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区与传播

千树Twitter朵朵开

Q:什么是twitter?

A:一种微型博客,记录一些琐碎的东西。

 

Q:我想互联网创业,可以克隆一个twitter吗?

A:当然可以,闲着也是闲着。

 

Q:为什么大家喜欢克隆呢?

A:抢银行富得快还是存钱富得快?

 

Q:互联网不是提倡创新吗?

A:创新是说给别人听的。

 

Q:twitter现在很成功了吗?

A:气势如虹,不知算不算成功。

 

Q:为什么不学习一个已经成功的样板呢?

A:互联网克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以前是人家长大了开始学,现在是幼儿园就要学。

 

Q:twitter引领了什么方向?

A:沟通越来越“即时”。

 

Q:那腾讯为什么也要学呢?

A: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

 

Q:那以前为什么不这样呢?

A:无利不起早,博客不是已经证明了大门户的劫贫济富能力嘛。

 

Q:twitter有未来吗?

A:未来在前头,只要往前走。

 

Q: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twitter吗?

A:这一刻,你在做什么唠唠叨叨,其乐滔滔What are you doing? 关心自己和朋友。 

(蓝色部分依次摘自jiwai.de;taotao.com;twitter.com;fanfou.com首页推广词)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公共信息与个性化传播

[引子]:由于我为了秉承第三方中立的态度,写作中尽量少的指向具体的人和事,很少“惹事”,曾被朋友批评过于保守,而我的上一篇“谁是信息过滤的主宰” 却招致许多人写评论反对(或反感),这使得我的一些朋友很不解。

分类
社区与传播

谁是信息过滤的主宰

 keso提到过滤器与民主相悖,对于民主,在我,是个复杂而无兴趣的问题,也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多说,关注一下信息过滤问题。

 

    我理解keso所提问题的含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个体来说,信息是否能够做到多样性;一是,对于群体来说,是否能实现公共(共同)信息传播。

 

    互联网正在经历的个性化大潮,是与信息海量导致的信息过载有关的,信息从海量的传播到个人的有限获取,过滤便难以避免。

 

    信息过滤(方法很多种,包括个人定制、编辑推荐)是否会必然导致个人信息多样性缺失或者公共话题无法传播呢?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我在大学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种群相变”的研究,研究繁殖中的种群被定向过滤(如:一个细菌种群被使用抗生素)之后,种群结构(亚种的比例)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不是一个生物学而是数学的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涉及到较多的数学公式推演,这里不多介绍,仅用个例子说明这个课题,假定一种抗生素对于一群细菌的有效性是90%,也就是说,使用了抗生素之后,细菌中的90%死亡,而10%能够存活。细菌能够有死有活,是这群细菌个体存在差异(即存在亚种,亚种是种群下面更细的分类),即有些亚种具有抗药性,有些亚种不具有抗药性,具有抗药性的亚种能够存活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死亡了。

 

    多次使用抗生素之后(实际中,没有抗药性也未必就会全部死亡,可能会有个较低的存活率),可能会出现一种结果,原来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亚种比例从95%降低到5%,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亚种从5%上升到95%,经过抗生素过滤,细菌种群里面的亚种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称作“相变”,如果种群比例不发生变化,就没有发生“相变”。

 

    某种选择下“相变”剧烈的种群是不稳定的,抗生素失效越来越快可以从“相变”得到解释,不多说。

 

    经过了过滤机制的信息传播群,也具有生物种群类似的特征,一种或者一组过滤机制,会导致信息群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信息群的结构变得单一化,最终信息的多样性将缺失,信息传播中要解决的是,信息如何在过滤机制中,保持不发生“相变”,或者“相变”的方式控制在传播者希望的形态(比如:新闻管制和快速的小道消息两种极端状况)。

 

    完全不发生“相变”的情况比较少见,准确的“相变”控制也会非常复杂,如果保持合理的相变度呢?

 

    减少过滤肯定是办法,但这个办法过于朴素,而且显得很无奈。

 

    加入随机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变”程度,由于编辑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多人协作会进一步融入随机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传统门户网站的多人合作的编辑推荐模式不会导致“相变”过于激烈。

 

    由此可见,对于个性化时代的信息过滤,人们没有必要过于忧心忡忡,信息接受者会被自然选择的规律推到合适的过滤方式(包括传统门户的人工推荐)上,而那些顽固者,从人类总的种群来看,我们也允许他们作为少数分子的多样性存在。

分类
社区与传播

从0.16%看UGC(用户制造内容)价值

调查显示用户参与远低于预期”中提到,Youtube网站上传视频占整体访问量的0.16%,其中有结论认为“绝大部分Web2.0用户都同那些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没有太大区别,更喜欢观看,而不是创造。”

