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作家方舟子的科学观看中国离科学精神还有多远,兼与其粉丝探讨什么是科学精神
(呼唤赛先生上篇:关于转基因)
文艺复兴成就了西方工业化,科学打破神学的黑暗推进人类文明大步前进;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与赛先生(Scientific科学)的讨论开启了中国近代发展序幕。
作者: 醒客Thinker
谁来决定电子阅读时代
两个月前请keso给我的新书写推荐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大意是:你一个搞互联网的,为什么还要出传统的纸质书。我的回答比较俗套,这或许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一个看上去顺里成章的好想法,未必当下就能变成现实。不过,这不妨碍我们继续理想:电子化必将是阅读的趋势,说不清只是,纸质书是否会消失或何时消失;也不妨碍汉王推出电纸书,盛大推出锦书。
终于,腾讯正式公布收购康盛创想。
几年前,IT业界朋友们聚会的时候,对互联网大公司多有诟病,一个原因是:国内大公司实施收购创业公司的行为太少,许多创业公司根本无法单打独斗走到上市便倒下了,国内互联网创业出路太小。
方舟子荒谬的反中医逻辑
早几年就听说过方舟子是反中医的,按说,一个人相信什么反对什么,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道德,是个人的自由。在“博士门”事件中,我是方舟子坚定的支持者,不过,今天看的一条关于“中医”的帖子,却让我看到方舟子反中医的荒谬逻辑。
10年前,生活在小城,每天傍晚去逛烈士山的夜市,经常看到一个小书贩子边走边吆喝:“2000年,地球大末日”,小贩子能多年如一日地奔走着卖一本书,在于他知道许多人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未来的终点,那本书的作者叫诺查丹玛斯,据说他的预言洞察了数百年。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解读之三
互联网的普及,有一个重要的特征,社会角色变得模糊,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呢?社会分工正在消失吗?
计算机世界一篇“‘狗日的’腾讯”,一石激起千层浪,“腾讯”似乎一下子被推到了道德的审判台前,任由各方审判。
意见大体如下两个方面:
1、腾讯自己不创新只克隆,成为了行业创新的阻力。
2、腾讯染指互联网“所有的”行业,让其他互联网公司没有空间。
我们是不是孤独的个体?
裂变解读文章之二
如果你愿意,现在拿起电话,可以打给你对面的美女(或者帅哥),类似的拨号方式,你还可以打给美国的总统奥巴马,通信如此的发达,让所有的空间距离蜕变成一个数字号码。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唐骏“学历门”事件,方舟子揭露出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海外学历、经历造假,矛头直指“诚信”问题,还被总结出一个新成语:“唐骏读博”,借喻精英分子不诚信。 “学历门”事件涉及公关、出版、媒体如此多的环节的人集体跟随包庇、维护造假,显然,这绝不是偶然的个案,那么,人们不仅要问,还有多少“精英”还在继续“唐骏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