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象是文字游戏。
分类信息网站,从房屋出租到征婚交友,从跳蚤市场到求职招聘,分类信息网站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最近许多围绕某一行业的分类网站也开始走火,饭店、茶馆成了分类查找的热门。
作者: 醒客Thinker
公共信息与个性化传播
[引子]:由于我为了秉承第三方中立的态度,写作中尽量少的指向具体的人和事,很少“惹事”,曾被朋友批评过于保守,而我的上一篇“谁是信息过滤的主宰” 却招致许多人写评论反对(或反感),这使得我的一些朋友很不解。
keso提到过滤器与民主相悖,对于民主,在我,是个复杂而无兴趣的问题,也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多说,关注一下信息过滤问题。
我理解keso所提问题的含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个体来说,信息是否能够做到多样性;一是,对于群体来说,是否能实现公共(共同)信息传播。
互联网正在经历的个性化大潮,是与信息海量导致的信息过载有关的,信息从海量的传播到个人的有限获取,过滤便难以避免。
信息过滤(方法很多种,包括个人定制、编辑推荐)是否会必然导致个人信息多样性缺失或者公共话题无法传播呢?
我在大学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种群相变”的研究,研究繁殖中的种群被定向过滤(如:一个细菌种群被使用抗生素)之后,种群结构(亚种的比例)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不是一个生物学而是数学的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涉及到较多的数学公式推演,这里不多介绍,仅用个例子说明这个课题,假定一种抗生素对于一群细菌的有效性是90%,也就是说,使用了抗生素之后,细菌中的90%死亡,而10%能够存活。细菌能够有死有活,是这群细菌个体存在差异(即存在亚种,亚种是种群下面更细的分类),即有些亚种具有抗药性,有些亚种不具有抗药性,具有抗药性的亚种能够存活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死亡了。
多次使用抗生素之后(实际中,没有抗药性也未必就会全部死亡,可能会有个较低的存活率),可能会出现一种结果,原来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亚种比例从95%降低到5%,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亚种从5%上升到95%,经过抗生素过滤,细菌种群里面的亚种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称作“相变”,如果种群比例不发生变化,就没有发生“相变”。
某种选择下“相变”剧烈的种群是不稳定的,抗生素失效越来越快可以从“相变”得到解释,不多说。
经过了过滤机制的信息传播群,也具有生物种群类似的特征,一种或者一组过滤机制,会导致信息群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信息群的结构变得单一化,最终信息的多样性将缺失,信息传播中要解决的是,信息如何在过滤机制中,保持不发生“相变”,或者“相变”的方式控制在传播者希望的形态(比如:新闻管制和快速的小道消息两种极端状况)。
完全不发生“相变”的情况比较少见,准确的“相变”控制也会非常复杂,如果保持合理的相变度呢?
减少过滤肯定是办法,但这个办法过于朴素,而且显得很无奈。
加入随机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变”程度,由于编辑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多人协作会进一步融入随机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传统门户网站的多人合作的编辑推荐模式不会导致“相变”过于激烈。
由此可见,对于个性化时代的信息过滤,人们没有必要过于忧心忡忡,信息接受者会被自然选择的规律推到合适的过滤方式(包括传统门户的人工推荐)上,而那些顽固者,从人类总的种群来看,我们也允许他们作为少数分子的多样性存在。
调查显示用户参与远低于预期”中提到,Youtube网站上传视频占整体访问量的0.16%,其中有结论认为“绝大部分Web2.0用户都同那些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没有太大区别,更喜欢观看,而不是创造。”
新媒体不是视频站的出路
一年时间,网络视频经历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一扫而过,这个速度应该再次刷新了互联网的快节奏。
网络视频,还没有看清端倪,数百家各色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开场就进入竞争白热化状态。十数亿人口的中国,几百家视频网站并不是个太离谱的数字,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同小异的网站们,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高度同质化,大家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让人胆战心惊。
如果只有1%的比例能够坚持到底,剩下的99%路在何方?
去年中期,出手阔绰的视频网站,大手笔制造事件时,“频死快感”已经呈现,虽说互联网赔钱赚吆喝并不稀奇,但无论如何,日花斗金却连赚钱的影子都看不到,实在过于考验投资人的忍耐力,事不能离谱成这样。
退一步讲,假定视频网站真能把视频用户群做起来又能怎么样?具有传统网络资源优势的门户、社区、搜索类网站,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搏眼球想挤进媒体的“新媒体”玩家们,来分自己广告的一杯羹吗?