分类
社区与传播

用户产生内容在于关联度

  keso说到信息和用户的三重关系,这与我在互联网动力学模型中,提到“关系”的思路是一致的,当时发文的时候也有人提出UGC(用户产生内容)相关的疑问,与keso文后评论对于UGC的质疑有些相似,补充几句我的看法。
     UGC的思路,与传统媒体的思路是不一样的,UGC中提到的内容重点在于“UG”(用户产生),而不是“Content”(内容),至少,“内容”应该是与用户关联的,如果仅仅理解成“用户产生的”内容,那传统的内容哪些不是人(作者)产生的呢?广义一点的用户,基本覆盖这里人(作者)的概念。
     实际上,UGC重点还是强调“用户产生”,或者说,强调“用户”与“内容”的关联性,如果割裂了这种关联性,“内容”并不能表达真实的含义。
     互联网从业者,通常会将问题进行抽象与简化,以便得到理论模型的指导,由这个观点引申,传统媒体的内容是与作者无关的,所谓web2.0的内容是与用户有关的,所以,UGC的“内容”与传统媒体的“内容”具有不一样的传播方式。
     现实的问题要比理想的情况复杂,内容与用户的关系并不在于有和无(或者“邦定”与“非关联”)两个极端,绝大部分以不同的关联度而存在,因此,单纯的定性讨论会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
     对于UGC,我个人看来,这是信息传递模式的一种进化,从单纯的信息传播演进到信息与人的生态性共存,从这个角度看,web2.0是对web1.0的升级,不仅仅从业务层面,从技术层面亦如此。
     正如牛顿力学与相对论,是演进的关系,同时牛顿力学又是常态下相对论的简化模型,web2.0与web1.0也有类似性,忽略了关联性,单纯的把web1.0与web2.0看成是并行的或者取代性的都会有问题。

分类
社区与传播

精英博客时代的终结

 Keso离开Donews,显得有些突然,但不出乎意料之外。精英博客的衰落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如果非要一个标签,今天可以看作精英博客时代的终结。
 
    这几年,博客从个人网站,发展到门户的核心业务,风风雨雨,互联网几年仿佛数十载,blog译名网志、部落格、部落、博客的你争我抢,到陈一舟以老板身份在Donews发布“博客”正名,博客作为blog的中文翻译之争算是基本尘埃落定。
 
    作为精英博客时代的英雄,方兴东赢得了“博客”译名,却输掉了“博客”事业。其实何止是方兴东输掉了博客,门户收编博客之后,博客的普及浪潮掀起,对博客用户而言是开始,但对于博客的拓荒者来说是不折不扣的终结,只不过,不幸的专业博客网站各有各的不幸而已。
 
    还记得一两年前,博客还只是圈子里的玩物,一批“草根”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乌托邦式的博客理想(当然,那时候会分别是blog理想、部落格理想、网志理想…),博客日渐替代BBS成为虚拟世界的新社会,草根中的杰出者开启了精英博客时代。
 
    1月27日,新浪召开论坛十周年庆典,一批曾混迹在四通论坛的老筒子重新相聚,世纪末的论坛风云仿佛又重新浮现,第一批草根英雄应论坛而生,应网络泡沫而灭,江湖纷争结束。门户的崛起终结了混论坛的网虫时代,传媒第一次赢得了互联网。
 
    博客重起了新一轮的草根英雄时代,2004~2005年迎来了博客精英时代的巅峰,新一批草根英雄登上舞台,许多互联网前端概念通过博客得以深入研讨,人们第一次体验了网络跨地域交流的有序与高效。
 
    2005年,门户博客从互联网席卷到传统媒体,普及化浪潮带来阵阵尖叫,转折也随之而来,尽管人们没法准确预计,但都有预感。门户裹着名人博客呼啸而至,网络的聚光灯便从精英博客上日渐离开,博客迅速成为名人的秀场,或者沦为网络造星的秀场,传媒再一次赢得了互联网。
 
    精英博客时代的结束也在预料之中,打江山者必然要让位于坐江山者,精英博客不是让位于大众博客(社区)而是名人博客代表的传媒,则似乎不在人们的预计。
 
    精英博客的死亡早有征兆,半年多来,因为“忙”,许多当年的博客大牛每日一勃变成每周一勃,每周一勃变成每月一勃,最终,忙实际上只是疲软的代名词。
 
    拥有数万固定读者的keso,作为这一轮精英博客运动的代表,他的离职为半年多的精英博客退潮打上一个标记,网络虚拟社会的墓地上,一座新墓树立,“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精英博客葬于此地”。“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历史最终以寂静记录所有轰轰烈烈的进程。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内容商如何获得渠道

我曾力劝内容商放弃渠道,还是有人难以赞同,内容依赖渠道传递,没有了渠道的内容,岂不是无水之舟了吗。

反对者实际上混淆了两个概念,经营渠道与使用渠道,内容商放弃渠道的本意显然是让内容商放弃对渠道的经营,放弃经营渠道,并不等于放弃使用渠道,实际上,放弃经营渠道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合作方的)渠道,进退之前,凸现商业社会合作的价值。

那么放弃了渠道经营的内容商如何才能获得自己的传播渠道呢?

