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全球化的阴影】
英国公投“脱欧”,有人失望、有人欣喜,对于站在局外的中国人,社交网络上是一片幸灾乐祸,无论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也不论对英国和欧盟的影响是积极或者消极,毫无疑问,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的倒退,也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和谐的音符,说好的全球一体化呢?却蒙上了一层难以理解却又符合预期的阴影。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规模的商业流通能在科技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更多的商业回报,更多的价值回报又反向促进科学技术更快的进步。寻找更大规模的市场是工业化的本质,在人类实现星际跨越之前,全球化就是能够看到的最大规模。
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逐步成为驱动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提供了最广泛的市场空间,让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最广泛的流通。一切似乎标明,全球化是全球人民的共识,是众望所归,然而,英国“脱欧”表明,看上去逻辑慎密的推演,在实际中则另有隐情,全球化趋势不象想象中那么直接。
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经济都陷入困境,局部冲突不断出现、贸易纷争日渐增多,全球陷入自工业化以来最长的经济危机,直到今日,8年多过去,丝毫看不到经济危机结束的可能。
【产能过剩,世界是平的又能咋样】
十几年前,一本《世界是平的》风靡科技界,该书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书名上:“世界是平的”,工业社会的最高境界。
由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到工业社会的分工交换,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流通是社会运行的基本特征,明天比今天更高效是工业框架下每个生产者的追求,也成为人们潜意识中的“真理”。
不过,商业社会之所以效率至上是有前提的: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建立在稀缺经济的前提上,由于市场处在稀缺状态,每个购买者都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多、最好的东西,即“经济人”(算账人)。
看上去,“稀缺”是显而易见的前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还有谁会嫌东西多呢?事实上,2008年经济危机的深度原因就是“稀缺性”消失。科学技术进步到一个新的高度:数字化、自动化,一切的生产并不必须人的参与,经典经济学的理念是“人的劳动创造价值”,现在,人投入“零”劳动就可以创造价值。人们不得不面对经济的新状况:富足经济,或者叫过剩经济。生产过剩、产能过剩,工业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稀缺性没有了。
稀缺时代,引进外来产品可以为消费者做增量,人们将有更多的产品消费,如果市场处在过剩状态,情况就反了,引进外来产品意味着本地生产力被闲置,世界是平的又能咋样?产能过剩需要的是皱褶的世界。
【世界工厂之后,国家全球化遇阻】
当我们中国人因为英国“脱欧”幸灾乐祸时,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时间并不长,经济危机之后,制造业正快速外流,今年以来,世界各地许多新上市的手机产地已经从中国变成了越南或者印度。
世界真的变了,人类正在经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遗憾的是,转型不是升级而是否定。正如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否定:从英国开始的圈地运动开启了工业社会的大幕,与之伴随的是大量失地农民从土地上被驱赶出来、流离失所,历史上称之为“羊吃人”。
现在,工业时代的企业主们正在经历信息化“圈地运动”,几乎所有企业都感受到信息化驱逐的压力,要从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脱出,尽管各国都启动了史无前例的流动性,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富足经济带来的过剩压力,全球面临的不是世界工厂从中国迁往越南或者印度的问题,自动化零边际成本之下,世界工厂模式将会消失,商业流通对于全球化不再是正面动力,各国不得不回到贸易保护状态。
【公司推动的全球化?】
世界工厂之后,全球化是否会成为泡影?也不大可能,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流通的工业形态正在被互联网改变,个性创意、本地智造逐步成为新特征,担任推进全国化重任的,不再是主权国家的商务部、外交部以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全球性组织如联合国,或者地区性组织如欧盟,大型商业公司在全球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将触角伸向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社交网络Facebook、搜索巨头谷歌Google的用户数量超过全球最大国家的人口,互联网公司提供的跨国服务,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过去十年,全球化的主力已经从政府转移到互联网公司,跨国公司实现的全球化,让全世界的人跨越国界,时时刻刻都连接到一起。
信息的流动取代了物质、产品的流动,商业流通不再是必须的,每一个跨国互联网公司都运营着自己的全球网络,人们处在多个公司的服务中,也就处在多重的全球化之中,多个公司形成重叠的全球化,比国家主导的集中式全球化有更多的弹性空间。
人类之所以伟大,因为人能够聚集更多的人,现在,全球化更加直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