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互联网观察

追逐财务自由的人生彼岸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四天的培训,老师和我们探讨起一个人生的“第一推动”问题,人为何而生?从如何挣钱养家糊口,到有房有车能旅游,天南海北一大圈,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追逐财务上的自由。
        这似乎是一个直接的不能再直接的答案,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哪一样不是用“钱”作为铺垫的,如果财务上自由了,想什么就花钱得到什么,还需要奋斗干什么呢?
        设想有一天财务自由了,我们能满足吗,或者说能高兴幸福吗?还没有达到目标的人不妨看看那些差不多财务自由了的人,找一些感觉。
        知道黄鸣吗?就是创办皇明太阳能的那个人,曾经看过介绍,他创业的动机是为了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不至于因为价格的原因而烦恼,说白了,就是想获得财务上的自由,最后黄鸣成功了,生活相关的消费,不用再考虑价钱问题,而黄鸣却说“太多的故事还是发生在皇明成功之后”,财务上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后才发现,看似终极的目标,却不是故事的全部,甚至不是大多数。
        看来财务自由并非是显而易见的必然人生目标,而且财务自由是一个极度虚无的概念,究竟什么样的财务状况才可以达到自由,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一样的预期,说到底,所谓财务自由的背后,是人对现实世界贪得无厌的索取欲望。
        人如黄鸣者并不多,黄鸣达到的财务自由状态,并没有带来创业初衷的幸福感,而对于把财务自由当成目标的芸芸众生,注定要终其一生生活在痛苦之中,为什么要为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人生目标而奋斗?
        不去空泛的说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有直接的不是注定痛苦的生存方式吗?或者,能否生活得更幸福一点?回答是肯定的,但前提不能仅以财务指数作为人生目标。
        任何人都可以生活得幸福,从拉萨郊外一部一叩的信徒,到一句话可以呼风唤雨的美国总统,快乐来自于对身边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许多人在多年以后能够回忆快乐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却不能在还是学生时体会幸福,为什么总要等到过去之后才知道感悟,而不可以把今天的生活当成明天的历程?越是坎坷多难越值得回味,你还担心今天的挫折吗。
        教徒的眼中,彼岸的世界是幸福的世界,我们的彼岸在哪里?
        黄鸣说“我讲完创业故事之后,大概不会有一个人会去创业的,因为当时真的是九死一生”,但很多听完故事的人还会有人选择创业,不是因为九死一生,而是因为九死一生带来的体验乐趣。
        把那个已经被传颂了很广的故事再放到这里:一个富翁在日光浴时碰到了一个穷光蛋,说“老弟,为什么不多挣些钱?这样,你的生活就不一样了”,穷光蛋:“是吗?有什么不一样呢”,富翁:“比如,象我一样,自由自在的享受日光浴”,穷光蛋笑道:“老兄,我现在在干什么?”

分类
互联网观察

真的没有时间吗

        一位会计朋友想和我见面叙叙旧,约了大半年,到终于见上的时候,连连喊忙死了,我说怎么这么忙?告诉我,公司一百多人,就一个出纳一个财务,每天各种凭证算来算去,根本没有时间。我问,你们没有财务软件吗,用财务软件很多繁杂的重复工作就避免了。她惊愕的看着我,我忙成这样,怎么可能有时间去学那个?
        前一阵子和一个主管博客的妹妹吃饭,聊到为什么不把一些例行工作变成计算机辅助的自动流程,妹妹声泪俱下,每天晚上10点啊,我哭我喊,我无泪呀,哪有时间。
        许多朋友都有类似的问题,工作已经把他们压得吐不过气来,时间变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不过回想自己从业这么多年,也在挨踢圈里混着,好像还没怎么太忙过 (但愿老板看不到这句话,哈哈),便和大家交流一下“偷懒”的所谓秘诀。
        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朋友知道,程序运行的时候CPU的利用率不能超过一个上限,比如:80%,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将无法正常执行系统调度,最终就会宕机(停机)。
        一个运动的人,运动的最大限度是必须留出心、肺、血管等能量供给系统余量,如果忙到心跳都没有时间,大约也该停机了。
        偷懒的秘诀是什么?你永远不要忙到连改善工作流的时间都没有!
        曾经有人质疑,如果现在的任务眼看着不完成,那个缺漏怎么补?
        看来他是把问题看成不是1就是0那么简单了,相似问题还有,一些领导总是对工程时间打折扣,还美其名曰,你看我们抢出了几个月时间,实际上干活的都明白,竣工的标志虽然提前了,工程却留下了长长的尾巴,未来经月或者经年,维护调整将一直继续。
        如果是一个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缩短时间抢是同样完不成,除非你可以牺牲质量,也不要把问题仅仅用完成两个字来形容,完成的质量实际上对时间有很大的影响,一分钱一分货。
如果例行的考虑,时间有限的时候应该主动减少任务,以便能有时间自己的思考,如果你碰上一个蛮不讲理的上司,建议不能减少任务量的你稍微牺牲一些质量,以换取一些时间。
        不要觉得事情只有做和没做两种状况,按照事情完成的质量,最终结果可以在0和1之间取值,而那些里程碑的东西,只有象征性意义,你一般不大可能完成100%的满意,如果完成90%的满意度你已经满负荷了,那么把工作满意度降到80%吧,给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
        暂时降低工作满意度的做法具有良好的长期效果,不久,通过改善工作流,你可以在不满负荷的情况下达到或者超过早期需要满负荷才能达到的满意度。
相反,硬挺着90%满意率的满负荷工作着,最终经不起疲劳的折磨,满意度会很快下降。

        不要告诉我你忙得没有时间了,忙得连改善工作流的时间都没有,你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工作者。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微软的生存测试

