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生活

旧文:博士杀人背后的教育错位

        简述:学士如果觉得自己不行,可以再念硕士,硕士如果觉得自己不行,还可以念博士,博士如果还觉得自己不行,就只剩下“上吊”一条道了。 
        今天看到《京华时报》报道的一则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殷兆辉杀害女友被判无期的消息,心情沉重。
    当初听到博士这个称谓,我常常想起科举时代的“大学士”的称呼,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士不仅仅是一个学位,更应该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耀。
    从京华时报记者的描述中了解到,博士生殷兆辉处在读书人的“最高级别”,而且是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参与者,遗憾的是殷兆辉认为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如果博士生都没有用,那硕士、学士和一大批没有学位的人,更是没用的人了。
    行凶前殷兆辉由于“抑郁症”,施害行为无法控制,抑郁症的发作应该有身体本身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多值得思考的原因呢?
    去年,和一个即将博士毕业的朋友聊天,对方忧心忡忡的说,找个工作真难呀。我感到很惊讶,你都念完博士了,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仔细了解后知道,我这位朋友读硕士博士期间,论文虽然发表了不少,但是那些东西离社会工作太远了,论文是花钱在特定期刊上发表的,没有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我说,,博士是最高知识分子,你们的研究主要是理论价值,与实际脱离一些也是正常的。朋友苦笑着说,我学的东西是“屠龙刀”,而现实中只有猪,没有龙,杀猪我不会,而世界上没有龙,我这“屠龙刀”是不是有用无从校验,我真的难以找到自身价值。我开玩笑说,学士如果觉得自己不行,可以再念硕士,硕士如果觉得自己不行,还可以念博士,博士如果还觉得自己不行,就只剩下“上吊”一条道了。
    想不到我的话以另一种方式在殷兆辉的身上应验了。
    几年前,我看到北大、清华周边小平房里,住着一群一群二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整年脱产苦读,醉心于硕士、博士、MBA的入学考试,总觉得非常可惜,多好的年龄阿,本应该为社会作贡献的,而他们却整天淹没在自己都不知道学了到底有什么用的“应考知识”中,实际上,这一批人已经游离到了社会需求之外(至少在几年之内是这样),而这一批人很多曾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联想到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的毕业生几乎全部以出国作为目标,总在想,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了?是屠龙之技的教育嘛?那些硕导博导们为什么乐于教授屠龙而不是杀猪呢?
    教育走上一条自恋的道路,校园里的学习和社会需要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教育钟情于自己的所谓学术标准,而对社会需求标准嗤之以鼻。企业和教育者的评价体系不统一,企业无法利用知识体系来评价毕业生,文凭就成了一个不得已的标准,而当文凭并不表明能够胜任工作时,企业只能寄希望于更高的文凭,如此一来,企业需要和教育在上演一场从来没有沟通的双簧,各说各话,鸡对鸭讲。博士、硕士的就业迷惑不但不能化解,而且日渐加深,大量的教育资源就会浪费在铸造屠龙刀上。
    上午,我和朋友说起此事,朋友笑着说,博士就业除了“自杀”外,多了一项选择,“杀人”,希望这只是一句灰色调侃。
参考:
迷失在教育中
2005年07月21日10时37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