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企业与经济

微虎?4百亿疯狂的基因嫁接试验

    一个极端颓丧的贵妇,游走于奢侈的化妆品柜台,她在怀疑,还否能依靠自力更生,来抹平日渐加深的皱纹,各色美貌年轻女子穿梭于身边,终于,面对天价的化妆品,不再犹豫,对于一个对自身代谢不再自信的贵妇来说,高档化妆品成为唯一的出路。  

    446亿,潇洒的阔绰背后,是对自己经年来互联网战略的态度,微软不再自信。 

    从字处理到DOS,到Windows,到IE,到Office,到Dot Net,到Live,微软近30年长途跋涉,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微软是成功转型不可多得的典范,在日新月异的IT业界,30年是个漫长的时间,微软堪称常青树。但最终,有生命的东西总会有衰老的一天,这一天或迟或早,总会到来,微软的这一天到了吗? 

微软雅虎

    过去十多年来,雅虎,互联网的驱动者,一直狂奔着,去年中,创造过奇迹的杨致远酋长重新出山,希望再创奇迹,然后,复杂得不知道简单的Yahoo,杨酋长的回归无法改变日渐衰老的命运,雅虎的这一天也到了吗?

微软雅虎

    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互联网在线),IT世界的主宰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改变,整个IT发展史,是一部不同时期IT巨人更迭的历史。而这种更迭,与制造业中的情况并无二致,重复着历史的必然。 

    企业的基因 决定着商业模式的可能性,是企业形态的基础,企业不断优化基因才能转变商业模式。 

    此前,微软是基因进化的佼佼者,而现在,缺乏网络基因的微软决定以购买的形式处理基因衰老问题也是明智的决定,家族延续的秘方除了自己长寿,还有就是在老死之前,完成传宗接代。 

    有点不幸的是,雅虎的互联网基因似乎已经衰老,雅虎在web2.0大潮的收购中表现出杂食特征让人眼花缭乱,自己有的没有的,只要是热门,似乎都成为收购对象。 

    微软将要娶进门的媳妇,已近暮年,还能为微软增添互联网子嗣吗? 

    微软的大手笔背后,充斥着慌乱感,创新之火犹如燎原之势,微软却想着要一劳永逸,446亿,钱能解决问题,但钱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能看到的是,yahoo的互联网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了,而微软,补了一堂课之后,不得不替yahoo补另一课。

分类
企业与经济

感思王长田的梦想与光荣

 我很少写和工作相关的内容,今天算是个例外。

 
   时间好快,离开光线传媒已经有些日子了,听到光线传媒即将上市的消息,我的感觉比较复杂,既高兴又有些遗憾,高兴的是,王长田,我昔日的老板,终于要圆他一个多年的梦想,稍显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和我已经没有太多关系,无论喜和忧。
 
    我的印象中,光线是个不太出新闻的大公司,至少近两年是这样,或者至少在IT圈子看来是这样。不经意间,绕过一轮轮融资,一路小跑,抄近道出现在纳斯达克,那个曾经令互联网创业者疯狂的地方,这个新闻有些爆大了。  
 
    作为一家民营公司,和其他许多民营公司一样,光线有很多问题,这不是奇怪的事情,也不用粉饰太平,但仅凭王长田,一个外地来京青年,孤身10年打造出娱乐电视第一品牌,就足以让人驻足,这是勇敢者的游戏。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王长田要做就做最好,凡事争第一的要求,尽管,这在许多人(包括我)看来是个过分的苛求,因为老王并不会给你最好的办事条件,会让人想起一个流传了很久的笑话,地主让长工打酒,不给钱,理由是“有钱谁不会打,没钱能打酒才算本事”,我相信,正是这个看上去有些苛刻的要求,在诸多电视制作公司纷纷没落的时候,推动光线到如今还能保持第一,成为直奔纳斯达克的重要理由,至于是不是借壳,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王长田在电视策划制作上的个人能力超强,或许是形成凡事争第一思路的基础,也是理所当然认为别人也能如此执行的原因。 
 