–Windows Live messenger MSN Messenger的将来
流水渡给我一个Windows LiveMessenger的测试版,说有很多新花样,让我用用看,虽说搞互联网有些年头了,但我对测试新的网络应用积极性并不总是很高,对于升级性的产品更愿意等到“不BETA”的时候再用,但既然流水渡说好,也就试一下,做一把小白鼠。
下载链接是流水渡通过邀请函发过来的,让我想起来Google邮箱的注册,微软发扬光大了“跟屁虫”作风,虽说邀请方式有助于对个性信息的了解,但还是难以理解Messenger测试用邀请方式进行,MSN用户那么多,为什么非要通过邀请方式来发展新版本用户呢?明明是领先者,却非要跟在别人屁股后头,弄成追随者模样,不知道是因为注册用户的个性挖掘比邀请函还要难,还是别的什么。
安装完去掉了MSN字样的Messenger Beta版,登陆持续了好几分钟,正在心急火燎之际,终于上来了,不看不知道,一看一身虚汗,原本几百号好友,居然只剩下二三十号,一想到是个BETA版,该不会出事吧,赶快删除,恢复MSN,一登陆,人还在,松了一口气。
初步印象:这是在微软产品测试上第二次感觉这么差,第一次差的感觉是前一阵儿试用Internet Explore 7.0,不习惯地方太多,又经常出错,一天后卸载。
流水渡告诉我,第一次登陆用户变少是正常的(不知道这小子用什么标准评估算这是正常),第二次登陆就全有了,并再次建议我重新装上,话里话外,流水渡还是很相信微软的,于是,我又重新装了一下,登陆上线的时间比MSN Messenger还是明显要长,对于专门等待上线的我,有些难以忍耐。重复登陆了好几次,好友好像差不多恢复了,不管怎么说,这种体验感觉不好。
简单看了一下,体会了几个新功能。
首先,新版的Messeger支持一个人同时放在多个组,并支持更多的用户信息。按照我对Live的了解,未来,好友的通讯方式能够在线更新,算是结合了在线通信录功能,一个人能够放在多个组,方便了检索,但是整理(编辑)组的操作复杂了,应该优化。
其次,支持离线留言功能。流水渡说是好事情,不在线也不会错过信息,我不以为然。按照我使用QQ的经历,由于设定隐身可以收到好友信息,接收者为了不受干扰更愿意设定在隐身状态,通常,如果不是非常特别的原因,我很少给不在线的用户发送消息,习惯下来,这两年,虽然我的QQ基本上和MSN一样使用,但很少使用QQ发送信息。
支持离线留言意味着,你处在脱机(隐身)状态下可以与网友交流,而以前,处你在脱机状态下不可以发送信息给网友,即便他是在线的,潜在地鼓励了人们设定在(脱机)状态。
再次,用户在线状态区分不明显。MSN的各个版本,你都可以通过前面的图标来快速判断对方是繁忙、离开还是空闲,而现在,如果你看不到最后的两个字注脚,难以看到用户的状态,区分在线、离线不再一目了然。大约微软认为既然有了离线消息,消息都是能传到的,所以状态不再重要,但我还是习惯看到对方的状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沟通,硬把一个想休息的人揪出来,不厚道。
尽管新版的Windows Live Messeger具有更复杂的功能,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而我觉得使用了Live Message之后,通过即时通信拉近的网友,变得远离了,虽然在线人数变多之后能够降低骚扰,但没有平衡好和方便沟通的关系。
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测试版标题上写着 Messenger 8.0 BETA,下面写着MSN Messenger的将来。我用过一些与版本7相关的微软软件,Microsoft C最高版本是7,之后便成了Visual C++;DOS用的最高版本是 DOS7;现在MSN最高版本是7,未来将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MSN的将来是什么?Live吗?
昨天登陆Windows Live Messenger,还没有到联机状态,流水渡的消息就进来了,说我躲着的。真没天理了,刚支持离线消息,马上就有破解离线的了,后来知道,他是看到我要和他共享,而这是前日晚上想传个文件给他,发现传文件变成了共享文件夹,不习惯,也没有深入研究就取消了,那知道这会儿出来了,是BUG还是创新?
51.la Free Site Stats
在Windows开始Live以来,我对这个“把创新搞得和BUG一样或者把BUG搞得和创新一样的”软件巨人隐隐有一种担心,担心它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难以自持,10多年来跟随战略不断成功,微软会迷恋于过去跟随式的生存公式吗,2000年,微软Dot Net的宣传记忆犹新,Live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微软越来越象个极限运动员, 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BETA测试,以致整个Live计划,更是微软的生存测试。Web Counters
–Windows Live messenger MSN Messenger的将来
流水渡给我一个Windows LiveMessenger的测试版,说有很多新花样,让我用用看,虽说搞互联网有些年头了,但我对测试新的网络应用积极性并不总是很高,对于升级性的产品更愿意等到“不BETA”的时候再用,但既然流水渡说好,也就试一下,做一把小白鼠。
下载链接是流水渡< /a>
分类
社区与传播