对于信息传播来说,渠道的真正意义,是让信息从发出者传递到接收者。能够加速或者方便了用户接收信息的载体,实际上就是渠道或者具有渠道的属性。

从内容商的角度看,由于没有自己经营的渠道,实现传播,显然要通过别人的渠道,如果被使用的第三方渠道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这种第三方渠道与自己经营的渠道的对自己内容传播能力就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要想形成稳定的合作渠道,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合作价值结构明晰。价值结构划分明晰的合作方能够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相比之下,那些总喊着“通吃”的合作者难以有稳定的合作伙伴,也因为自己的定位不清晰而难以形成内部有效的工作流机制。

其次是品牌。品牌在商业中的价值是显然的,对于商品价值的评判,直接的方式是对商品进行检测,而品牌,是企业对于市场的承诺,良好的品牌代表其背后企业产品的品质,降低了人们对于产品质量检验的门槛。信息社会,信息消费常常是一次性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用户对品牌的认可实际上代表着对稳定的高质量产品的认可。

内容商如果能够与第三方渠道形成稳定的合作,从内容传播来看,和自己经营渠道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这种依赖内容建设获取的渠道,可以称为“内容渠道” 、“虚拟渠道”或者“软渠道”。

“软渠道”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如果联系起电信领域的“硬交换”与“软交换”,可以类比一下,“软渠道”虽然不如(自己经营的)“硬渠道”那么固定,利用商业价值推动而不是“固定性”的绑定,反而渠道的效率更高,也正如“软交换”比“硬交换”效率更高一样。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内容渠道的前提并不是无限的,这是针对于当前视频市场快速发展,建立“软渠道”的条件很充分,对于内容商来说的,而对于那些没有强势内容的参与者,所谓“软渠道”或者“内容渠道”的建立,并非易事。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我为什么劝内容商放弃渠道

如果你揣着1块钱走进一元店,你还会选择买两件商品吗?

 
    现实中的选择通常没有极端的例子那么直接,但结论常常一致。人们总是不相信自己或者公司的潜力,互联网起步门槛偏低,加上各种利益的诱惑,为什么不可以都尝试一下。
 
    看上去似乎不要成本的尝试为什么不值得去做?成本低廉的印象来源于浅尝辄止,满足于尝试一下当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但商业价值却未必可以通过浅尝就可以实现,做好一件事情与做一件事情的代价是完全不同的,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
 
    内容商放弃渠道,根本的原因在于渠道与内容的差别的实在太大,如果都是处在发展期,同时两者抓住并不合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限资源的分散投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只会降低成功率。
 
    GE(通用)是世界上少见的综合性企业,但综合性企业功的例子并不多见,多元化不是成功的借口,要尝试,至少应该在一个领域已经做到比较好的状况下才可以。
 
    内容商放弃渠道的一个现实理由是,近期来,所有的门户类网络全面进军宽带视频领域,尽管不少打着原创内容的概念,而他们几乎走的全都是渠道策略,不夸张地说,视频播放渠道竞争已经白热化。重新介入一个白热化的行业,不智。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放弃渠道的真正风险在于,如果你对自己的内容没有信心,你的内容可能无法实现传播。同样,我们可以这么反问,内容商对自己的内容都缺乏信心,他在渠道的上的胜算又能几何?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内容制作权,属于用户还是机构

人们总是将用户制作与机构制作进行对比,要么得出由于机构比用户具有更强的制作能力,所以机构内容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个人内容;要么得出由于用户基数众多,所以用户决定内容未来。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用户制作与机构制作,常常具有不同的目的,本质上属于不同的领域,并没有可比性。

 
    用户制作多集中在个人展示和交流,无论是拍摄短片还是恶搞,根本出发点还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尽管一些个人短片也流传的相当广泛,但从一开始的出发点上,他们更多的是想向自己的朋友群传递自己快乐,目的多在与朋友交流。这与给朋友写封信、寄几张照片没有太本质的区别,你能因为专业机构拍摄的水平远高于自己,而选择用质量上乘的明星专辑替代自己的生活片段传给朋友看吗?
 
    只从质量高低的角度对个人制作或者机构制作进行对比,实际上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问题,对内容多样性的考虑显得有些不足。极个别的个人短片,由于受到热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给人造成个人短片要和机构内容争抢用户的错觉。实际上,未来,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个人短片可能能杀进商业片的范围,更大量的个人短片的制作目的将是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与极少数的明星照片可以成为商品让人们争相购买,而更多的个人照片只停留在自己的相册里,成为亲朋好友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区别。
 
    个人制作的内容与电话相似,每个人都在打电话,但电话总是打给有限的几个人,接、打电话的双方常常是平衡的,即打电话和接电话基本持平,只是由于使用者基数巨大,最终电话网络承载的信息总数巨大。机构制作内容,是不对称的传播,即一个制作者要把内容传递给千千万万的使用者,而反向的传播没有或者很少。
 
    内容制作权属于用户还是机构,取决于内容本身,情书要个人来写,发给一个人看;教材由出版社来编,发给一堆人看,如此而已。Web Counters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渠道与渠道的区别

渠道到底是什么?制造商内容商究竟怎样从渠道获得价值?

