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互联网观察

世界变平的阻力

    有的书看名字就知道是好书,而有的书看名字就足够知道内容了。《世界是平的》,看名字,应该是本不错的书,直觉中,这本书也该属于只需要看名字就足够了,其余内容免不了就是说明世界到底为什么变平了,直到现在还没有下决心在地摊上买一本,来印证一下两个直觉是否都正确。
 
    昨天,IT沙龙组织了周年后的又一次活动,陈安民介绍他的中国网众,其中,网众的核心模式,面向终端用户对大型建材卖场进行团购,遭到大家的质疑。
 
    胡狼认为,团购作为小规模的现象,对于经销商来说,一次出多量的货,进行价格折扣是可能的,但如果团购变成例行的、大规模的,它将冲击现有的采购体系,可能会被卖场抵制。
 
    我从更虚的角度讲了看法,到底团购对市场来说是扰动还是例行,如果是例行,需要找出市场分工中合理角色定位才会有长期的立足之地。
 
    我们不是搞零售批发的,陈安民是,我们在于互联网,或许正是这种圈外的角色,才没有被既得利益左右,我们关心的是长期的合理性,而不是它是否正在挣钱。当然更可能我们都错了。
 
    网众这样的网站,面向终端用户服务,有两种可能的角色,一个是信息提供商,另一个是网络销售渠道商。现在,陈安民的野心不甘于做一个信息提供的配角。
 
    在互联网日益是世界变平的驱使下,作为一个网络渠道商将是孤独的,上面连着生产者下面直接面对终端客户,我们难以想象通过互联网聚集起来的大型采购方将怎样从一个传统地面销售商那里进行批发,事实上一个高效的工作机制处在另一个低效工作机制的下游并不合理。
 
    当然,陈安民完全可以大着胆子独立担起销售渠道的重任,这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建立传统销售渠道的庞杂体系(例如:物流),陈安民似乎没有做好这么大的准备。
 
    不同层级批发商,能够拿到零售价不同的折扣比例,在我这个行外人看来,只觉得规模是需要成本的,买1万件比买1千件便宜,是因为聚集1万件需要更高的成本。最终获得胜利的看的是谁的集结成本更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差价利润。
 
    现在假定陈安民继续选择做渠道商,如果传统渠道部分做得不比别人差,通过引入互联网工具的网众,将因为高效率的成功。
 
    当然,如果陈安民没有做好销售商的准备,他还可以退回到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他要做的是将销售商价格底线告诉终端消费者,然后等着看通过他唆使的消费者一窝蜂涌向销售商那里杀价。陈安民想做最大的通风报信者,挑起越来越大规模的杀价战,而且准备吃了原告吃被告,还要赚取双方的广告费。
 
    如果此项成立,从消费者看来,世界真的变平了。
 
    我想起小时候的一句谚语,“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消费者与经销商信息不对称是消费者成为弱势群体的根源,互联网可以帮着消费者消灭信息不对称,碾平整个世界。
 
    不过,消灭信息不对称并不完全在于信息传送渠道,站在街边的购买者本来也可以不和小贩讨价还价,而是让小贩直接告诉他底价来“碾平”信息壕沟,但我们都知道,商业利益不会不会让小贩傻到这一步。
 
    互联网正在碾平世界,但会受到巨大的阻力。

分类
企业与经济

果决不果决要看抱谁的孩子跳井

  本来要写分析师与操盘手的区别,刚好,一位兄弟和我探讨职业转型的问题,想知道做咨询和转到投资经理的区别,我也没做过这两个角色,但凭我的感觉,好像差异比较大,我建议,还是先到企业里做些实际操作的事情,再转到投资经理或许会更好些。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建议是相对保守的建议,其实很多做投资的人是从一毕业就开始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至于中间通过先到企业里面做的理由,我的解释是,作分析讲究理性,是用逻辑的方式来工作的,而企业操盘者,讲究果决,决策比理性思考显得更重要,而这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兄弟说,做咨询业也讲究果决,要胆大,敢判断才行。我说,此果决非彼果决。做咨询是抱别人的孩子跳井,而操盘手是抱自己的孩子跳井。
 
    过去的一两年,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分析评论人士操盘失利的例子,说到底,角色转换还是需要真刀真枪练两下才行。
 
    原来,是不是真果决,学问就在抱谁的孩子跳井。

分类
互联网观察

Web2.0低潮,未盖棺不定论

–IT沙龙周年聚会
 
    06年11月18日,周六,新浪IT沙龙的几个网友到怀柔,吃红鳟鱼聊互联网,从去年11月12日,IT沙龙召集开始,IT99、胡狼、建华和我一直是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一周年了,互联网世界风云变幻,这一年,究竟该怎么给这波web2.0的浪潮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现在到底算不算是web2.0低潮,要看后面是否有更低的潮,小结是必要的,但还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下面选取讨论中的一些点,分享给大家。
 
    Web2.0向门户靠齐
 
    博客网明确宣布要做门户,而且三年赶超新浪,但最终,博客网的门户战略终归失败,互联网领域,想通过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超过对方,比较难!
 
