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互联网圈最近流行一种新的骂人方法,说谁不靠谱便说他具有“互联网思维”。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斯诺登爆出棱镜门,惊起人们对于数据安全与网络隐私的关注,政府权力部门、大型商业公司,是否正以公众安全或者服务用户的名义侵犯着我们的隐私?
我一直是自媒体的悲观者,尽管我坚持博客写作已经十年,但我一直不认为这该归为媒体工作,在我看来,媒体是具有看门人的公共传播,否则内容再好也不是媒体。
昨天的腾讯汇@段永朝 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媒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的角度很多,许多人有自己的答案,甚至完全相反的答案。
我在前年消失的媒体中留了个问题:媒体会消失吗?
最近写文章,总是不经意用“过去几年”、“几年以前”的词语来修饰,好像我一瞬间变得喜欢怀旧了,后来我一想,其实不是我怀旧了,而是那些旧的又回来了,历史不只是惊人地相似,历史其实总是在重复,难怪先贤们总用车轮来形容历史。
最近几年来,传统纸质出版业遭遇了巨大的挫折,报纸杂志的出路在何方?曾几何时,一个叫做“自媒体”的名词日渐流行,似乎媒体的一切命运已被它悄悄掌控。
互联网老兵段永朝在腾讯互联网思考者问答中提了个问题:数字人群的「部落化」、「小众化」是否在真实发生?这一变化会对商业产生什么影响?
随着实名制等互联网政策的推行,互联网上每一个发言的“马甲”都将能对应上真实的人,你的所有网络行为将因为身份的真实性而变得可追踪,看上去,一切正在越来越透明。
04年,Tim・Olary先生提出web2.0相关概念,互联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量的依靠用户力量的互联网应用纷纷涌现,UGC(用户制造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概念开始火热起来,极端主义者甚至认为“人人是记者”的时代正在到来,这显然是过于放大了互联网具有强渗透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