网络圈:圈什么,圈住谁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圈网,定位于网络化人的圈子,与浩友的小区社区,有相似的地方。
圈网的域名是中文“你我他”的拼音,口号是“都是自己人”,与浩友相同点在于真实性,至于叫圈还是叫社区,只是名字的问题,曹建在介绍圈网的时候,强调了网络上泡圈子是与生活中混圈子的相同性。
从圈网首页来看,划分了同事圈、同学圈、亲友圈等等,圈子组织有着深刻的现实印记,与现实中的同学、同事、同乡等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如果能够藉此将现实的关联推动到网络上,借着联系进一步挖掘服务,是很有前景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将圈网与浩友相比,前者没有界定具体场景或者范围,后者限定于真实小区场景,从外延上看,前者能够包含后者,具有更大的广延性,但是,问题也在于广延性,过于广延可能导致服务难以落到实处。
圈网首页的大类如同学圈等是圈子的分类,并不是实际的圈子,进入之后重新按照地域来检索才能找到你要的圈子,泛泛的不同类型的圈子具有完全不同的服务方式,落实种类繁多的圈子的具体服务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圈子只做统一的服务,最后可能就退化成简单的论坛信息交流,事实上,圈网上最多的就是这些公告信息,简单的信息服务,难以实质上与当前火热的BBS站点形成差异化,重新争抢人气具有相当的难度。
当与会者质询,进入圈子具体干什么的时候,曹建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从实际的情况看,除了以人的关联形成的圈子,比如同学、亲友等,圈子的形成非常依赖于一种具体的场景,比如:球迷共同喜欢球赛、驴友共同喜欢旅游,如果圈网能够对一个圈子的设计出较完善的服务支持,网络圈子维持将容易很多;针对人际关系形成的圈子,进行具体的设计,让互联网维系这些圈子比传统电话、聚会等更加受人欢迎,最终网络圈子与传统网络社区服务能够形成足够的差异化。
51.la Free Site Stats
圈什么,服务,将一些现实中的服务圈到网上;圈住谁,具有联系的现实人,并在网络上提供更好的支持这种联系的服务。
Web Counters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圈网,定位于网络化人的圈子,与浩友的小区社区,有相似的地方。
圈网的域名是中文“你我他”的拼音,口号是“都是自己人”,与浩友相同点在于真实性,至于叫圈还是叫社区,只是名字的问题,曹建在介绍圈网的时候,强调了网络上泡圈子是与生活中混圈子的相同性。
从圈网首页来看,划分了同事圈、同学圈、亲友圈等等,圈子组织有着深刻的现实印记,与现实中的同学、同事、同乡等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如果能够藉此将现实的关联推动到网络上,借着联系进一步挖掘服务,是很有前景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将圈网与浩友相比,前者没有界定具体场景或者范围,后者限定于真实小区场景,从外延上看,前者能够包含后者,具有更大的广延性,但是,问题也在于广延性,过于广延可能导致服务难以落到实处。
圈网首页的大类如同学圈等是圈子的分类,并不是实际的圈子,进入之后重新按照地域来检索才能找到你要的圈子,泛泛的不同类型的圈子具有完全不同的服务方式,落实种类繁多的圈子的具体服务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圈子只做统一的服务,最后可能就退化成简单的论坛信息交流,事实上,圈网上最多的就是这些公告信息,简单的信息服务,难以实质上与当前火热的BBS站点形成差异化,重新争抢人气具有相当的难度。
当与会者质询,进入圈子具体干什么的时候,曹建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从实际的情况看,除了以人的关联形成的圈子,比如同学、亲友等,圈子的形成非常依赖于一种具体的场景,比如:球迷共同喜欢球赛、驴友共同喜欢旅游,如果圈网能够对一个圈子的设计出较完善的服务支持,网络圈子维持将容易很多;针对人际关系形成的圈子,进行具体的设计,让互联网维系这些圈子比传统电话、聚会等更加受人欢迎,最终网络圈子与传统网络社区服务能够形成足够的差异化。
51.la Free Site Stats
圈什么,服务,将一些现实中的服务圈到网上;圈住谁,具有联系的现实人,并在网络上提供更好的支持这种联系的服务。
Web Counters
分类
社区与传播

跨越虚无与真实的社区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第三个项目是Hiu(浩友)91DM立足于打破免费格局,浩友则想建立真实的社区。
浩友的思路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建设现实小区的网上社区。也就是说,浩友旨在把互联网打破的地区界线重新还给网民,当然这只是个表象,随着地区界线重新竖起的还有附着在地域上的地缘关系。
不管社会网络也好,还是web2.0也好,落地的最终是能兑现商业价值的服务,丁一洮在讲述浩友的时候,提到自己“着迷于一些琐碎的东西”,浩友从小区集采(集体采购)入手,从一些实际的小区服务出发,来打造自己的服务。自称是“社会网络”服务运营商的浩友,以真实社区作为切入点,是个务实而不错的思路,几年前我也动过小区服务的凡心。丁一洮一开讲就说浩友队伍缺人,我顺便支持他一下。
这一波web2.0潮流涌来,突出“人”的重要性是一个重点,但是许多web2.0创业网站,要么简单地直接把“人”本身当成了服务对象,要么就是重新在网上创建一套全新的“人际关系”,很少有积极面对原本就存在由人而来的需求。
浩友最大的启示不在于揭示了小区服务这一新的互联网市场(很多人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新兴市场),而在于告诉从业者们,一些不被关注原本就存在的需求,从真实的小处着手而不是所谓的全新创意,才是互联网发展的突破点。
第一波互联网(web1.0)把人从真实的存在带到了虚拟的存在,许多服务围绕虚拟展开,现在,实名制、博客、社会网络等等重新让互联网回归真实,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虚拟的web1.0是网络承载能力不足的产物,回归真实才是网络应用普及的体现。
51.la Free Site Stats
我们常说网络改变生活,其实应该是网络适应生活,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才是网络变化的动力。当我们不顾用户需求,挖空心思把网络创意变成目标的时候,我们正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Web Counters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第三个项目是Hiu(浩友)91DM立足于打破免费格局,浩友则想建立真实的社区。
浩友的思路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建设现实小区的网上社区。也就是说,浩友旨在把互联网打破的地区界线重新还给网民,当然这只是个表象,随着地区界线重新竖起的还有附着在地域上的地缘关系。
不管社会网络也好,还是web2.0也好,落地的最终是能兑现商业价值的服务,丁一洮在讲述浩友的时候,提到自己“着迷于一些琐碎的东西”,浩友从小区集采(集体采购)入手,从一些实际的小区服务出发,来打造自己的服务。自称是“社会网络”服务运营商的浩友,以真实社区作为切入点,是个务实而不错的思路,几年前我也动过小区服务的凡心。丁一洮一开讲就说浩友队伍缺人,我顺便支持他一下。
这一波web2.0潮流涌来,突出“人”的重要性是一个重点,但是许多web2.0创业网站,要么简单地直接把“人”本身当成了服务对象,要么就是重新在网上创建一套全新的“人际关系”,很少有积极面对原本就存在由人而来的需求。
浩友最大的启示不在于揭示了小区服务这一新的互联网市场(很多人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新兴市场),而在于告诉从业者们,一些不被关注原本就存在的需求,从真实的小处着手而不是所谓的全新创意,才是互联网发展的突破点。
第一波互联网(web1.0)把人从真实的存在带到了虚拟的存在,许多服务围绕虚拟展开,现在,实名制、博客、社会网络等等重新让互联网回归真实,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虚拟的web1.0是网络承载能力不足的产物,回归真实才是网络应用普及的体现。
51.la Free Site Stats
我们常说网络改变生活,其实应该是网络适应生活,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才是网络变化的动力。当我们不顾用户需求,挖空心思把网络创意变成目标的时候,我们正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Web Counters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博客首先是什么