    尽管,王长田的很多想法我也未必认同,如果扩展到光线传媒,认同会降得更低,最终选择离开光线的原因也在于此,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王长田的推崇,直到现在,依然认为当初加盟光线是个正确的,没有对和错,只有机会与选择。
 
    光线能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值得记忆的一段,来源于和我之前从事的IT行业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来源于追求个性让人忘记年龄忘记身份的娱乐精神,来源于甚至有些压抑、挑战工作极限的紧迫感,来源于超越现实又稍显迷茫的东方好莱坞梦想,来源于年会上动情和工作中的抱怨,来源于企业内外的是是非非。这和我当初离开高校研究所独身闯荡IT江湖有着某种意境上的呼应,也是社会整体处在变革时期,个人和企业迷茫与追逐的代价。 
   
    面对纳斯达克,王长田终于要圆梦了,其中艰辛,除了他自己,即便再亲近的人估计也难以体会,一个民营公司合并一个已经上市了的公司,其管理上的挑战可想而知,11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华友世纪将公布其Q3季报,这应该是揭开谜底最好的日子,这个光线内部称为“做王的男人”,凡事要最好结果的男人,终于要仰天高呼“纳斯达克,我来了” ,这里不是终点,是一个更高挑战的起点,也是王长田光线传媒向规范化企业转变的契机,历经磨难的王长田,一个不服输的男人,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祝愿王长田,我曾经的老板,站直了,别趴下!
分类
企业与经济

中国概念更懂纳斯达克

 近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全线飘红,形势一片大好,是大好,不是小好。 

 

    不多时前,人们还在为纳斯达克不懂中国愤愤不平,难道,纳斯达克嗅到了中国A股的牛劲儿,一夜之间,便懂了中国概念? 

 

    伯望说,纳斯达克看好百度的未来模式,爱屋及乌,中国概念便全线飘红,加上收益超预期、奥运等利好,股价飙升似乎必然。 

 

    随着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增多,纳斯达克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让读懂中国的门槛日益降低,纳斯达克确实应该越来越懂中国,只是,一个季报之后,这么就迅速懂了,还是让人觉得有些过快,好比国内的A股,虽说各种利好频出,但动不动一两周就涨百分之几十还是让人觉得蹊跷,这么个牛法,有些不靠谱。 

 

    看好某家企业,到头来还是关注企业的股票投资能不能有的赚。股票能不能赚与企业能不能赚并不划一,而赚钱,一要看当下,二还要看将来,“将来牛才是真的牛”。当下好说,财报是最好的说明,能不能赚钱,是硬功夫,而未来,“信则有,不信则无”。

 

    由于上市公司近期与远期具有一定的分裂性,股民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弱势群体,一些公司为了“好看”,会在近期收益与远期期望之间,作一些嫁接,让业绩看上去很美。一些外人看得烟花缭乱的并购中,只为了增加进项,却不考虑真实商业价值的情况并不鲜见。

 

    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从我一位朋友的儿子可以折射的比较清楚,那个在国内出生4岁,成长在北美的优秀中国裔少年,当他回到中国,满眼闪动着好奇的光。我怀疑,哪些新技术泡沫中的淘金者,能够在不接触中国的情况下理解中国,而要真懂,恐怕要修改“懂”字的汉语表达。

 

    不懂并没有关系,只要你按规矩出牌,只要你能保持盈利增长,吃定你而无须读懂你也未尝不可。而在崇尚“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的中国,结果“看”上去更接近投资人的期望并不是什么难题,帐是“做”出来的。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纳斯达克能这么快就真懂中国吗?与此相对,中国概念如何让纳斯达克高兴应该容易的多。

