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火攻第十二

        简述:公司的竞争战略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九地第十一

       简述:不同类型产品的识别与操作是公司的产品战略的关键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多元化不是借口

    Keso在GoogleGE中质疑google多元化的必要性,我想起余世维在讲座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多元化不是借口”,对于绝大部分公司来说,做专比做多元化重要的多。
 
    表面看,一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应该是最赚钱的,不过现实却与此相反,人类社会越发达,一个人做的事情越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对于企业,这个规律也是成立的,国际贸易占据贸易额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真正的大包大揽,一个人干到底,倒是原始社会的事情,打一只兔子,从找石头到吃肉,一个人足够了。
 
    社会分工导致的效率提高,使得企图一个人包揽一件事情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由社会分工导致的社会合作成为生产的主要形式。
 
    一个企业能不能多元化?从社会分工角度的结论显然是否定的,但产业扩张的现实似乎存在对这个结论的肯定,这是什么原因呢?
 
    以前也提过不重复发明同一个车轮的问题,一次性投入成本(如设计成本)相对固定,生产量的增大能够降低单个产品的成本,这就是为什么企业需要规模,所谓生产的规模效应,由于生产中相关联的部分也能分享一次性投入的优势,因此沿着产业链上下扩展也成了企业拓展利益的趋势。
 
    企业规模扩大,非生产性附加成本将快速上升,我们探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团队沟通成本,理论上说,团队中的任意两个人之间都存在沟通(包括间接沟通),否则就没有必要在一个团队中,因此沟通复杂性的增加要大大快于人员的增加。
 
    当规模管理成本大于规模效应带来的好处,团队达到最大规模,此时扩大规模已经不能在提高效益,企业达到规模最大化。
 
       游学纪“而GOOGLE呢,他的所有业务都集中在IT,很可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看到了一面,问题还有另一面。
 
    曾经看到资料说,蓝色巨人IBM管理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80%,我没有考证这个说法的正确性,但是我想,即便管理成本占到了80%,实际上还是说明,20%其他成本带来的规模效应还是比人少的时候要大,否则IBM董事选择分拆公司会更合理,同时也说明蓝色巨人扩大规模的难度已经非常大。
 
    如果扩大规模(包括多元化和规模化)并不能提高效益,为什么不选择企业间合作?
 
    非常有趣,google和微软有很多相似,上次说到互联网是一统还是割据时,提到“互联网是一个容易产生寡头的地方,却不是一个寡头能够长存的地方,以前我们担心微软是否垄断,现在变成google,不是吗?”,同样,我在谁才是微软的敌人中分析了微软为什么不多元化,大家可以对比着来看google。
 
    会不会多元化,需不需要多元化,这并不是问题,世界上真正实现了多元化的,据我所知,只有GE,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多元化不是借口。
 