从博客开始,传统网站没有再懈怠,视频热潮中,也少不了老网站的身影,而投入力度决定于“钱景”的清晰度,每时每刻,新起之秀都面临着灭顶之灾,没有模式创新,视频网站注定要在这场并不算久新媒体游戏中一败涂地。
互联网,从文本到图文,网站曾出不穷,虽然都采用了图文方式的承载,但真正有影响的网站,大体都有各自不同且清晰的定位,这些定位与网站能否长期被用户认可息息相关。视频网站也毫不例外,如何进一步分化定位,做到与众不同才是进一步生存的根本。
如何与众不同,如何不容易被轻易超越,是新创网站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前者是进攻,让用户接受的根本;后者是防守,不被轻易打败的保证。
看来,已经存在又不想死的视频网站,面临如何深化服务的转型;新进入想搏一把的后来者,则需要慎重考虑如何细分定位,找到支撑点,而从传统行业寻找依靠成为重要的选择。
胡狼的伙聚从wifi分享,现在开始试水商业视频;家和网提供网上看房,类似服务贴近传统产业,顺应了传统产业插上IT翅膀的俗话,进一步的发展会怎么样,要看各自的机会与努力。
视频网站的出路在哪里,见仁见智,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绝大部分视频网站来说,新媒体肯定不是未来。
许多朋友聚会,见面三句话之内,必含创业二字,能与创业一拼热度的,大概只有基金,但基金只能刚够望创业项背,人们知道基金是高风险投资,却未以同样的关照对待创业。
IPTV的技术与经济
继续流媒体世界沙龙的话题。
二、技术与经济
这部分实际上涉及到几个小问题,下面分别说明。
a)实时传播
这个问题也是杨景教授提出来的,大体的意思是说,IPTV涉及到更多的实时传播,虽然路由方式没有太大变化,但实时性要求难以通过不改变路由设备基础而达到,可以想到的方法是,采用多链路超级节点的CDN-P2P方案解决。
由此可见,实时传播根本解决要从底层网络建设开始,网络进入实时交换时代。
我更感兴趣的又是杨教授提到的一个关联内容,“全球还没有商用案例”,我担心这种“没有先例”过多是通信行业的“中国特色”导致的,垄断、网络建设地区差异、网间互联难题等等,许多人抱怨网通与电信网络互通畸形,短短几年,网通与电信之间互联互通便成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而人们期待的竞争格局却步履蹒跚。
b)技术与业务的异步
对于研究院,尤其是国家支持的研究院来说,技术进步是核心的追求,而商业公司中,真正的挑战更多并不是技术难题的挑战,而是业务模式的挑战。于是在一些企业尤其是有长期战略的企业中,技术还是业务决定战略,在不同的角度看来,具有很大的分歧。
“道”不同是学院派与企业派的根本区别。基于商业利益考虑的业务与没有商业目标的技术是两个相对极端的状态,技术如何与业务保持快速一致性,同步发展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撑。
技术与业务不同步,是商业模式发展的潜在阻碍,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沟通不畅源于不同背景,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互相隔阂,这种隔阂与其说是观念上的,不如说是缺乏合理的价值传递体系,设计合适的价值驱动体系,才能保证事情朝着价值最大化方向进展。
c)互联网内容自身承载
许多由互联网产生的话题,日渐成为媒体的核心话题,而互联网自身,却难以形成强势的媒体阵地,尤其对于以视频为主的所谓新媒体,互联网何以将自己置身度外?成本是问题。
互联网一直处在风头浪尖,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本身就是新闻,而“互联网”新闻能否在互联网上实现商业传播,最终决定于是否能赚取合适的商业利润,如果“互联网”新闻本身需要高性价比传播,选择传统媒体而不是互联网自己便是必然。
这是一个尴尬的结论,许多网络公司高举新媒体旗号来造媒体的反,结果,一个钱字,便被媒体收编,怎一个“革命”了得,难怪有人惊呼,广电正在成为新媒体最大赢家,当然是不是最后赢家,拭目以待。(未完)
3月17日,流媒体世界沙龙,探讨IPTV相关话题,召集人灯少有沙龙的具体记录,这里整理出相关探讨中涉及到的几方面话题或者问题。
一、增长悖论
杨景教授提出来的,意思是说,电信发展用户得到的收入是用户数线形增长的,但用户使用P2P占用的资源是用户数平方增长的,最终这两种增长导致电信收支不协调,会导致电信限制用户使用P2P,或者,用户网络质量得不到保证。
杨教授提出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解决线性与平方的平衡办法,细节涉及到相对专业的数学计算,这里不详述,结果是让投入与产出之间基本按照相同的比例增长,代价是需要增加固定的CDN投入。
从业务的角度看,数学上的线形与平方的矛盾,理论值偏大,在现实中,由于边际效应导致的成本下降、增值服务规模效应带来的ARPU值提升等,都能化解成本平方上升的压力。
另外,平方增长关系尽管理论上可能,但受终端带宽、处理速度、存储器大小等限制,使用P2P服务时,一个节点真正与其他节点发生P2P数据传输的链接数是远小于网络节点总数的,有效连接如果最大为k的话,新增加1个节点(通常也是一个用户)资源占用增长为k,P2P网络n个节点消耗的资源不是n平方,而是n乘以k。