分类
企业与经济

世界如此简单,雅虎却如此复杂

        世界如此简单,雅虎却如此复杂。我没有更好的语言来描述人到中年的雅虎了。
      网络索引相关技术,从最初的分类到今天的一个搜索框,如日中天的搜索技术一再证明,互联网统治的世界,一切皆被撵平,唯剩简单。
         Yahoo!雅虎,我记住的第一个互联网域名,上网之初,空有一肚子理论的我就是靠着雅虎开始了互联网的漫游之旅,当时的感觉,雅虎足够简单,类似目录的导航是一个互联网路标,指向你想要去的地方;雅虎也足够开放,几乎任何你想要到达的地方都被容纳。
         1996年4月12日,雅虎上市,开始雅虎的王者之路,从网站索引信息库,到雅虎邮箱,再到门户网站,雅虎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引擎,引领着网络世界的奇迹。
          互联网奇迹同时意味着快速的颠覆,十多年来,新互联网公司的崛起总是出人意料之外,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不按既定规则“出牌”,上演着一场场大象与老鼠的决斗场面,最终大象倒下,老鼠成为新的大象,故事继续下一个轮回。
         自所谓的web2.0浪潮以来,无论自己推出还是收购,雅虎的思路让人眼花缭乱,自己有的没有的,只要是热门,似乎都成为收购对象,一些之前人们看好的业务。而从效果来看,雅虎360、Flickr等,似乎也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结果,面对搜索、邮箱、博客、图片、视频等新一轮增长,雅虎只顾通过收购等手段爆吃互联网大餐,事后却有些食而不化,如何整合成一体化的用户平台,难有相应的执行力。
          雅虎的中国业务从另一个角度折射了雅虎的思路,雅虎中国从繁到简,又从简到繁来回反复,暴露出雅虎对简单与复杂之间取舍的摇摆不定,一而再的雅虎被收购传言,雅虎需要外力来改变的信号日渐明显,作为最具创新与颠覆的互联网,能找得到拯救已成巨人雅虎的操盘手吗?
         以灵魂人物为特征的互联网业,解铃还须系铃人,杨酋长亲自杀出成了当前不二选择,久居深宫的老酋长、新CEO,还具备互联网需要的激情与应变吗?
         雅虎作为全球流量第一的互联网公司,正挣扎在转型的边缘,经历着简单与复杂抉择的考验。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前方创业,减速绕行

        许多朋友聚会,见面三句话之内,必含创业二字,能与创业一拼热度的,大概只有基金,但基金只能刚够望创业项背,人们知道基金是高风险投资,却未以同样的关照对待创业。

分类
企业与经济

果决不果决要看抱谁的孩子跳井

  本来要写分析师与操盘手的区别,刚好,一位兄弟和我探讨职业转型的问题,想知道做咨询和转到投资经理的区别,我也没做过这两个角色,但凭我的感觉,好像差异比较大,我建议,还是先到企业里做些实际操作的事情,再转到投资经理或许会更好些。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建议是相对保守的建议,其实很多做投资的人是从一毕业就开始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至于中间通过先到企业里面做的理由,我的解释是,作分析讲究理性,是用逻辑的方式来工作的,而企业操盘者,讲究果决,决策比理性思考显得更重要,而这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兄弟说,做咨询业也讲究果决,要胆大,敢判断才行。我说,此果决非彼果决。做咨询是抱别人的孩子跳井,而操盘手是抱自己的孩子跳井。
 
    过去的一两年,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分析评论人士操盘失利的例子,说到底,角色转换还是需要真刀真枪练两下才行。
 
    原来,是不是真果决,学问就在抱谁的孩子跳井。

分类
企业与经济

机会、秩序与流氓

上午,一个朋友看了我的日本印象,问我对日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说,对于我这样一直养在国内的土鳖来说,日本的秩序印象深刻,全是细节功夫,而回到上海,地铁站前混乱的车流,秩序感便荡然无存,而此前对这种已经习以为常。

 
    日本的街道上,超车都不多见,更不要说抢行或者闯红灯,相比之下,国内即便规矩开车的,超车抢行的情况也不鲜见,本来30分钟的车程,常要60甚至90分钟才能到达,如果“心慈面软”老实跟车,保持“安全距离”,估计两个小时还到不了。
 
    我们都是秩序缺乏的受害者,而制造者又恰恰是我们自己。
 
    联系起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流氓软件”问题,原来,所谓“内容为王”、“渠道为王”不过是噱头,最终“流氓为王”才是真的,而且,“流氓为王”似乎并不是某些小人物的雕虫小技,应了SP(Service Provider)行业的一句话,“小骗为小sp,大骗为大sp,不骗成不了sp”,这该算是对移动保护大SP压制小SP的一个莫大讽刺,想起当初一些客户为了避免上当,拼着命找大sp合作的时候,应该是还没摸清楚发展中国家的脉搏。
 