 
    制造商或内容商常常对渠道商羡慕有加,因为渠道是其产品服务的必要环节,也正如此,一些制造商或内容商总是想方设法建造自己的渠道。
 
    渠道是产品向用户的分发通道,一家报社,请一些发行员,他们负责将产品发送到每个订户手上,发行员是报纸的发行渠道,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能够完成多家报纸发行,它就变成了报纸的发行商。
 
    报纸发行商一旦建立了发行队伍,再增加发行一份报纸,边际成本就变得非常低廉,而重新建立发行渠道的成本将要昂贵的多,渠道的优势在于占有这种规模优势。
 
    发行渠道的规模边际优势,并不在任意条件下都同样有效,当报纸发行渠道要传送牛奶时,其有效性就会下降,当用这个渠道来传送汽车时,渠道几乎就会失效,这说明渠道对于被传送的内容,是具有不同适应性的。
 
    互联网上的渠道适应性并没有传统渠道这么容易区分,不同信息对于渠道不同的适应性因为网络上传送方式的相同而容易被忽略。最终内容商对渠道无区别地依赖,导致关联渠道数量过度膨胀而无所适从。
 
    互联网渠道与传统渠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互联网渠道,尤其是近期提倡web2.0概念的渠道,不仅仅象传统渠道一样具有规模的优势,而且还有具有针对确定用户的特点,换句话说,互联网渠道的用户,常常能找到真实的对象,不象传统的渠道,虽然也有固定的客户群,但客户群特征是基于统计学的,与某一个具体客户常常没有关系。
 
    上面的说法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传统行业的会员卡、无须登陆的门户网站类信息与上面的描述相反,但毫无疑问,能够针对确定用户,是互联网渠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渠道对确定用户具有关联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意味着,一旦渠道建成,所有的产品能够没有误差的发送到需要的用户,这意味着多年来产品采用广告模式流通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准的投递,包括信息和普通产品。
 
    精确投递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在现阶段,被误用的可能要远大于其带来的美好前景,如果渠道缺乏必要的技术条件(这种技术条件当前只是部分具备,整体上还是空白),并不能很好地获取渠道上用户的需求,渠道就会向用户提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
 
    问题来了,由于渠道对用户是关联的,非精准的推广行为将会对用户产生干扰,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家门口超市的新品促销行为和通过手机推销新信息产品,由于信息渠道直接关联具体用户,新增信息通过既有渠道(手机信息)传递时,用户将不堪其忧,而超市,由于并不针对确定的客户,则没有这个问题。
 
    如果新的渠道拥有者不能准确使用具有用户关联的渠道,用户的噩梦就将开始,垃圾邮件、垃圾短信、垃圾即时通信造访,接踵而来。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传统的渠道建设者知道,招聘几个人,骑上自行车,一个渠道产生了,但这和招聘几个司机,配上长途运载汽车是无法相比的。与此相对,互联网的经营者,架了几台服务器之后,就开始梦想和盖茨比谁更二,后面还有点零。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没错,用户创造内容!

        王冉开始怀疑用户产生内容,理由很简单,那些二把刀的非专业人士搞出来的所谓音视频,成不了“主流”。
        看起来,用户制造内容要倒在专业机构的屠刀之下,实际却未必如此。
        造成王冉困惑是他对于“内容”的先入概念,王冉“越来越不认为完全没有策划、没有编导、没有明星的‘用户产生’的视频短片能够成为未来多媒体视频内容的主流”。问题在于,为什么要用“主流”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用户产生”的内容?换句话说,王冉在利用“传统内容”生产的场景来审视“用户制造”的内容时,发生了审视错觉。
        我们不仅需要出入酒店吃烤鸭住高档客房,还要吃家常菜啃窝窝头,事实上,不管你多么富有,你也无法利用烤鸭替代所有的家常菜窝窝头,这是上帝给“穷人”翻盘的机会。
        用户制造内容是一种新的内容产生模式,其出发点并不是要替代传统影视。正如电视出现后,电视剧早期和电影时间和内容方式相仿,而现在,我们近乎见不到时长短于2小时的电视剧,除了一个被誉为票房毒药的过气明星,我们也几乎看不到靠煽情来赢得观众的电影。
        不要指望地铁列车上的液晶电视会给你播放每天2级的琼瑶故事,也不要坐在公交的座椅上指望寻找躺在客厅沙发上的收视感觉,当互联网p2p视频公司只会把电视频道直接搬到直播窗口上,你还相信他能成功吗?
        你可以不去“关心大街上随便一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日常生活”,也没有闲到“有时间去看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的搞笑搞怪”,但如果这个人是你几年不见的大学同窗或分别多日的热恋情人,激情或者澎湃,分分钟的事情。
        电话费每分钟1元的时候,有多少人敢想通过煲电话粥来一诉衷肠?那时候的电报,如何节省一个字是发报员的技术水平,电话传递的是重大政策指令、经略要典。如今,每人大哥大,你会因为电话者的文学水平不够而怀疑其产生合格内容的能力?
        内容,何谓内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是内容,哼哼哈哈的即时通讯也是内容,你可以只看电影而从不和哥们儿侃一会儿么?内容,不要别非彼即此地看待内容,“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可能仍然不是来自街上随便走着举着DV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但千万别忽略了张三、李四和麻子们的力量。
        未来,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将是内容的制造者,或是元数据,或是熵,下一波互联网的驱动力何在?没错,就是它,用户创造内容。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内容还是渠道,是不是问题?