    且不说早两年想杀入门户的滕讯与TOM,一些社区、聚合或者博客类的网站,融资之后也纷纷向门户靠齐,猫扑mop.com、奇虎Qihoo.com、大旗daqi.com等等,无论是否真想向门户发展,看上去都越来越像门户。
 
    Web2.0,本来会迎来一个纷呈创新的网络时代,或许因为资本的压力、或许因为急功近利,变得志向全失,走向“一统”,一方面90%以上的企业没有网站,一方面除了门户不知道做什么,从这个角度看,web2.0阶段性失败。
 
    蓝海错觉
 
    从目前看,一些仅仅涉及已有互联网信息的web2.0方式,发展并不理想,如:新闻聚合、RSS订阅等等,看来,业务需求才是发展的真正推动力,类似RSS等标准化技术带来的发展,需要有进一步的需求推动才能显示出来。
 
    真正能发展的业务,通常开始的时候势力较弱,按道理,这是风险投资愿意涉入的地盘,而现在,投资商关注的通常是能看到结果的项目,风险投资逃避风险的倾向明显。
 
    大家都在寻找蓝海,但到底蓝海在哪里?如果蓝海是马上被看到的,这个不缺资本的世界,就会很快让蓝海变成红海、血海直至死海。真正的蓝海,当前应该是枯海,一片荒芜、荆棘满地,而这或许又不是创业者或者投资商眼中的好项目。
 
    事情有急有缓,创业者与投资者,公开的场合大多宣称要看长发展,但许多新创企业做的时候却是看短,大家说一套做一套,利益面前还是分不清急功与慢功。
 
    孤独的英雄
 
    钱要投给足够优秀的项目,而项目需要钱才能足够优秀,本来是促进的因素,但如果缺乏耐心,投资商与创业者急于兑现自己的价值,就会演变成蛋和鸡的游戏,投资商与创业者各自孤芳自赏。
 
    孤独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投资商与创业者之间。
 
    互联网创业常见的形式是,几个人一起先开发一个网络应用,接着开始自己运营,最后,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号称自己的技术最好,也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却又都把力量放在运营上。
 
    看上去,先开发一个应用,再来运营,而且提供不断的修改(有人称这是永远BETA),好像合乎道理,又经不起推敲。第一,为什么喊着技术第一,自己技术最强的创业公司,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运营上?第二,看上去不同,实际上并没有过多区别的产品,怎样面对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大潮?
 
    产业间缺乏基本的合作与共享,只把未来寄托在创业及个人的狭窄空间里,一个大学的发明大赛,全班的同学都同时发明一个类似的产品,这样的发明还有价值吗?
 
    一个缺乏合作的产业,它的价值等于最大价值企业的那个价值,一个合作良好的产业,它的价值等于所有企业价值的和。
 
    遍地都是创业与投资英雄在孤独求败。
分类
视频新媒体

国内的Youtube模式为什么不成功

 一年来,视频分享类网站在国内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被认为拷贝了Youtube的众多网站,还在一直赔本挣吆喝,尽管一些视频分享网站宣称拿到投资,但总体来说,投资量还是比较少,下一步怎么样,不可知数太多,这是一个还没开场就涌进无数竞争者的游戏。

   国内Youtube类网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借分享的壳子,做传媒的事情,用胡狼的话说,2.0的皮1.0的瓤子。    

   传媒和分享是有区别的,前者完成公众传播,后者完成小众交流。我举一个例子,你家的墙壁上会挂什么样的照片,估计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某明星的照片,一个就是自己的结婚照。如果你走到邻居家里,会发现什么,或许某明星的照片,依然挂在墙上,而通常来说,你的结婚照不大可能出现在邻居的墙上,这就是分享与传媒的区别。  

     分享与传媒具有完全不同的传播形式,传媒的内容更多是点,以内容中涉及到的事件或者人物为目标的点;而个人内容更多围绕作者和浏览者,内容价值更多体现在作者、读者、内容系列以及由这些关联起来的所谓群落、圈子中,而不是单个的内容。简单的说,分享是关于人,而不是内容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国内分享类网站在做什么?聚集了一堆个人制作的所谓草根视频,这一点与Youtube稍稍有点象,但接下来,国内这些网站的传播来主要自于网站的首页(含专题或专栏)的推荐。或者说,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主要目的是为了把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广泛传播,而不是分享。  