        半年前,我就拟了一个题目“博客是什么”,总觉得2千字之内怎么写是个问题,后来看了一些类似的文章,各有各的理,说到底可以区分出两种,就是博客是商业的还是不是商业的,这两类人,总体上也有一幅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keso把题目换了一下《blog首先不是商业》,问题倒是有点意思了,我过去写过几篇关于博客的文章,探讨了一些博客可能的应用,最后的结论越来越倾向于,博客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互联网应用,本身就有着多重的形态,具体的说法要到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有。
       我把人能做的事情分成两种,一种是消费,另一种是生产(投资行为属于生产)。生产是创造价值,消费是消耗价值,按照会计平衡规则,最终,一个人消费和创造的价值是平衡的。
        企业的消费和人的消费不一样,是为了赚取其他价值而不是获得享受,因此,企业的消费可以看成价值转移,这样的话,企业的行为只有一种,就是生产(包括价值转移),而且生产等于其成员生产(包括投资)的总和。
        如果博客(blog)首先不是商业,那博客首先是什么?我们要替两种角色考虑,一个是博客作者(blogger),一个是博客托管商(BSP)。
         对于博客作者来说,博客首先是日记(根据blog的来历),现在逐渐演变成表达的工具,如果博客首先不是商业(生产)的,那么他首先就应该是消费的,一个消费的博客作者需要别人的生产来平衡。顺着这个思路,最终,如果博客作者不是被逼无奈向托管商交钱,就是停止博客。
         从目前看,消费和生产界线并不那么容易确认,大量希望通过博客获取出名、赚取稿费、求职等等对于博客有回报期望的人,其实是一种风险投资,只是常常盖上自娱自乐的面纱。
         对于博客托管商而言,毫无疑问,博客首先就是商业,如果有迹象表明博客对于博客托管商而言是没有(足够的)商业价值,进入极地冬天的博客倒真是刚露个早晨就进入了黄昏。
         进入门槛较低而淘金者众多不是博客面临黄昏的原因,激进派对于新业务期望总是过于忽略了历史的价值,试想,有什么理由能把这一新型的交流方式,快速地推广成每个人的必需品?而悲观者对于未来缺乏想象,却会错过真实的童话,一个不断被使用者扩展外延的博客应用,我们对价值的诉求过多,对于操作细化过少。
        博客首先是什么?像是一个西方的童话,答案却是一个东方式的回答,你想要“它是什么”。作为延伸结论,商业的博客才会长期存在。

分类
业务模型

91DM,终结免费时代

说完了Feed是商业模式吗,接着说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现在轮到91DM

一提终结免费,估计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不过,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我们要吝啬到不愿为互联网内容花一分钱呢?真以为雷锋们能够一直扛下去么?你可以讲一千个互联网免费的理由,但难以消除显得有些畸形的产业链观念,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化一些钱来支持互联网内容,如果收费能够被广大网民接受,或许能迎来的将是一个内容更加丰富,价钱低到如同免费的互联网。闲话少说,我在91DM上看到了一些希望。

DM可以解释成Direct Mail(直投),互联网时代,DM也可以解释成各种各样,Direct Movie、Data Mining…,91DM总经理张春晖讲了更多的含义,无非想表达一个意思,91DM网站有着丰富的理想,更搞笑的是CNSNS的说法“Delicious Man”(美味男人?)。

张春晖介绍91DM,用了一句话,一个平台两个渠道。91DM提供基于web的免费电子杂志制作平台,说是电子杂志,其实已经可以加入视频、动画各种多媒体内容,除了你可以设计成象翻杂志一样的动态效果外,更象是一个多媒体的创作平台。

91DM平台,基于web浏览器,和需要专门阅读器的电子杂志不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进一步你还可以通过在自己主页中嵌入91DM电子杂志代码的方式,给读者展示自己制作的电子杂志,你的主页上看不到91DM的痕迹,商业模式上也是开放的,而且一切都是免费的!

免费的电子杂志任何终结免费时代?要知道这里的免费是针对做电子杂志的(出版者),如果你要把杂志发行出去,可以设定读者需要付费才能阅读。互联网免费说的也是信息获取免费,而不是发行免费。

收费的电子杂志会有读者吗?当然会有,只要你价格合理,并有方便的支付办法,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心爱的商品掏点钱呢。

该说几句91DM问题的话了,否则会被容易当成公关文章。

作为电子杂志,到处充满拷贝的互联网,通用格式如何有效保证信息安全?如何保护电子杂志的知识产权?互联网正在风气云涌,电子杂志会步会快速被新的业务模式替代?

针对91DM具体产品,我也有一个问题当时没来得急和官方交流,提问给大家,91DM把网络文字弄得像真正的日记本一样,这种设计,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风格,还是互联网对传统日记的回归?这种改变对已经习惯互联网浏览的用户到底有多少新意和吸引力?51.la Free Site Stats

人们在互联网上顽固的免费意识,既为互联网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为互联网后来者开展新的收费业务制造了麻烦,广告加免费的模式是互联网的决定性还是一个意外?买杂志要付钱的消费意识,能否改变互联网免费主流的现状呢?Web Counters