我感兴趣的是平方数的另一层含义,用户(节电)数平方是P2P网络的传输复杂度,这说明,随着网络节点的不断增长,与广播网络复杂度是用户数线形增长相比,P2P网络的复杂度是用户数平方增长的,P2P网络有远比广播网络高的价值传播能力。而且,未来会有更高效率的传输网络出现。(待续)
互联网广告到底还有多大的挖掘空间,盘子能够养活多少家公司?问题并不容易回答,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
互联网的收入中,SP、游戏备受争议,前者涉及到运营方式本身,后者更多是社会影响,电子商务则还“不靠谱”,难以短期成为价值的承载者,算来算去,还只有广告算是还能经得起推敲的商业模式。
当前的网络广告模式,似乎难以承载起互联网的巨大盘面,即便是网络巨头的门户网站,广告收益支撑公司运营也并非易事,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巨大落差,除了人们对网络广告的接受程度偏低,价值被低估之外,还有重要的现实原因。
电视广告是集中的,家庭电视机能够收看的节目通常不过二三十套,粗略平均一下,每套节目的收视率在3%~5%,也就是说,电视广告容易让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的人同时关注,而互联网,人们对内容的选择性何止数百数千,大量的节目分散着焦点,短期难以聚集足够的用户关注,单位投入的广告价值显然要比电视上低得多,要命的是,从事互联网内容的人相比于电视等传统媒体,人数要多得多,两下相比,网络广告难担众望便在情理之中。
尽管网络广告不如人意,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创新那种想明天菜吃今天饭的方式毕竟不能成为商业公司的依靠,于是,将广告变着法儿折腾是人们能想到的好的方式。
五花八门的广告模式曾出不穷,撇开具体的业务形式不说,最终可以用有效性来衡量新模式的好坏,即广告信息传送的时候,有多大比例传递给了需要的人。
“有多大比例传递给了需要的人”虽是有效的衡量模式,但却是后验的,人们只有看到了信息才知道是否真的需要。最终,广告发布者容易掌控的是让用户看,知道谁看了要比知道谁需要直接得多。
按说,大抵是需要广告才会去看广告信息的,不过实际中会有差别,人们对广告含义的误解或者无目的浏览,都会成为看广告的理由,而这,日渐也成为广告经营者骗取或者赢取广告费的手段。
广告点击取代广告展示,无非是想证明用户“看过了”,当然,点击广告动画上的关闭按钮,也表明你看过了,接下来,你可以让广告动画足够骚扰人而不是讨人喜欢,点击关闭记录着大量的人看过(点击关闭按钮)了,但事实上,他们需要的是清静而不是广告。
从电视、PC到手机,与人的“粘性”越来越强,广告的强制性也越来越强,顺着这个思路,手机广告将是未来的金矿,这里有>>消息,我不太相信科技能以牺牲人的利益来实现进步,手机这种非常私密性信息工具,怎么能容忍广告这种粗鲁的方式呢?
广告作为信息传递的辅助手段,正在被各种各样的“高技术”手段强制塞给想看点信息的可怜的用户,这种被经营者看作提高粘性的办法,正在上演暴力的信息入侵。
电视上做广告的时候,节目制造者还要想破脑袋考虑如何提高收视率,手机增值业务收钱的时候则是爽呆呆,你把信息发给谁,谁就掏2毛或者1块,以至于许多早期的sp从业者以为找到了魔法之门,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只要准备一台服务器,把短信发给谁谁就掏钱,真有点石成金的功效。
经过移动SP的洗礼,手机会相信广告吗,我是不相信。气球有一口一口吹大的时候,但最后吹的一口气,将是破灭,这是气球的宿命。
用户产生内容在于关联度
keso说到信息和用户的三重关系,这与我在互联网动力学模型中,提到“关系”的思路是一致的,当时发文的时候也有人提出UGC(用户产生内容)相关的疑问,与keso文后评论对于UGC的质疑有些相似,补充几句我的看法。
UGC的思路,与传统媒体的思路是不一样的,UGC中提到的内容重点在于“UG”(用户产生),而不是“Content”(内容),至少,“内容”应该是与用户关联的,如果仅仅理解成“用户产生的”内容,那传统的内容哪些不是人(作者)产生的呢?广义一点的用户,基本覆盖这里人(作者)的概念。
实际上,UGC重点还是强调“用户产生”,或者说,强调“用户”与“内容”的关联性,如果割裂了这种关联性,“内容”并不能表达真实的含义。
互联网从业者,通常会将问题进行抽象与简化,以便得到理论模型的指导,由这个观点引申,传统媒体的内容是与作者无关的,所谓web2.0的内容是与用户有关的,所以,UGC的“内容”与传统媒体的“内容”具有不一样的传播方式。
现实的问题要比理想的情况复杂,内容与用户的关系并不在于有和无(或者“邦定”与“非关联”)两个极端,绝大部分以不同的关联度而存在,因此,单纯的定性讨论会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
对于UGC,我个人看来,这是信息传递模式的一种进化,从单纯的信息传播演进到信息与人的生态性共存,从这个角度看,web2.0是对web1.0的升级,不仅仅从业务层面,从技术层面亦如此。
正如牛顿力学与相对论,是演进的关系,同时牛顿力学又是常态下相对论的简化模型,web2.0与web1.0也有类似性,忽略了关联性,单纯的把web1.0与web2.0看成是并行的或者取代性的都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