    缺乏诚信的市场,虚张声势、弄虚作假比做好业务重要,谁还会真为用户的需要着想?到了“流氓为王”的程度,已经不能只怪人家流氓软件能力太强了,没有评判机制,最终沦为谁的嗓门大谁有理。
 
    我们享受后发优势的高速度,我们也在承受规则缺失的苦恼,我们在所谓世界新中心的焦点下陶醉,顺便老是想着如何解放十几万万之外,生活在低速增长下“苦难”的发达国家“阶级兄弟”。
 
    秩序是美好的,但固定了人们的思考习惯,压制了创新;而无序的市场流氓当道,高增长以低水平为代价,上帝凸现公平的一面。
 
    现在,从无序到有序,秩序正在建立之中,流氓横行应该是阶段性的现象,好比许多发达国家多年前曾经走过的路,但流氓何时终结,秩序何时开始却未必那么必然,拉美的一些教训但愿不被忽略。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能够经历秩序重建的机会不多,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或许才是中国机会的真正魅力。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商业基因与基因自私性

        许多人曾经谈论过商业基因的问题,“商业基因”,简单理解可以是,某个(类)企业特有的具有自己可重复而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商业价值模式。 
        对商业基因的认识,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依据,也可以找到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潜在基础。对于忙着互联网创业的兄弟们来说,如何识别自己业务方向的潜在竞争对手,商业基因的分析或许能有帮助。
         过去两年中,博客兴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商业基因案例,blog在国外兴起的时候,是反精英主义的平民或者说草根路线,而到了国内,虽然有不少人依然将blog(博客)作为草根的展示平台,但总的来看,国内的博客走的是精英路线,不是已经成为精英的人进一步展示精英的舞台,就是虽然此前不属于精英但通过博客走入(或可能走入)了精英阶层。
         精英博客思路,与门户网络早期推出的“专家专栏”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区别只是能否自主注册或者开放注册,而RSS定制之类的所谓web2.0特征,对于大多数习惯Web阅读的网民而言,并不是必需的,短期内也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
         博客托管商对于博客精英化的经营思路存在的巨大危机缺乏必要的警惕,以至于直到门户发力博客之时,还一度抱有web2.0与web1.0分治的梦想,现实要严酷的多,由于“精英博客”与“专家专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或者说他们具有相同的“商业基因”,当门户从“精英博客”试验者的尝试中得到启示,迅速开展博客服务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前所谓的博客先行者们,很快就哀鸿遍野。
         “商业基因”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某种商业行为的潜在基础,揭示了业务模式的规律,在进行业务模式方面拓展时,商业基因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看清楚,哪些看上去很炫的服务实际上并不适合企业去做。
         “商业基因”决定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可能性,基因的自私性则决定了赢者通吃的宿命。生物学上,基因这种高级物质具有自私性,它希望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商业基因也如此,当一种商业基因具有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样具有将自己的商业基因进行最广泛传播的自私性。
         意识到商业基因的自私性,能够在市场中提前意识到竞争对手的所在,并利用基因创新打破赢者通吃的怪圈。从竞争的角度看,比识别哪些事情不适合本企业做更重要的事情在于,识别哪些巨无霸企业可能在未来成为自己主营业务的竞争对手。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商业基因的识别并不容易,许多时候,分析常常是事后诸葛亮的事情,尽管如此,商业基因分析方法还是给创业者一些启示,在一日千变的互联网领域,行业之间的差别远比想象的要小,好比白鼠和人类,表面上的巨大差别,而基因的差别却小得多。
         互联网扁平化的趋势将地球进一步变小,我们需要更精确的工具进行商业模型分析,商业基因可以是一种参考思路。

分类
企业与经济

电信业,什么是“神话”