分类
业务模型

Feed是商业模式吗

2006年2月19日,it沙龙举行了一场互联网项目秀,初定6家网站,最后到了四家,会上板儿砖横飞,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先从吕欣欣Feedsky说起。
Feed,一个曾经折磨过翻译者的名词,现在很多人把他叫做种子、信息源,好像都不是很贴切,相对来说,最多的时候大家还是直接用Feed,要想弄清楚Feed的商业价值,要比翻译理解Feed这个单词更困难,不妨听一下端着feed饭碗的欣欣同学的说法,他套用了Feedburner投资人的两句话:一,feed是媒体;二,只有渠道可以赚钱。
说是媒体,feed订阅取代了网页浏览,从关注信息变成关注人,网页浏览是媒体,订阅当然也可以是媒体;说是渠道,如果传递的是商务信息,不是渠道是什么?
沿着这个思路,我理解Feed的商业模式是,将feed做到具有媒体价值,并在渠道上下功夫。Feed采用这样的商业模式,从道理上说是行的通的,问题在于,竞争力如何形成?或者说怎样做起市场来,并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许多互联网从业者,都比较认可,国内老互联网公司对于新互联网应用相对迟钝,创业者或许可以稍微喘口气。但随着国门的开放,更多的威胁应该来自海外,美国的那些具有实力的web2.0公司,随时随地可能扑进中国市场。
吕欣欣希望借助开放API、源代码来和产业链上的公司互动,推进跨平台的合作,加强在Feed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问题在于,开放API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同时降低双方的壁垒,最终需要靠实力说话。
Feedsky的商业渠道有三种,一是订阅用户,二是交叉推广,三是针对性推广。之所以订阅当作渠道,是基于“无论是广告还是内容都是信息”的理解,需要广告的人,定制这方面信息是可能的;交叉推广和普通的网页携带广告类似,细节的差别在于通过技术,可以提升内容和广告匹配性;针对性推广是基于用户特征的分析,投递给特定用户适配的信息。
如果要上述三个渠道成立。
首先,通过订阅直接传递商业广告信息,需要主动查询(订阅)商业广告的特殊用户群具有一定的规模,要么需要你培养用户主动查看广告的习惯。
其次,交叉推广在传统的网页广告中充斥,需要找到更多的不扰民而又有效果的传递方式,包括内容与广告的适配,按照会场上胡狼的意见,内容匹配即便非常好,最终提高用户对广告的响应率依然非常有限,那么就意味着,需要在交叉推广方面突破传统的内容关联思路。吕欣欣的回答是,可以针对看内容的人来关联,而不仅仅是针对内容,涉及到用户分析,下一条我们继续分析。
第三,针对性推广,针对性推广需要通过非常强的用户个性分析,得到用户的需求,才能针对性强的推广信息。Feed订阅是否能够积累足够的用户个性信息呢?用户个性分析是google的一大方向,这一块的门槛有多高,包括技术分析水平和足够分析的用户规模,目前从google来看,深不可测。
吕欣欣说,未来feed处理中搜索技术是核心,包括爬虫技术、分布式存储、语义搜索,技术提高效率的办法毋庸置疑,我担心的是,90年代不被看好的搜索引擎,本世纪来成了压倒性的互联网应用,现在我们言必称搜索,搜索引擎是否会不堪重负呢,下一波互联网还是搜索引擎(技术)来驱动吗?
Feed是将RSS源的一个集中过程,类似于门户集中信息,当然Feed不能直接克隆门户的信息集中,因为RSS是分散定制的,本身没有集中的必然需要,Feed接管了原始的RSS,如何创造附加价值是Feed的关键,如果仅仅简单就是个镜像,价值开发就难以实现。
51.la Free Site Stats
题目是“Feed是商业模式吗”,更合适的说法是Feed有商业价值吗?那么就可以化成两个问题,Feed本身有商业价值吗?具体某个feed商业网站如feedsky有商业价值吗?前者我已经分析了,后者要看feed网站们的努力。
Web Counters
2006年2月19日,it沙龙举行了一场互联网项目秀,初定6家网站,最后到了四家,会上板儿砖横飞,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先从吕欣欣Feedsky说起。
Feed,一个曾经折磨过翻译者的名词,现在很多人把他叫做种子、信息源,好像都不是很贴切,相对来说,最多的时候大家还是直接用Feed,要想弄清楚Feed的商业价值,要比翻译理解Feed这个单词更困难,不妨听一下端着feed饭碗的欣欣同学的说法,他套用了Feedburner投资人的两句话:一,feed是媒体;二,只有渠道可以赚钱。
说是媒体,feed订阅取代了网页浏览,从关注信息变成关注人,网页浏览是媒体,订阅当然也可以是媒体;说是渠道,如果传递的是商务信息,不是渠道是什么?
沿着这个思路,我理解Feed的商业模式是,将feed做到具有媒体价值,并在渠道上下功夫。Feed采用这样的商业模式,从道理上说是行的通的,问题在于,竞争力如何形成?或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多事的盛大,疯狂的资本

         历史总在人意料之外,2月19日,本来是盛大庆祝偷袭新浪成功一周年的日子,而去年9月新浪董事会的决定,周年纪念日似乎注定着将在人们的遗忘中度过,今天的消息表明,纪念日还有第三种过法,但愿未来的4天,能维持成最后的结果。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情人节pk互联网,发嗲还是送花

