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o提到过滤器与民主相悖,对于民主,在我,是个复杂而无兴趣的问题,也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多说,关注一下信息过滤问题。
我理解keso所提问题的含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个体来说,信息是否能够做到多样性;一是,对于群体来说,是否能实现公共(共同)信息传播。
互联网正在经历的个性化大潮,是与信息海量导致的信息过载有关的,信息从海量的传播到个人的有限获取,过滤便难以避免。
信息过滤(方法很多种,包括个人定制、编辑推荐)是否会必然导致个人信息多样性缺失或者公共话题无法传播呢?
我在大学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种群相变”的研究,研究繁殖中的种群被定向过滤(如:一个细菌种群被使用抗生素)之后,种群结构(亚种的比例)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不是一个生物学而是数学的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涉及到较多的数学公式推演,这里不多介绍,仅用个例子说明这个课题,假定一种抗生素对于一群细菌的有效性是90%,也就是说,使用了抗生素之后,细菌中的90%死亡,而10%能够存活。细菌能够有死有活,是这群细菌个体存在差异(即存在亚种,亚种是种群下面更细的分类),即有些亚种具有抗药性,有些亚种不具有抗药性,具有抗药性的亚种能够存活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死亡了。
多次使用抗生素之后(实际中,没有抗药性也未必就会全部死亡,可能会有个较低的存活率),可能会出现一种结果,原来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亚种比例从95%降低到5%,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亚种从5%上升到95%,经过抗生素过滤,细菌种群里面的亚种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称作“相变”,如果种群比例不发生变化,就没有发生“相变”。
某种选择下“相变”剧烈的种群是不稳定的,抗生素失效越来越快可以从“相变”得到解释,不多说。
经过了过滤机制的信息传播群,也具有生物种群类似的特征,一种或者一组过滤机制,会导致信息群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信息群的结构变得单一化,最终信息的多样性将缺失,信息传播中要解决的是,信息如何在过滤机制中,保持不发生“相变”,或者“相变”的方式控制在传播者希望的形态(比如:新闻管制和快速的小道消息两种极端状况)。
完全不发生“相变”的情况比较少见,准确的“相变”控制也会非常复杂,如果保持合理的相变度呢?
减少过滤肯定是办法,但这个办法过于朴素,而且显得很无奈。
加入随机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变”程度,由于编辑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多人协作会进一步融入随机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传统门户网站的多人合作的编辑推荐模式不会导致“相变”过于激烈。
由此可见,对于个性化时代的信息过滤,人们没有必要过于忧心忡忡,信息接受者会被自然选择的规律推到合适的过滤方式(包括传统门户的人工推荐)上,而那些顽固者,从人类总的种群来看,我们也允许他们作为少数分子的多样性存在。
“谁是信息过滤的主宰”上的一条回复
[…] 谁是信息过滤的主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