    后记:想起8年前到一个同学家里的事情,他家老式的房间布局,不大的厅里摆着几只大白口袋,他父亲指着告诉我说,孩子啊,这里面装的是大米,家里有

分类
企业与经济

企业的利润与个人的理想

        昨天,针对keso的小公司的机会,我写了对小公司机会的看法,想说明很大一批小公司真实的生存前提。今天keso的Skype、Craigslist和eBay继续了这一话题,并表示“无论是实现商业价值,还是实现社会价值,终究都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我只是想说,商业的成功并不是惟一的成功。”
        我基本同意keso的解释,不过我还是想多说几句,探讨一下企业的存在价值。
        对于创业者(或者一般的人)而言,商业价值之外还有各种其他的价值,对于企业而言存在多少种价值呢?
        我想企业还是应该把商业价值放首位,即便要承担社会责任(或者说具有社会价值),最好也是以商业价值作为载体。本来我的说法更绝对一些,“企业的唯一目标是商业价值”,考虑这么极端恐怕大家接受起来有困难,我解释也更费嘴皮子。
        企业首先考虑自己的商业价值,而不是这之外的社会责任,实际上是进步的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政治化的做法我们已经吃了够多的苦头,历史表明,一个公平的商业环境要比模糊的奉献精神更有人性化。如果企业背负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在目标定位上就会多元化,导致不同的企业在商业环境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难以形成成熟的市场。
        企业把商业价值放在第一位,其他的琐事交给政府,让商业价值成为主导的市场话语权,企业能够更健康的成长。良好的企业创造利润依法缴税,政府通过税收来完成社会价值,这样以商业价值为目标的企业并不会必然导致人们担心的唯利是图。
        前一阵子有人提到,中国的企业不如美国的企业有社会责任,美国还有慈善排行榜之类的东西,我当时就想,其实这个人可能不知道,这类慈善行为更多的是商业行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
        在创业的问题上,我主张“愚民”化的思路,不主张企业或者创业者个人具有过多的“理想”,而是抱着一颗平常心。过于有理想的精英思路,中国传统文化描述的“衣锦还乡”者,毕竟是少数,如果每一个人独把目标放在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的理想上,哀者何其多也。
        网友可口可笑曾说“中国不缺放卫星的,只缺低头拉磨的”,中国人好热闹,高考挤独木桥,争抢一个吉祥号码,如此等等,不知是不是精英化思路的毒害,而如今浮躁之风盛行,没有人愿意低头做事,恐怕也与此相关,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不要理想”的真实含义。
        keso说,“在创业者都想尽办法吸引风险投资的时候,做一份事业的想法,看上去似乎很奢侈。”奢侈是创业者的不切实际的理想,最终导致“在某种程度上,我很关心del.icio.us的商业模式,它既然拿了风险投资,像现在这样做,显然无法满足VC的胃口。”,当然就有了 “小公司一定要融资、上市吗?”的反问。
        试着排一下序,先谈企业利润,再谈个人理想,然后再谈其他责任。(文/醒客

分类
企业与经济

未来什么样的小公司唱主角?

         keso最近写了篇文章,东拉西扯:小公司的机会引起了不少共鸣,我想未来的小公司不仅仅只有洪波说的那种“Craigslist是Craig Newmark的事业,而不是他的生意。我想,这大概就是小公司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奉献者”的小公司可能是小公司的一种生存模式,但是雷锋和清新寡欲者毕竟是少数,很多人具有现实的膨胀性。
        互联网时代更多属于小公司的机会是作为大公司的业务补充,在传统企业里是分销商和代加工者,他们忙着帮助大公司兑现价值,由于大公司面对的客户个性化越来越强,大公司难以直接提供服务,小公司利用大公司的产品(或者说是半成品)成为大公司客户服务桥梁,既能避免陷入大量的生产开发,又能保证灵活性。
        上述虽然用的是传统的例子,对于互联网和IT也应该具有同样的道理,比尔盖茨在10多年前说过,未来80%的利润来自于人数少于20人的小公司,我想应该更多指的是这一种。
        企业、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的创始人,如果能有做“事业”的雄心,通常是有理想并被肯定的,可是话说回头,这种理想其实是虚妄的,真正如google般做出所谓事业的企业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存在的意义只在于创造价值,如何寻求在大公司主导的市场中的价值是小公司生存的真正动力。(文/醒客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地形第十

简述:环境识别非常重要。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行军第九

        简述:项目执行需要分清形势,针对不同的形势决定行动的方向和时机。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九变第八

        简述:管理之道,在于分辨形势。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军争第七

        简述:克服万难成功不是本事,绕开困难成功才是智慧,用最强的实力,执行最简单的任务,成功的不二法门。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兵势第五

        简述:良好的指挥最终表现为执行力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军形第四

        简述:成功的项目实施先在于团队建设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谋攻第三

        简述:项目成功实施在于合适的方法。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作战第二

        简述:项目在于有效执行不在于观望拖拉。懂得管理之道的经理人,员工的幸运,公司的希望。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孙子兵法之现代管理篇–始计第一

        【前言:管理之于企业,好比甘霖之于草禾,是企业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然而管理的缺失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的软性约束,经济上,后发优势能够使中国连续二十多年保持近2位数的增长力,但却无法使中国的管理水平以相同的速度跟上世界的速度,良好的开端能否最终缔造中国的复兴?自古有个说法:行百里路半九十。即便我们能在前90%保持良好态势,同样可能我们会在最后失去机会。半个多世纪来,人们意识到,人是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决定着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人这种最活跃因素的利用就是管理,这里想从技术的角度,以中国著名的战略论著《孙子兵法》为线索对管理展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