    从数据上看就是,分享类网站的浏览比较分散,单个内容的浏览率并不会特别高。而如果以广泛传播为目的,最终网站的浏览比较集中,一些得到推荐的内容浏览率非常高,而其它的内容几乎没人看。    

   分享类网站,其被浏览并不是因为其质量高,而是因为内容成为作者与浏览者的一个沟通桥梁,你观看一个亲戚或者朋友近期的视频,不再在于视频可以与刘德华比拼,而是因为你想通过视频知道他干什么了。现在,这类视频不分对象进行传播,走传媒的道路,应了王冉说的,“得闲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时间去看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除非他/她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众人物)的搞笑搞怪或者激情澎湃?”  

    难不成国内所有的视频分享网站的站长们都没有理解web2.0所谓的分享吗?应该不是,关键在于创业者和投资商过于着急了。    

    分享的东西需要变成人们一项真实需求,才能逐渐变成用户的自发行为,而这需要时间,需要用户在你的服务上找到真实需求,并逐步培养出习惯,人才能留下来。  

    而现在,创业者们还没有把服务配置好就开始把精力放在找投资上,好像他们创业目的是只为投资商圆一个故事。在所谓“业绩”的驱动下,你需要快速把人“拽”在你的网站上,有限的内容强推给每一个用户是容易想到的方法,于是所有的网站,不管是社区还是分享还是博客,都变得越来越像新浪,成为所谓的门户。  

     固然,把分享当作传媒来做,短期内能够更快的聚集人气,但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网站对内容选择必然以更多的眼球为中心,猎奇、搞怪、暴露等成为座上宾,不知道这样的内容最终要分享给谁,能分享出什么?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平淡而有真实需求的分享在这样的形势下显然并不能很好生存,而所谓的草根内容只不过是编辑们玩儿的游戏,急功近利把有价值的东西抹杀,走到与门户争抢的老路上,博客被门户招安的教训看来还不够有冲击力。

分类
企业与经济

机会、秩序与流氓

上午,一个朋友看了我的日本印象,问我对日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说,对于我这样一直养在国内的土鳖来说,日本的秩序印象深刻,全是细节功夫,而回到上海,地铁站前混乱的车流,秩序感便荡然无存,而此前对这种已经习以为常。

 
    日本的街道上,超车都不多见,更不要说抢行或者闯红灯,相比之下,国内即便规矩开车的,超车抢行的情况也不鲜见,本来30分钟的车程,常要60甚至90分钟才能到达,如果“心慈面软”老实跟车,保持“安全距离”,估计两个小时还到不了。
 
    我们都是秩序缺乏的受害者,而制造者又恰恰是我们自己。
 
    联系起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流氓软件”问题,原来,所谓“内容为王”、“渠道为王”不过是噱头,最终“流氓为王”才是真的,而且,“流氓为王”似乎并不是某些小人物的雕虫小技,应了SP(Service Provider)行业的一句话,“小骗为小sp,大骗为大sp,不骗成不了sp”,这该算是对移动保护大SP压制小SP的一个莫大讽刺,想起当初一些客户为了避免上当,拼着命找大sp合作的时候,应该是还没摸清楚发展中国家的脉搏。
 
    缺乏诚信的市场,虚张声势、弄虚作假比做好业务重要,谁还会真为用户的需要着想?到了“流氓为王”的程度,已经不能只怪人家流氓软件能力太强了,没有评判机制,最终沦为谁的嗓门大谁有理。
 
    我们享受后发优势的高速度,我们也在承受规则缺失的苦恼,我们在所谓世界新中心的焦点下陶醉,顺便老是想着如何解放十几万万之外,生活在低速增长下“苦难”的发达国家“阶级兄弟”。
 
    秩序是美好的,但固定了人们的思考习惯,压制了创新;而无序的市场流氓当道,高增长以低水平为代价,上帝凸现公平的一面。
 
    现在,从无序到有序,秩序正在建立之中,流氓横行应该是阶段性的现象,好比许多发达国家多年前曾经走过的路,但流氓何时终结,秩序何时开始却未必那么必然,拉美的一些教训但愿不被忽略。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能够经历秩序重建的机会不多,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或许才是中国机会的真正魅力。
分类
互联网观察