套用一下,电信行业的神话有三种:
一是神话;
二是基础电信运营商做全业务;
三是相信基础电信运营商能做全业务。
中国移动从“移动通信专家”变身为“移动信息专家”,一个字的差别表明中国移动的定位变化,SP(增值服务提供商Value-addedServiceProvider)的丧钟隐约敲响,移动运营商开始撕下脸皮,通吃产业链行动开始。同样,别的电信运营商也不甘示弱,中国电信也从“世界触手可及”正在变成“综合电信信息服务提供商”。
两年前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治理SP的时候,大家已经意识到,这可能是移动运营商驱逐SP的开始,SP将逐渐排挤到CP(内容提供商ContentProvider)的位置上,现在看来,当初的看法太保守了,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连CP一起拿下。
SP的存在也颇有中国特色,早期有运营商发挥集体智慧的因素,而这两年,新业务中SP的作用越来越弱,以彩铃为例,与运营商的关系中,SP只是个内容提供者,而SP并没有内容制作能力,只能通过与唱片公司签约,成为运营商的二传手,SP越来越像是陪太子读书,有人戏称,SP只不过是替运营商向用户抢钱的工具,露馅的时候再顺便代替背一下黑锅。如此说来,未来SP靠什么生存真成了问题。
企业往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只是像这样几乎整个行业的运营商都可以全面拓展,并宣称产业链通吃,则有些过于中国特色。
电信运营商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通信集团,但在国资委的统一领导下,并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市场竞争,两年前的几大运营商高层互换,就是最好的说明,你见过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高层互换么?光同业竞止的要求,几位老总上任几年内就该不许说话,相比之下,险遭官司的李开复先生从微软“调到”google,倒是符合规矩。
现在,在绝对垄断的情况下,尽管运营商经营的更像一个国家机关而不是企业,但其高额利润却丝毫不受影响,无论工作方式、收入还是工作稳定度都是适合养老的地方,在没有了虎、豹的丛林里,体重最大的大象成为最高的统治者,臃华大象的梦想是通吃产业链。
国家垄断情况下的“通吃”幻觉肯定还会持续,而且在一定的时期还能得到正向的反馈,但没有吃荤胃口的大象恐怕最终逃不过自己一关,消化不良,你无论如何讲电信运营商通吃产业链的种种利益最大化理论,我只相信一点,社会化分工是社会发展的方向,运营商通吃只能是神话。
我要啦免费统计
是神话就有破灭的时候,不是自己清醒就是别人揪醒。当然唤醒的角色也不大可能是现在的SP,SP或将死去或将转型,成为这一段历史的记录者。
Web Counters
套用一下,电信行业的神话有三种:
一是神话;
二是基础电信运营商做全业务;
三是相信基础电信运营商能做全业务。
中国移动从“移动通信专家”变身为“移动信息专家”,一个字的差别表明中国移动的定位变化,SP(增值服务提供商Value-addedServiceProvider)的丧钟隐约敲响,移动运营商开始撕下脸皮,通吃产业链行动开始。同样,别的电信运营商也不甘示弱,中国电信也从“世界触手可及”正在变成“综合电信信息服务提供商”。
两年前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治理SP的时候,大家已经意识到,这可能是移动运营商驱逐SP的开始,SP将逐渐排挤到CP(内容提供商ContentProvider)的位置上,现在看来,当初的看法太保守了,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连CP一起拿下。
SP的存在也颇有中国特色,早期有运营商发挥集体智慧的因素,而这两年,新业务中SP的作用越来越弱,以彩铃为例,与运营商的关系中,SP只是个内容提供者,而SP并没有内容制作能力,只能通过与唱片公司签约,成为运营商的二传手,SP越来越像是陪太子读书,有人戏称,SP只不过是替运营商向用户抢钱的工具,露馅的时候再顺便代替背一下黑锅。如此说来,未来SP靠什么生存真成了问题。
企业往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只是像这样几乎整个行业的运营商都可以全面拓展,并宣称产业链通吃,则有些过于中国特色。
电信运营商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通信集团,但在国资委的统一领导下,并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市场竞争,两年前的几大运营商高层互换,就是最好的说明,你见过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高层互换么?光同业竞止的要求,几位老总上任几年内就该不许说话,相比之下,险遭官司的李开复先生从微软“调到”google,倒是符合规矩。
现在,在绝对垄断的情况下,尽管运营商经营的更像一个国家机关而不是企业,但其高额利润却丝毫不受影响,无论工作方式、收入还是工作稳定度都是适合养老的地方,在没有了虎、豹的丛林里,体重最大的大象成为最高的统治者,臃华大象的梦想是通吃产业链。
国家垄断情况下的“通吃”幻觉肯定还会持续,而且在一定的时期还能得到正向的反馈,但没有吃荤胃口的大象恐怕最终逃不过自己一关,消化不良,你无论如何讲电信运营商通吃产业链的种种利益最大化理论,我只相信一点,社会化分工是社会发展的方向,运营商通吃只能是神话。
我要啦免费统计
是神话就有破灭的时候,不是自己清醒就是别人揪醒。当然唤醒的角色也不大可能是现在的SP,SP或将死去或将转型,
成为这一段历史的记录者。
Web Counters
分类
企业与经济