#isubb#当年克林顿的竞选班底在迎战老布什的时候打出的最著名的口号,“是经济,笨蛋!” 王冉借用了这种说法:是内容,笨蛋!。
显然,事情也不会就这么简单,两年来的web2.0大潮,走的更多是渠道的道路,还借用克氏竞选口号,完全可以是“是渠道,笨蛋!”。
是不是渠道为王,我不大好说,能知道的是,几乎所有的流氓软件几乎都是走的渠道路线;几乎所有的SP都靠渠道而不靠内容挣钱;零售业中渠道早就压过制造业(内容)成为产业链主宰,按照这个路线图,互联网世界难道真的可以号称内容为王?
我并不反对把内容提到重要的位置,以“内容为王”提醒早期那些只管圈地不管用户使用的企业也不为过,但如果一味强调内容为王,便是跌落到另一个陷阱中。
我一年多以前,曾经分析过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说内容为王,有兴趣的可以看过去。
这里补充几点说法。
1.何谓内容?
这似乎是个傻傻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互联网时代,单向传播的电视模式被打破,内容边界正在逐渐消失,看电视的观众相对于电视播出者,不再是局外人士,观众对于电视的评判变成了节目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所谓的web2.0传播特征。
从这个角度,似乎可以看到只关注传播方式的web2.0创业者失败的理由,web2.0更多的是一种内容聚集和传播方式,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服务。
2.渠道价值
工业、商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近些年来,物流等概念更是快速发展,零售业成为产业龙头的现实告诉我们,渠道成了商家竞争的制高点。
渠道的价值在于,如果生产(内容)是过剩的,商业价值决定于兑现环节,即面向消费者的渠道。如果内容为王成立,前提条件是,内容生产是稀缺的。
3.渠道内容之争
当前,随着版权监管的加强,SP的治理,内容越来越被重视,这是个好现象,劳者终于可以食其力,内容服务行业,投机者战胜服务者的劣币驱逐良币故事终于告一段落。
如果互联网和传统经济遵循同样的规则,内容为王将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渠道为王至少是可预见时间内的结论。
不过,互联网毕竟有其特殊之处,更模糊视听一点的说,一些所谓跨平台的媒体传播,说到底是一种渠道制造内容的混合模式。互联网构建的是一个直通的世界,渠道是否存在?长远的未来,难以回答。
我孤独的做着王冉所说的内容为王的事情,但我对我的乙方–渠道们心生敬畏,在这个越来越变得扁平的互联网世界,担心我这个内容,王位不保。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公社与公路