        这个题目本身就有点发嗲,要怪你就怪郑治,他昨天“想”安红赚了一堆点击率,同样是郑治的文章,题目一发嗲,点击率翻了个跟头,前天郑治和我聊天的时候还为专业人员博客点击率低发愁,看来这个问题快不是问题了。
        互联网上,标题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想得到关注,在题目“发嗲”上费一番脑筋,已是司空见惯了,不过,到底什么原因呢?
        临近春节时的购物,买给自己的东西,你并不会在意过于漂亮的包装,但如果你是要送礼,包装的精美恐怕甚至高于了对价格的关心了。
        这与互联网的点击率有关系吗?是的,你总是靠能掌握的部分来判断价值。
        依靠标题进行传播、点击率进行评价的互联网,只要你让人家点入,哪怕是骗进来的,在这种框架下面,接下来的批评和赞扬都会表现为点击率,无需替下一步多作考虑。互联网上常常能看到臭了大街的人被点击率“热捧”,而象郑治这样的专家坐冷板凳,现实生活中却难以想象。
        漂亮的包装和标题一样,起误导的作用,送礼的人被潜意识中不会享用礼品左右,影响购买的是礼品在自己手上流转过程中的感觉,包装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收礼的人如果只是想把礼品再转送出去,关注也是精美的包装。
        当给熟人或者朋友送礼时,你会选择更实用,性价比更高的礼品,甚至不用包装,因为你此时考虑的价值兑现不再限于“流转”阶段,而是要落实到使用,需要落实到使用的购买才不至于被漂亮的包装诱惑。
        当我们花半个小时写作,而要花一个小时来琢磨题目的时候,互联网的价值已经被夸张地扭曲了,但在靠标题完成传播的互联网,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郑治的博客上有很多具有专业价值的信息,却难以利用广播式的互联网有效传播,只能在风花雪月的故事中孤寂地呆在角落,争取一些潜在关注着的办法,只能靠和娱乐类似的“发嗲”标题,最终靠“发嗲”侥幸能够巧遇一位专业知音,这代价该有多高。
        互联网越来越像情人节参加大型觅偶派对的单身汉,没有任何信用指引,凭性感和漂亮在茫茫人海中着急忙荒地找一个情人发嗲,而鲜花到底要送给谁却难以通过发嗲来实现,再套用一下格式,要通过发嗲来送花,这是一个问题。
        传统的互联网尽管容量巨大,却不幸是一个失忆的病人,每一次面对用户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它不知道你是谁,来过多少次,要来干什么,曾经干过什么,每一次登陆网站,需要用户重复着回答网站潜在的问题,我从哪里来,对什么感兴趣,不是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网络。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他说每年情人节要给老婆送花,这虽“不是”一个好习惯,但应该不用发嗲了,互联网的未来出路或许也是在此。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火攻第十二

        简述:公司的竞争战略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摘要RSS的价值

Keso又补充了关于RSS调查的废话,我赞成大部分的观点,但对于下面的说法,则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相信,这样一个大买卖,会从大量残缺的、不知所云的摘要RSS中产生。未来的很多Web应用,将基于RSS而产生,但肯定不是基于非全文的RSS,这是毫无疑问的。想想看,一个只能搜索摘要乃至标题的RSS搜索引擎,能搜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
基于摘要的RSS有没有价值呢?
如果我要问,新浪或者搜狐哪一个页面最有价值?相信大家不用太多思考就可以答复是首页,那么,你可以从首页看到完整的信息吗?一条就算,回答是不可以。
你肯定看过搜索引擎搜索的结果,有完整的信息吗?回答是没有,但他们提供的简化信息可以辅助你判断是否找到需要的页面。当然你可以跟我说搜索引擎有快照,那是完整的信息,那你使用快照的频率呢?或者当年google被禁止使用快照的时候,google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用户?那时候的google有价值吗?
这两个例子说明,信息的价值不一定非要“完整”才能体现。
传统生活中,有很多“摘要”体现价值的例子。
比例尺大的地图,只标注重要的地标,没有详尽内容,进一步查询进入细分的小比例尺地图;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根据不同专家著作编撰的教科书;图书内页的检索信息;提供了索引信息的电信黄页服务。
摘要性的RSS(Rich Site Summary站点摘要)有用吗?有用的!如果摘要能够部分或者全部反应原文章的内容主旨,利用摘要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尤其是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时更明显,关心RSS更多含义的读者,你可以看我早期写的那一篇《解读RSS新闻聚合的未来》,不多说。
RSS是分散信息快速自动整合的工具,如果只整合了摘要,原信息还要通过原站点才能看得见,这是一些人觉得RSS提供全文更有道理的地方。
随着计算机的进步,网站信息不再只通过HTML面向“人”,而且也通过XML面向“机器”,我不过多地解释HTML和XML的含义,只想说,这是信息向自动化处理发展的结果。全文的自动传递没有在RSS的规范中作具体规定,除了在RSS直接传送全文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XML来传递全文信息,或者未来扩展RSS标准来同时传递两种信息。
总之,摘要是有意义的,RSS传输全文还是摘要确实不重要,即便RSS将来全部传递全文,接收RSS的网站完全可能甚至必须自己生成摘要来提高内容检索效率。不过RSS既然定义是网站摘要(Rich Site Summary),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也没有必要让工具来限制我们。
其实,只提供摘要的RSS也可以让用户不用再点击而直接阅读,RSS阅览器可以设计成将原始页面放到每个摘要的下面,这并没有什么技术难题,RSS阅览器现在这个不争气的模样,是RSS应用水平还不成熟的结果。
更新:欢迎大家拍砖去:点击进入本文拍砖
更新2:流水渡留言提到价值是伪问题,确实有点伪,我具体说明一下价值的含义,指现阶段一个页面的广告价值。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
Keso又补充了关于RSS调查的废话,我赞成大部分的观点,但对于下面的说法,则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相信,这样一个大买卖,会从大量残缺的、不知所云的摘要RSS中产生。未来的很多Web应用,将基于RSS而产生,但肯定不是基于非全文的RSS,这是毫无疑问的。想想看,一个只能搜索摘要乃至标题的RSS搜索引擎,能搜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
基于摘要的RSS有没有价值呢?
如果我要问,新浪或者搜狐哪一个页面最有价值?相信大家不用太多思考就可以答复是首页,那么,你可以从首页看到完整的信息吗?一条就算,回答是不可以。
你肯定看过搜索引擎搜索的结果,有完整的信息吗?回答是没有,但他们提供的简化信息可以辅助你判断是否找到需要的页面。当然你可以跟我说搜索引擎有快照,那是完整的信息,那你使用快照的频率呢?或者当年google被禁止使用快照的时候,google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用户?那时候的google有价值吗?
这两个例子说明,信息的价值不一定非要“完整”才能体现。
传统生活中,有很多“摘要”体现价值的例子。
比例尺大的地图,只标注重要的地标,没有详尽内容,进一步查询进入细分的小比例尺地图;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根据不同专家著作编撰的教科书;图书内页的检索信息;提供了索引信息的电信黄页服务。
摘要性的RSS(Rich Site Summary站点摘要)有用吗?有用的!如果摘要能够部分或者全部反应原文章的内容主旨,利用摘要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尤其是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时更明显,关心RSS更多含义的读者,你可以看我早期写的那一篇《解读RSS新闻聚合的未来》,不多说。
RSS是分散信息快速自动整合的工具,如果只整合了摘要,原信息还要通过原站点才能看得见,这是一些人觉得RSS提供全文更有道理的地方。
随着计算机的进步,网站信息不再只通过HTML面向“人”,而且也通过XML面向“机器”,我不过多地解释HTML和XML的含义,只想说,这是信息向自动化处理发展的结果。全文的自动传递没有在RSS的规范中作具体规定,除了在RSS直接传送全文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XML来传递全文信息,或者未来扩展RSS标准来同时传递两种信息。
总之,摘要是有意义的,RSS传输全文还是摘要确实不重要,即便RSS将来全部传递全文,接收RSS的网站完全可能甚至必须自己生成摘要来提高内容检索效率。不过RSS既然定义是网站摘要(Rich Site Summary),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也没有必要让工具来限制我们。
其实,只提供摘要的RSS也可以让用户不用再点击而直接阅读,RSS阅览器可以设计成将原始页面放到每个摘要的下面,这并没有什么技术难题,RSS阅览器现在这个不争气的模样,是RSS应用水平还不成熟的结果。
更新:欢迎大家拍砖去:点击进入本文拍砖
更新2:流水渡留言提到价值是伪问题,确实有点伪,我具体说明一下价值的含义,指现阶段一个页面的广告价值。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
分类
电子商务