日本印象:细节见功夫

   从日本回来,再想想对日本的感觉,希望找到中国和日本差距,总体上,日本有的东西,中国都能找到,而且大多比日本更便宜,除了人均GDP,能够感受到区别是一些细节。

 
下面是几个例子。
 
 
所有的标线,哪怕最小的街道,都非常清晰。
 
 
街道上难以寻觅垃圾纸屑,而且连垃圾桶也非常少,秩序就是生产力。
 
 
小吃,非常精致。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内容商如何获得渠道

我曾力劝内容商放弃渠道,还是有人难以赞同,内容依赖渠道传递,没有了渠道的内容,岂不是无水之舟了吗。

反对者实际上混淆了两个概念,经营渠道与使用渠道,内容商放弃渠道的本意显然是让内容商放弃对渠道的经营,放弃经营渠道,并不等于放弃使用渠道,实际上,放弃经营渠道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合作方的)渠道,进退之前,凸现商业社会合作的价值。

那么放弃了渠道经营的内容商如何才能获得自己的传播渠道呢?

对于信息传播来说,渠道的真正意义,是让信息从发出者传递到接收者。能够加速或者方便了用户接收信息的载体,实际上就是渠道或者具有渠道的属性。

从内容商的角度看,由于没有自己经营的渠道,实现传播,显然要通过别人的渠道,如果被使用的第三方渠道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这种第三方渠道与自己经营的渠道的对自己内容传播能力就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要想形成稳定的合作渠道,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合作价值结构明晰。价值结构划分明晰的合作方能够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相比之下,那些总喊着“通吃”的合作者难以有稳定的合作伙伴,也因为自己的定位不清晰而难以形成内部有效的工作流机制。

其次是品牌。品牌在商业中的价值是显然的,对于商品价值的评判,直接的方式是对商品进行检测,而品牌,是企业对于市场的承诺,良好的品牌代表其背后企业产品的品质,降低了人们对于产品质量检验的门槛。信息社会,信息消费常常是一次性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用户对品牌的认可实际上代表着对稳定的高质量产品的认可。

内容商如果能够与第三方渠道形成稳定的合作,从内容传播来看,和自己经营渠道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这种依赖内容建设获取的渠道,可以称为“内容渠道” 、“虚拟渠道”或者“软渠道”。

“软渠道”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如果联系起电信领域的“硬交换”与“软交换”,可以类比一下,“软渠道”虽然不如(自己经营的)“硬渠道”那么固定,利用商业价值推动而不是“固定性”的绑定,反而渠道的效率更高,也正如“软交换”比“硬交换”效率更高一样。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内容渠道的前提并不是无限的,这是针对于当前视频市场快速发展,建立“软渠道”的条件很充分,对于内容商来说的,而对于那些没有强势内容的参与者,所谓“软渠道”或者“内容渠道”的建立,并非易事。

分类
视频新媒体

Google收购Youtube的理由

   Google收购Youtube有几天了,由于近几个月一直很忙,今天才有空说上几句。google收购Youtube,Keso疑惑为什么收购一个内容网站,而且一掷千金。  

   我倒不觉得Youtube这种播客型的网站是真正的内容网站,正如我不觉得文本或图片的博客是真正的内容网站一样,从互联网传播来看,博客(播客)类网站,是其内容传播的第一站,说是内容网站并不算问题,但若从内容产生来看,网站不是内容的制造者,而用户才是,博客类(含播客)网站实际上是用户内容传播的渠道。  

   基于此,我更倾向于把象YouTube一样用户制造(或者分享)内容的网站看作渠道,与google的主业搜索相比,博客类的渠道是人(用户)参与的,而google搜索更多依靠机器。  

   机器渠道与人参与的渠道看上去类似,却有着不同的特性,人更了解人类的需求,尽管效率要比机器低,但如果恰当的运用了机器作为人的助手或者工具,也不会是大问题。   

   机器与人的竞争常常以人的失败告终,但在需要创新的领域,结论常常倒过来,Yahoo!在中国的遭遇就是典型的例子,本土门户利用海量编辑打败了Yahoo!的机器技术。  

   这或许可以部分回答疑问,google实际上还是在收买渠道,google收买Youtube旨在加强人参与的互联网渠道,keso说的对,google一掷千金不在于“YouTube的技术有多强,创新能力有多强”,“关键问题在于,YouTube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十个月既然不能用技术与业务创新来解释,合理的解释是,Youtube恰当地发掘了人的作用。  

   至于google与娱乐巨头达成妥协对最终用户导致如何影响,我倒不特别悲观,一个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分享社区,尤其是其规模大到具有传媒特性之后,巨头参与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作为分享为特征的网站,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与巨头之间,并非一定不能和平相处。  