与去年每次聚会大侃web2.0模式不同,最近身边的不少兄弟开始推出五花八门的互联网服务,之所以没说他们是web2.0服务,是觉得他们有比web2.0模式更有意义的现实基础,前一阵子先后介绍了一些,今天要介绍的是胡狼“伙聚”,此前,它叫做“阿比酷”。
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阿比酷”,阿比酷的含义也有些难懂,如果叫“比酷”就最合我的心意了,听说老蒋已经捷足先登了。
“伙聚”,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参与者对外共享自己付费获得的WiFi接入点,这些共享的接入点最后连接成一张覆盖全球的WiFi网络,会员可以享受随时随地WiFi共享接入。
如果思路最终能够成功,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酷的东西,像胡狼自己说的,“我觉得这个事情不是有点酷,是太酷了,酷到很多朋友都觉得想法太好,太难做到,太理想主义。”胡狼的顾虑有他道理,这是一个利益的世界,奉献性的东西,又那么好,说服别人的难度相反会提高。
如果,我们就是理想主义者,伙聚公社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2.0应用,从用户中来,回馈到用户,所谓用户参与。web2.0并不是什么万能药,但是,在几乎不增加用户成本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使用价值,这一点却非同寻常,似乎映证另一个命题,只有web2.0能够承载(商业)价值才有意义。
WiFi本身是热点,当3G被炒烂之后还姗姗未来,人们对移动应用的热情正在转移。除了不太适合高速移动之外,WiFi相关的技术正日渐成为3G的竞争对手,移动运算的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
“公社”,作为一种经济体,由于缺乏细致的经济学杠杆,并不是一种合适的市场单元,但是,从娱乐与使用的角度出发,公社倡导的共建、共享的思路,却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使用价值,我对于web2.0的认同不在于其创造了所谓的“民主”思路,而在于这种貌似“民主”实则更等级化的结构下,激发了用户的价值创造。
其实所有的趋势下,我更相信,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更基本的驱动力。无论多么眼花缭乱的应用,抛弃其偶然性的扰动,没有解决生产效率问题是不会有真正前景的。
“公社”倡导的大家参与,实际上是对传统互联网不均衡的单向价值的拓展,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几乎所有的web2.0的项目中,都看到了“公社”的踪迹。
“伙聚”推进的共享WiFi接入,是基本不改变现有物理网络的前提下,重新组织的一张“逻辑”意义上的独立网络,这个网络的能够提升原来物理网络使用价值。
网络接入,是信息时代的公路服务,是基础的基础,随着接入成为一种成熟的服务,接入本身的商业价值并不明显,因此,“伙聚”网络的真正价值在于,在一张逻辑上独立的网络公路上,能够跑上“伙聚”标准的汽车,此所谓醉翁之意不在路。
分类
社区与传播

互联网的push(推)和pull(拉)

        郑治两周前给了我一个连接,是个叫e准的网站,郑治是IPTV专家,e准和电视节目有关,不过郑治以世界杯作为诱惑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我是铁杆非球迷。
        做过sp的人都喜欢这个词push(推,向用户发信息),push一条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上,常常意味着收到一份钱,颇有些来一个人,舀一碗豆浆收一块钱的充实感。
        做互联网的人其实更熟悉另一个词pull(拉,用户主动浏览信息),互联网到现在为止,还是用户主动浏览的模式,用户想不起你来,你的信息就无法被用户看到,所以许多网站总是想方设法让用户设置成首页,这样当用户打开浏览器的时候,第一个光顾的总是自己。
        互联网采用是pull(拉),这个比较好理解,信息的发布者,并不知道谁需要信息,想push找不到对象,再则,浏览器被设计成了请求接收模式,没有服务器主动传送的渠道,即便是电子邮件,也不是直接发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上,而是由用户的计算机到邮件服务器上获取(pull)。
        无线应用采用push(推),有着商业利益的考量,push出去的是信息,进帐的真金白银,愿意push还是等用户来拉,商家如何决断也比较好理解。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
        手机上的信息展示量通常很少,不太适合长期和大量的信息阅读,但手机与人相影而行,倒是适合紧跟人的信息。
        许多人抱怨普通互联网信息与人无关,导致了大量与阅读者无关的信息,除了网站对其读者阅读习惯缺乏了解之外,还因为有很多信息,甚至读者自己没有看到之前都无从知道是否感兴趣。你想看今天哪一条新闻?许多时候,面对google看似万能的搜索输入框,不知该填写什么才有自己要的结果。
        说到底,一些信息与你到底“无关”还是“有关”需要后验决定,这时候看上去信息冗余或者无关信息充斥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甚至是必须的。信息并不都具有确定的个性化属性,对于那些个性特征不明显的信息,让用户来pull(拉)是合适的,pull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
        通常,手机上适合需要及时处理的、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比如日程提示、通讯录等等(对于那些时间宽裕,把手机当成pc,在互联网上泡论坛之类的不在我说的通常之列),而需要用户pull的信息,由于“多余”信息的存在,会导致手机这种小设备阅读不方便。
        e准,提供电视节目提醒服务,你通过互联网设定你的兴趣,你需要的节目提醒将push到你的手机上,这种节目提醒与用户自己设定的本机日程提示不同,节目提醒可以是动态的,而自己设定的日程是静态的。举个例子,自己在手机上设定的某场足球赛的日程提醒,将会按照设定者设定的时间和内容提示,而通过网站定制的信息,当比赛因故发生推延的时候,或者参赛队伍发生变化等,相应的提示信息会做出合理的变更。
        e准把需要用户到网站上pull的电视节目信息,变成了手机上的push,当RSS定制服务遭遇各种困难的时候,是定制类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探索,也是个性化应用的一种有益探索。
        e准还没有解决RSS定制中的问题,定制需要用户参与,具有灵活性,但用户常常不能准确地定制自己想要的信息,存在的“技巧性”门槛到底如何解决?
        当手机上定制类服务商日渐增多,多家定制服务之间如何平衡,不至于让用户重新陷入定制导致的信息过载?
        还有一个中国本地化的问题是,短信等sp服务,已经被一些服务商过度破坏性开发,如何让用户放心使用也是个问题。
        sp手机业务,随着wap的普及,算是无线互联网服务的一种,有线、无线一拉一推,有着不同的业务特征。如何将有线、无线平衡发展是未来互联网的一种机遇。(文/醒客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忘记点击率到底有多难