高端对话(4):创业心理,冰与火的选择

         【醒客按】“你创业了吗”逐渐成为见面的问候语,似乎又回到了90年代的创业高潮时期,只要你说自己在创业,就会觉得自己脸上光彩照人,尽管从CAO、CBO…CXO到前台可能都是Founder(创始人)一个人。
        创业的动力莫过于成功的巨大诱惑,梦想可以成就一件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可以与比尔盖茨、杨致远、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一起引领潮流。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知道,创业成功的另一面是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可能功亏一篑,但很多创业者对成功到来之前的漫长征途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等真的上了战场后,才发现与梦想中的挑战迥然不同。
        被渲染的创业故事,并不是挥斥方遒的浪漫,也不是激情燃烧的生活,甚至连克服艰难险阻的悲壮也没有,只有单调、乏味的苦修生活。不是每天和巨人搏斗,而是时刻面对一些毫无生机的琐事。
        嘉宾意见根据6月1日,由新浪IT沙龙协办的首届“清华杯”创业大赛正式开幕上高端对话环节内容整理。
        腾讯COO曾李青:
        我看过一本书,企业的生命周期都不太长,养活一个企业远比养活一个人难。我们刚才讲到一些困难。
        我奉劝想创业的人,如果天天都想我的目标画像就是李彦宏,我可以告诉你,你20%的机会都没有。你的目标是把企业做好,把商业模式做好,我自己亲身的体会是我们当时一起去创业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今天会怎么样,只是一步步、踏踏实实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你公司就会好,你个人的财富才会上来。我看到现在整个互联网领域,好象氛围有点过于浮躁。
        我还想跟大家说的,大家在创业的时候,选择合作伙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的感觉,一般一个成功的企业有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合作方一起来合作,这样企业的成功率是最高的。像QQ,我们有五方,从创始到现在一直都在,你选合适的合作伙伴,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创业,成功的机率比你一个人跑出去创业要高很多。
        软银赛富基金合伙人羊东:
        成功的企业大家都看到了,不成功的企业肯定有一些被风险投资商杀掉了,这也是你要选择一家成熟风投的原因。
        为什么大家谈了这么多负面(不激情)的东西,是为了大家在创业的时候,更多地小心求证。
        红杉资本合伙人张帆:
        我的PPT中,已经删掉很多煽情的东西。
        如果人人都像比尔.盖茨,人人都像李彦宏,是不现实的。上次我在交通大学创业大会上说,我们干就干,想做就做起来,把资源投入进去。但是需要严谨、求实,把自己创业的机会和所承担的机会成本进行很好的分析,才可以走入到创业里面去,把事情过于简单化,对创业者来讲会得不偿失。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林栋梁:
        创业,会承担很多别人承受不到的压力和痛苦,也会享受创业成功的财富。你要有财富和喜悦,就一定要承担别人没有的失败、压力、痛苦,你要能接受失败才能接受成功。
        如果我们满腔激情创业,但是很难满腔激情地去承担失败。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我们看到成功的例子不少,看到失败的例子更多。你在做的那一刻起,就既面对成功也既面对失败。激情可以帮你做事情,但是激情很难帮你做成功。(文/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