   Google较早的就进行了视频方面的探索,说明google在同样相信互联网视频化的战略思维,轻易地让Youtube超过,掏16.5亿美金为自己的落后买单,也应该值了。       

   Google收购Youtube对于美国的视频分享网站算是个坏消息,但对于中国的视频网站经营者也许会有好的一面,中文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等是否也会学习Google,对国内几近白热化视频分享战场慷慨一把?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商业基因与基因自私性

        许多人曾经谈论过商业基因的问题,“商业基因”,简单理解可以是,某个(类)企业特有的具有自己可重复而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商业价值模式。 
        对商业基因的认识,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依据,也可以找到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潜在基础。对于忙着互联网创业的兄弟们来说,如何识别自己业务方向的潜在竞争对手,商业基因的分析或许能有帮助。
         过去两年中,博客兴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商业基因案例,blog在国外兴起的时候,是反精英主义的平民或者说草根路线,而到了国内,虽然有不少人依然将blog(博客)作为草根的展示平台,但总的来看,国内的博客走的是精英路线,不是已经成为精英的人进一步展示精英的舞台,就是虽然此前不属于精英但通过博客走入(或可能走入)了精英阶层。
         精英博客思路,与门户网络早期推出的“专家专栏”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区别只是能否自主注册或者开放注册,而RSS定制之类的所谓web2.0特征,对于大多数习惯Web阅读的网民而言,并不是必需的,短期内也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
         博客托管商对于博客精英化的经营思路存在的巨大危机缺乏必要的警惕,以至于直到门户发力博客之时,还一度抱有web2.0与web1.0分治的梦想,现实要严酷的多,由于“精英博客”与“专家专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或者说他们具有相同的“商业基因”,当门户从“精英博客”试验者的尝试中得到启示,迅速开展博客服务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前所谓的博客先行者们,很快就哀鸿遍野。
         “商业基因”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某种商业行为的潜在基础,揭示了业务模式的规律,在进行业务模式方面拓展时,商业基因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看清楚,哪些看上去很炫的服务实际上并不适合企业去做。
         “商业基因”决定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可能性,基因的自私性则决定了赢者通吃的宿命。生物学上,基因这种高级物质具有自私性,它希望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商业基因也如此,当一种商业基因具有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样具有将自己的商业基因进行最广泛传播的自私性。
         意识到商业基因的自私性,能够在市场中提前意识到竞争对手的所在,并利用基因创新打破赢者通吃的怪圈。从竞争的角度看,比识别哪些事情不适合本企业做更重要的事情在于,识别哪些巨无霸企业可能在未来成为自己主营业务的竞争对手。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商业基因的识别并不容易,许多时候,分析常常是事后诸葛亮的事情,尽管如此,商业基因分析方法还是给创业者一些启示,在一日千变的互联网领域,行业之间的差别远比想象的要小,好比白鼠和人类,表面上的巨大差别,而基因的差别却小得多。
         互联网扁平化的趋势将地球进一步变小,我们需要更精确的工具进行商业模型分析,商业基因可以是一种参考思路。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我为什么劝内容商放弃渠道

如果你揣着1块钱走进一元店,你还会选择买两件商品吗?

 
    现实中的选择通常没有极端的例子那么直接,但结论常常一致。人们总是不相信自己或者公司的潜力,互联网起步门槛偏低,加上各种利益的诱惑,为什么不可以都尝试一下。
 
    看上去似乎不要成本的尝试为什么不值得去做?成本低廉的印象来源于浅尝辄止,满足于尝试一下当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但商业价值却未必可以通过浅尝就可以实现,做好一件事情与做一件事情的代价是完全不同的,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
 
    内容商放弃渠道,根本的原因在于渠道与内容的差别的实在太大,如果都是处在发展期,同时两者抓住并不合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限资源的分散投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只会降低成功率。
 
    GE(通用)是世界上少见的综合性企业,但综合性企业功的例子并不多见,多元化不是成功的借口,要尝试,至少应该在一个领域已经做到比较好的状况下才可以。
 
    内容商放弃渠道的一个现实理由是,近期来,所有的门户类网络全面进军宽带视频领域,尽管不少打着原创内容的概念,而他们几乎走的全都是渠道策略,不夸张地说,视频播放渠道竞争已经白热化。重新介入一个白热化的行业,不智。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放弃渠道的真正风险在于,如果你对自己的内容没有信心,你的内容可能无法实现传播。同样,我们可以这么反问,内容商对自己的内容都缺乏信心,他在渠道的上的胜算又能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