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

创业的创新逻辑

        老康SOS搞了一个叫桃花源私微博的面向家庭的sns社区,在path流行之后,围绕垂直或者细分的sns创业热潮又起,老康的家庭微博想法已经有几年了,默默准备之后,终于要付诸行动,这里暂不探讨sns的机会所在,聊聊近期有关创新的困惑问题。

分类
企业与经济

信息化的中国机会

        作为新兴发展国家,中国与发达世界的差距在哪里?我们不妨从社会演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分类
业务模型 投资

图谱,怎样才靠谱?

        有个说法,你现在如果参加互联网圈子的聚会,不说两句pinterest,都不好意思跟人发名片,凑个热闹,今天要说的话题又从pinterest开始。

分类
产业互联网 投资 电子商务

电商的社交价值

        电子商务经过前几年的超速发展,终于陷入“休假式治疗”,从具体的问题来看,资金的盲目投入是主要原因,如果进一步问一下,为什么大量的资金能够无理性地盲目进入呢?

分类
投资 电子商务

电商病了?

        电商最近颇受争议,甚至电商从业者都自己站出来,指责电商是泡沫。在新一轮金融的冬天里,上半年还火得一塌糊涂的电商貌似有点病了。

分类
投资 电子商务

说说电商体验店

       当C2C充满争议,B2C陷入肉搏战之后,电子商务将往何处去?O2O是救命稻草吗?除了这些人们都懒得翻译的英文词语,还有什么在等着?

分类
投资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服务

        我们总说现在是服务的时代,一切的产品,都越来越依靠服务。

分类
投资

创业者的“钱”规则

        有多少钱才能开始一次创业之旅?

分类
业务模型 投资

后团购O2O:零的突破突破到零

        最近,许多人嘴里又多了一个新名词O2O,如果你不习惯说英文,你读成“零2零”或者“零到零”,或许会被人笑话,但你却可能是对的。

分类
业务模型 投资

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创业?

        当创业者经历千辛万苦,终于盼望出了自己的产品,真兴奋不已,可是一旦拿到用户或者创业者面前,却甚至引不起对方的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

分类
投资

创业是个什么玩意儿

        常常遇到这样的创业者:他还没有租用正式的办公室,他的兼职员工还是别人公司的长期雇员,他自己还在犹豫,下个月是不是真一个猛子扎下去,是的,他还没想好是否自己开办公司。

分类
投资

资本与智慧,谁在创造价值?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比尔盖茨女婿与世界银行副行长”,先来温习一下:

分类
业务模型 企业与经济

谷歌收购摩托移动:竞争的终结?

        昨晚,谷歌收购摩托移动的消息传来,我的第一反映是:“其他android 硬件厂商情何以堪啊”,显然,这对整个android生态链来说,对整个IT业界来说,消息都太劲爆了。

分类
业务模型 投资

寻找下一个巨兽

        上周我写的大象跳舞的时代,探讨了大公司的业务发展的一个新变化,其实,关于大公司、小公司对比的讨论,过去多年来一直都在进行,未来是小公司的天下?还是一波接一波的大公司之间的改朝换代:就像谷歌与雅虎(或者微软),或者人们期望中的facebook与谷歌?

分类
投资

大象跳舞的时代

        大型互联网公司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吗?中小创业者的冬天是否来临?故事还需要从5年前说起。

分类
投资

初创公司值多少钱

        创业公司如何估值?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投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从现实的角度看,一个投资几十万元的公司,可能最后经营不善被迫关门,也可能最后上市成为市值百亿美金的大公司,也就是说,投资回报率从0到数百倍都有可能。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创新的敌人

        关于创新,有很多探讨,国内有没有创新?克隆、模仿与创新究竟是什么关系?面对“微创新”、“本土化创新”等诸多围绕创新的概念,我们是在发掘创新能力还是在埋葬创新。

分类
企业与经济

企鹅的创想

    终于,腾讯正式公布收购康盛创想。
    几年前,IT业界朋友们聚会的时候,对互联网大公司多有诟病,一个原因是:国内大公司实施收购创业公司的行为太少,许多创业公司根本无法单打独斗走到上市便倒下了,国内互联网创业出路太小。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团队十荣十耻[王祺同学总结]

以解决问题为荣,以寻找借口为耻
 以主动负责为荣,以需要追问为耻

分类
企业与经济

创业与职业的区别

    月前参加Xue24的创业与职业的话题讨论,我第一感觉是,创业是比短处的,职业则是比长处的。
    创业当老板,即便你有很多长处,但如果你不会拿合同,公司就可能死了。做老板,圣诞节就没法休假,每天都会在想事业,下了班晚上你心理还是很紧张,这是你的一切,老板是完全责任的,像念书,没有放下的时候。作为职业经理人,你可以选择你擅长的事情干,干完活,时间过了,责任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到家里就基本放松了,这是心态上最大的不同。
    现实中有个情况,大家都想当老板,一个根本原因是在整个市场上利益划分更倾向于资本划分,极端的情况下,哥俩合伙创业,老二那人最后还是独立创业了,这不是反应一个人的问题,是反应在现在整个中国情况下,劳动方和资本方之间存在的大问题。
    职业与创业的选择,应该从过程快乐的角度来选择,人最后归宿都得死亡,享受过程快乐的人生才丰富多彩。成功不成功某种意义上是体验问题,曾经痛苦时候要比幸福的时候更值得回忆,当你现在比较困难,穿得不漂亮,住的房子不好,等有钱时候再回忆,这时候你能体会到过往生活的乐趣,因此,要把快乐建立在过程上面。
    大学刚毕业时候,学生们眼高手低,他认为他要做很多事,学很多东西,招聘的时候,学生上来就会问,这个岗位我能学到什么东西,而实际上,职场不是学东西那么简单,不是说你今天会解决一百个问题,明天会解决一千个问题才是进步,而是要找感觉,找平衡感,经历了这个过程,你知道,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比知识更重要。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创业而最终没能去实施创业?重要的是,无论你创业也好,职业也好,最终你需要获得做事平台,决定一个人阶段性成长的,平台好坏很重要,平台好的话,你一年时间可能走过别人三四年的路。
    创业之前,对于成功的期望值是可能性的最大释放,在大公司,你有很多想法,可能老板不认可你,也没有人支持你,选择创业,第一感觉是想到没有老板限制你,没有不同意见反对你,你能做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可能性进行了最大化释放。
    而真正创了业,你会发现,成功期望值按照最大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变成了实施限制最大化,你每一个好的主观想法都需要客观资源来支持,否则同样是空话,创业从零起步的限制也被极端放大。
    这是创业前后最大的反差,也是很多人在实施创业时不得不打退堂鼓的原因。职业状态或者创业状态,最终的评判应该是能否提供更好的平台。
    现实的情况并没有给创业者提供好的环境,尤其刚毕业大学生,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创不了业?你连基本的资源都没有你创什么业?没有一个很好创业孵化环境,创业则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