干嘛要卖掉博客?

        南宫昭仪李安科“盘算着”卖掉博客的事,博客们终于可以待价而沽了,搞了好几年博客,这会儿算是盼出点眉目,活雷锋的日子眼瞅着要熬出头了。你是不是也手痒,在博客首页贴上“此博客出售”的标签呢?
        转念一想,博客是什么,不说是网络上的家吗,把家卖了,还住哪儿啊?前几天也有朋友跟我说,他在北四环的房子一年来每平米涨了壹千多块,我问他“你卖吗”,他说“不卖”,不卖的房子和我自诩在火星上的那块地涨价的相同点是,看着好,享受不到。
        卖不卖掉博客并不重要,说到底是要发掘博客的价值。
        南宫把博客分成需求导向和个人倾诉导向两种情况,先看第一种情况,即专业博客,按照南宫“需求导向的、专业的,对读者来说有指导、参考价值”的说法,专业博客和作家专栏并没有本质区别,不同的是博客给更多的潜在专家提供了登上前台的机会。
        专业型博客的价值在于专家们的原创信息,如果要卖应该卖博客内容而不是博客站点,一个没有了专家的空泛域名能够持续留住人多久?
        我也不赞成“那种只会记录自己今天中午吃了几粒大米和几片白菜的Blog,无疑真是没有普遍性价值的,自己写久了也会腻味”的说法,当占网民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专家或者潜专家都做了博客之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更广泛网民还要建博客吗?
        2005年以来,博客普及化的浪潮开始兴起,动力恰恰是因为博客“我的地盘我作主”,“无论是现在,还是在遥远的将来”,个人倾诉导向(或者说作者个性导向)将是博客的主要特征。
个人倾诉型的东西并不象南宫说的那样没有价值,猫扑上的东西不都是倾诉吗,人家正要上市呢。当然你可以不看好猫扑,但几大社区火热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情感类的私人日记占博客的比例最大也是事实。
        类似泡论坛在中国是最火的互联网业务之一,南宫自己也曾经泡过论坛,算是泡出来的,只是倾诉交流性的东西并不适合搜索而已,你非要把几个感情丰富的人组合出来的动人故事,机械地按照几个关键字符搜索出来,冷冰冰的列在那里,不是垃圾才怪呢。垃圾太多在于方法不对,不要说这个,就是一捆百元现钞,你要是硬生生把他们切几刀,恐怕也都成了垃圾。
        需求导向和倾诉导向,也可以作为是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发出者和接收者你情我愿,信息才有传递价值,否则,不就是垃圾广告吗。
        把“家”卖来卖去的情况并不鲜见,那多半是把房子作为投资品,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家是享受生活、自作主张、满足个人喜好的地方,干嘛要卖呢?不卖的家没有价值吗?

分类
社区与传播

调查分析号外:keso将退订刘韧RSS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搜狐PK猫扑,网络社区一桩血案?

        搜狐猫扑,一般人估计不太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但近期猫扑的新闻似乎多了起来,据说近期还有上市计划,因此,现在发生在猫扑身上的任何意外事件都容易接受,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条新闻,也不是要跟你透露小道消息,收购斗牛士(Donews)之后,猫扑将收购搜狐,或者搜狐要收购猫扑。
        继续之前,先看看搜狐的这个链接(chinaren社区),想到什么?没错,猫扑
        搜狐chinaren社区像猫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用流水渡的话说,毕竟都有陈一舟的基因,两者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定位都是18到25的青春时尚少年,只不过搜狐还稍微留了点底线,没有八卦到底,毕竟要有门户的尊严。
        不过今天可不一样了,猫扑愣是凭着娱乐致死的精神,眼瞅着就到了纳斯达克的大门口,早了一拍的搜狐有什么理由能不急着争上游呢?
        想当初,门户萧条之时,新浪、搜狐、网易几乎都冷落了论坛(社区),这个看上去不能带来太多广告费的鸡肋,谁爱玩儿玩儿去吧。哪知道势转时移,转眼间论坛热点挪移,天涯、猫扑火速繁荣,不仅来了风险投资,而且还要进军纳斯达克,真是没了天理了。
        如果说当初门户们忽略了博客,倒还可以拿1.0和2.0来挡点事,现如今论坛这种老掉牙的成熟业务让后起之秀占了优势,实在找不到太多的口水,看来1.0和2.0那点事,更像是拿出来唬人的噱头,后来者想上进,无须在意老门户们的心情。
        大家眼中,步伐蹒跚的门户,错过时机之后,还能和后来者拼个高下吗?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号称“全球第一博客门户”的博客中国,打着超越新浪,跑步进入纳斯达克的旗帜,半年多后,当新浪推出门户博客时,才猛然发现纳斯达克的大门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看似迟暮的门户竟然在也开始“亵渎”web2.0,不管批判者们如何说门户博客是“非博客”,但人气一个劲的涨,挡也挡不住,方兴东“既高兴又敬畏”,生动地描述了他的心情,也揭示了一些被忽视又明显的道理。
        新浪在博客上的意外反击得手,虽说还不能断言成功,但抢回一杯羹已无悬念,并在下一步新互联网格局中,巩固了地位。猫扑马上就要开踢纳斯达克临门一脚了,搜狐会来抢猫食吗?,同样定位于青春少年,为什么不能做另一个反击者?况且还不象博客那样是新业务,一切已经变得急迫而必要。
        陈一舟把chinaren校友录卖给了搜狐之后,似乎注定着渊源不断,我想搜狐、猫扑心里比谁都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平静中,一桩网络社区血案正在酝酿,还有多少人会卷入其中,一切会来得那么顺理成章吗?
        补充一个趣事,club.sina.com.cn指向新浪的博客,club.sohu.com指向搜狐论坛,巧合乎,预兆乎?搜狐、猫扑各自努力吧。

