程度就会发生分歧,进行主题化操作不仅让热点事件信息更有结构性,也便于在不同事件流逝过程中,不同的人群跟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发挥长尾作用的价值。
主题化阅读还会进一步起到拆解关系的作用,即便是以人际关系为起点的主题,由于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大量的信息基础上的,因此,总体的统计特征弱化了单次行为,多种信息附带关系的综合,又能把间接关系的引入,主题不仅仅局限在直接联系人中,提升了外延性。
社交阅读的未来
海量的信息的主题整理是繁重的工作,光靠人工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主题化聚集主要依靠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社交日益普及一些技术流公司开始成为新闻、资讯阅读的新秀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当然人工编辑并非一无是处,直到今天,人的创意能力机器依然无法替代,虽然大家在技术效率上没有太多分歧,但当直接面向读者服务的时候,人工编辑、技术推荐哪个更加出色还存在绝大分歧,技术流和人工流互相难以说服。
最大的困惑还不在技术、人工的工作的效率与品质分歧上,而是服务本身,人们只是要一个精确的可预测结果吗?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已定规律,也需要更多新奇的体验,而这些离开了人工,变得毫无意义(文/醒客)。
延伸阅读:本文中提到的社交、社群、在线阅读等问题,在我的新作《重新理解媒介》中有深入的探讨【豆瓣书评】:http://t.cn/8FFfuD8,【各大书店有售】:亚马逊http://t.cn/8sZDE65;京东http://t.cn/8sZDE6G;当当http://t.cn/8sZDE6t;多看http://t.cn/8FBAy51 ;豆瓣书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32065/ 。4年策划,2年文字书写,值得你花一周时间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