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物理的空间是我们活动的巨大障碍,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分居南城与北城的朋友,半年见不上一面稀松平常。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年代,许多人别井离乡,在异地工作发展,常常感到亲情难诉,正如有古语:“远亲不如近邻”。
分类: 业务模型
互联网的商业、业务模型
最近,许多人嘴里又多了一个新名词O2O,如果你不习惯说英文,你读成“零2零”或者“零到零”,或许会被人笑话,但你却可能是对的。
当创业者经历千辛万苦,终于盼望出了自己的产品,真兴奋不已,可是一旦拿到用户或者创业者面前,却甚至引不起对方的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
昨晚,谷歌收购摩托移动的消息传来,我的第一反映是:“其他android 硬件厂商情何以堪啊”,显然,这对整个android生态链来说,对整个IT业界来说,消息都太劲爆了。
2004年Tim・Olary先生初次提出了“Web2.0”这一概念,平台化日渐被互联网界津津乐道, 2006年,“YOU”作为风云人物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随着互动、社区、社交等概念的流行,用户在互联网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尽管,许多人或许认为这已不是问题,但显然还是个问题。就像许多人5年前已经“看透”将博客成为大众改变世界的魔法扫帚一样,他们说对了开始,却错过了结局,今天,更多新进互联网的年轻人,他们眼里的互联网已是微博;再五年之后,“看透”微博的人们还将陷入类似的尴尬。
在CNNIC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发布会移动互联网应用分论坛,分享了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观点: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什么?
谷歌(Google)、甚至之前的雅虎(Yahoo)在全球范围内,因何创造了堪称奇迹般的成功?脸谱(Facebook)能成为新奇迹的创造者吗?脸谱之后还会有什么样的奇迹?还有,在Facebook都还没有明朗之前,这样的猜测有何意义?
[[ 该文是2006年3月份根据日文材料整理而成,比较系统地讲解了web2.0的概念,现整理在一起,重新发布如下,此次发布未作任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