分类
业务模型

互联网搏“傻”

        以前胡狼就聊过,第一波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所有不符合互联网规则的公司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合适”的,适者生存的规则。
        这么说有一点“宿命”的悲观在里面,似乎思考变得没有了意义,你尽可以“胡作非为”,最后,你只是在等着上帝“选择”而已,而努力不努力,并不能改变结果。
        新年,哥儿几个聊了聊,又提到搏“傻”的问题,与“宿命”式的“自然选择”相比,搏傻显得要好一些,至少,你参与了“搏”。
        搏傻和另外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世界不是比谁比谁聪明,而是比谁比谁少犯错误(少犯傻)”,前一阵子和***聊到某一个公司的没落,我也用了这一句话。少犯错误和聪明是一致的,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角度的转换能够降低一下被浮躁的世界烤高的体温,清醒一下,知道自己是一个人而已,即便深信自己是“大牛”也毫不例外。
        说互联网依然是搏傻,一些互联网大牛们估计要笑,笑众生不知道就他一个人掌握了通往未来互联网的钥匙,不过,笑得不要太早,看到肉和吃到肉是两回事情,更不要说想到肉和吃到肉的差距。与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相比,更显得有些可乐,后者至少自己还知道是安慰。
        想一想,半年来互联网的变化,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起当初的预测?那些早就看透“互联网”规则的人,三天两头改变战略并不是什么怪事,改变对互联网的看法自然不足奇怪,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找出一件互联网上发生的你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新事物,那么,你“深刻而严密的互联网图景”就可能是海市蜃楼。当然,这里只考虑可以落地的东西,那些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如何变成现实的神仙式的想法不在此列,不能证“是”也便不能证“非”。
        去年山水一杯生塞北特首也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模型,“不是你认为哪条路是正确,走下去就达到目标,而是找出那些并不是通路的路,剩下的走下去才是达到目标的路。”
明天,是博客、网摘、社会网络、社区、RSS….,谁的天下?把自己当成傻子吧,你不用自作聪明地和别人比高瞻远瞩,只要不比别人更傻,甚至不犯傻,明天的互联网中,还会有人因为你的网站而生活。
        有人说,没有新浪在游戏上犯的错误,就不会有盛大;没有雅虎在搜索上犯的错误就不会有google;没有…,没有错误的世界多么不可思议呀,当初他们,我想,肯定也是满腹经伦的,没有如果!换了你,几乎可以肯定不如他们。
        互联网不是搏傻是什么?千帆过尽,舍我是他。

分类
电子商务

如果微软桌面软件真的免费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Windws Vista微软之技术创新日,微软的新操作系统给我留下了很深影响,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任何一家都难以从背后超过。
        对于微软,我心怀敬畏,上帝过于的恩宠,已经使得窗口软件(windows)处在事实上的垄断位置,而打破这种绝对控制的一线希望曾寄托在免费的Linux身上,不过一个多月前有消息说,包含微软新版的操作系统Vista在内,微软桌面软件有望全面免费,新浪的新闻里面还有模有样指出,“Windows Vista会在06年的12月份发布”,“而且微软是免费提供的”,前提是Windows Vista发布“不跳票”。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免费不是什么新鲜事,互联网的世界里,其实收费比免费更具有新闻挖掘效果。更关心的是,如果微软桌面软件真的全面免费,微软还靠什么养家糊口,MSNLive还是别的什么东东?
         IE是微软免费成功的经典案例,通过windows免费捆绑,硬生生将网景几乎垄断的浏览器市场全面颠覆,如今,IE占有率在90%以上,害得微软都有些不想和竞争对手玩儿,也懒得升级了。
        微软选择操作系统免费或者其它产品免费是很正常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功能升级越来越变成一件难有商业成效的事情,用免费的方法占领市场不是一个坏主意。
         ie不就是免费成功的案例么?等其他操作系统变得在市场竞争中无需考虑,收费免费还是垄断者说了算,此其一。
        对于微软,免费的肯定只是部分产品,至少近期内只能这样,基础软件免费,换取高端软件的付费,既稳定用户又能保证收入,免费+收费的模式是不错的办法,此其二。
        不过免费能否有进一步的效果,还有疑问,如果微软借此打击Linux开源阵营,利用免费真想灭了对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firefox多年阴魂不散就是例证;如果微软想借此实现从软件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广告是否具有足够的利润支撑还是疑问。
        广告是不是互联网服务商的出路?在国内,互联网广告那么让人牙咬切齿,免费的互联网已经沦为垃圾的集散地。当然这可能有中国的特色因素在里面,至少我们看到了google是互联网在线广告成功的典范。
        虽然google有别于传统的门户广告,并被归结到“长尾”,但利用google的模式成就一批google却不是容易的事情。
        近20年来,微软基本上是作为跟随着存在,一直在学习别人,而不是让别人学,凭借操作系统的成功,“一招鲜”下面掩盖着诸多战略漏洞。现在,或许转折点到了,庞大的微软将被迫换个战场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