        点击率是一个让人爱又让人恨的东西,做网站本来是为了赚钱,但老网友会“秘传”你,先做点击率再说,因为没有点击率别人对你不感兴趣。等点击率起来了,你想赚的钱连影子还看不到,点击率也快成了“保健品”了。
       大家在评论点击率的时候,常能够把点击率和网站价值分开来看,尤其是在web2.0时代,都认为点击率早该下岗了。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网站或者博客,又完全变了一个态度,不仅徐静蕾博客点击突破千万是重要的宣传事件,即便一些非常强调圈子的博客作者,在博客点击破十万、二十万的时候,同样会庆祝一把。
        第一次互联网浪潮的时候,点击率就曾经让互联网创业者朝思暮想,伴随着互联网起起落落,CNNIC的统计换成了今天的Alexa排名,点击率至上的思路并没有根本变化,互联网创业者的聚会上,先Alexa排名进入一千,后找投资辅助上市,是默认的成功公式。
        问题是,看谁富不富,不能仅以谁家门口经过的人多来决定,即便是商店,也不是去的人多就赚钱多。否定点击率非常简单,忘记点击率,并不那么容易。
        看中点击率,是因为点击率代表了网站价值,如果找不到比点击率更好的评价网站价值的办法,点击率依然会是大家追捧的对象。高考不是很好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没有比高考更好的方式之前,只能认高考。
        老白前列举blogger的钱途,算来算去,还是与点击率关系密切的广告占了优,其余方式对于普通的博客,可望不可及,后来又补了一篇,依然还是广告,说到底,没有找到依赖点击率之外的互联网模式之前,点击率是唯一的底牌。
       web2.0流行,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点击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不以点击率论英雄的时代即将到来,但是,我们现在分明只是拿起了锤子,叮咣叮咣之后,砸碎了旧世界,却还没有来得及创造新世界。

分类
社区与传播

网络圈:圈什么,圈住谁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圈网,定位于网络化人的圈子,与浩友的小区社区,有相似的地方。
圈网的域名是中文“你我他”的拼音,口号是“都是自己人”,与浩友相同点在于真实性,至于叫圈还是叫社区,只是名字的问题,曹建在介绍圈网的时候,强调了网络上泡圈子是与生活中混圈子的相同性。
从圈网首页来看,划分了同事圈、同学圈、亲友圈等等,圈子组织有着深刻的现实印记,与现实中的同学、同事、同乡等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如果能够藉此将现实的关联推动到网络上,借着联系进一步挖掘服务,是很有前景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将圈网与浩友相比,前者没有界定具体场景或者范围,后者限定于真实小区场景,从外延上看,前者能够包含后者,具有更大的广延性,但是,问题也在于广延性,过于广延可能导致服务难以落到实处。
圈网首页的大类如同学圈等是圈子的分类,并不是实际的圈子,进入之后重新按照地域来检索才能找到你要的圈子,泛泛的不同类型的圈子具有完全不同的服务方式,落实种类繁多的圈子的具体服务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圈子只做统一的服务,最后可能就退化成简单的论坛信息交流,事实上,圈网上最多的就是这些公告信息,简单的信息服务,难以实质上与当前火热的BBS站点形成差异化,重新争抢人气具有相当的难度。
当与会者质询,进入圈子具体干什么的时候,曹建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从实际的情况看,除了以人的关联形成的圈子,比如同学、亲友等,圈子的形成非常依赖于一种具体的场景,比如:球迷共同喜欢球赛、驴友共同喜欢旅游,如果圈网能够对一个圈子的设计出较完善的服务支持,网络圈子维持将容易很多;针对人际关系形成的圈子,进行具体的设计,让互联网维系这些圈子比传统电话、聚会等更加受人欢迎,最终网络圈子与传统网络社区服务能够形成足够的差异化。
51.la Free Site Stats
圈什么,服务,将一些现实中的服务圈到网上;圈住谁,具有联系的现实人,并在网络上提供更好的支持这种联系的服务。
Web Counters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圈网,定位于网络化人的圈子,与浩友的小区社区,有相似的地方。
圈网的域名是中文“你我他”的拼音,口号是“都是自己人”,与浩友相同点在于真实性,至于叫圈还是叫社区,只是名字的问题,曹建在介绍圈网的时候,强调了网络上泡圈子是与生活中混圈子的相同性。
从圈网首页来看,划分了同事圈、同学圈、亲友圈等等,圈子组织有着深刻的现实印记,与现实中的同学、同事、同乡等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如果能够藉此将现实的关联推动到网络上,借着联系进一步挖掘服务,是很有前景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将圈网与浩友相比,前者没有界定具体场景或者范围,后者限定于真实小区场景,从外延上看,前者能够包含后者,具有更大的广延性,但是,问题也在于广延性,过于广延可能导致服务难以落到实处。
圈网首页的大类如同学圈等是圈子的分类,并不是实际的圈子,进入之后重新按照地域来检索才能找到你要的圈子,泛泛的不同类型的圈子具有完全不同的服务方式,落实种类繁多的圈子的具体服务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圈子只做统一的服务,最后可能就退化成简单的论坛信息交流,事实上,圈网上最多的就是这些公告信息,简单的信息服务,难以实质上与当前火热的BBS站点形成差异化,重新争抢人气具有相当的难度。
当与会者质询,进入圈子具体干什么的时候,曹建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从实际的情况看,除了以人的关联形成的圈子,比如同学、亲友等,圈子的形成非常依赖于一种具体的场景,比如:球迷共同喜欢球赛、驴友共同喜欢旅游,如果圈网能够对一个圈子的设计出较完善的服务支持,网络圈子维持将容易很多;针对人际关系形成的圈子,进行具体的设计,让互联网维系这些圈子比传统电话、聚会等更加受人欢迎,最终网络圈子与传统网络社区服务能够形成足够的差异化。
51.la Free Site Stats
圈什么,服务,将一些现实中的服务圈到网上;圈住谁,具有联系的现实人,并在网络上提供更好的支持这种联系的服务。
Web Counters
分类
社区与传播

跨越虚无与真实的社区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第三个项目是Hiu(浩友)91DM立足于打破免费格局,浩友则想建立真实的社区。
浩友的思路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建设现实小区的网上社区。也就是说,浩友旨在把互联网打破的地区界线重新还给网民,当然这只是个表象,随着地区界线重新竖起的还有附着在地域上的地缘关系。
不管社会网络也好,还是web2.0也好,落地的最终是能兑现商业价值的服务,丁一洮在讲述浩友的时候,提到自己“着迷于一些琐碎的东西”,浩友从小区集采(集体采购)入手,从一些实际的小区服务出发,来打造自己的服务。自称是“社会网络”服务运营商的浩友,以真实社区作为切入点,是个务实而不错的思路,几年前我也动过小区服务的凡心。丁一洮一开讲就说浩友队伍缺人,我顺便支持他一下。
这一波web2.0潮流涌来,突出“人”的重要性是一个重点,但是许多web2.0创业网站,要么简单地直接把“人”本身当成了服务对象,要么就是重新在网上创建一套全新的“人际关系”,很少有积极面对原本就存在由人而来的需求。
浩友最大的启示不在于揭示了小区服务这一新的互联网市场(很多人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新兴市场),而在于告诉从业者们,一些不被关注原本就存在的需求,从真实的小处着手而不是所谓的全新创意,才是互联网发展的突破点。
第一波互联网(web1.0)把人从真实的存在带到了虚拟的存在,许多服务围绕虚拟展开,现在,实名制、博客、社会网络等等重新让互联网回归真实,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虚拟的web1.0是网络承载能力不足的产物,回归真实才是网络应用普及的体现。
51.la Free Site Stats
我们常说网络改变生活,其实应该是网络适应生活,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才是网络变化的动力。当我们不顾用户需求,挖空心思把网络创意变成目标的时候,我们正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Web Counters
2006年2月19日的it沙龙互联网项目秀的第三个项目是Hiu(浩友)91DM立足于打破免费格局,浩友则想建立真实的社区。
浩友的思路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建设现实小区的网上社区。也就是说,浩友旨在把互联网打破的地区界线重新还给网民,当然这只是个表象,随着地区界线重新竖起的还有附着在地域上的地缘关系。
不管社会网络也好,还是web2.0也好,落地的最终是能兑现商业价值的服务,丁一洮在讲述浩友的时候,提到自己“着迷于一些琐碎的东西”,浩友从小区集采(集体采购)入手,从一些实际的小区服务出发,来打造自己的服务。自称是“社会网络”服务运营商的浩友,以真实社区作为切入点,是个务实而不错的思路,几年前我也动过小区服务的凡心。丁一洮一开讲就说浩友队伍缺人,我顺便支持他一下。
这一波web2.0潮流涌来,突出“人”的重要性是一个重点,但是许多web2.0创业网站,要么简单地直接把“人”本身当成了服务对象,要么就是重新在网上创建一套全新的“人际关系”,很少有积极面对原本就存在由人而来的需求。
浩友最大的启示不在于揭示了小区服务这一新的互联网市场(很多人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新兴市场),而在于告诉从业者们,一些不被关注原本就存在的需求,从真实的小处着手而不是所谓的全新创意,才是互联网发展的突破点。
第一波互联网(web1.0)把人从真实的存在带到了虚拟的存在,许多服务围绕虚拟展开,现在,实名制、博客、社会网络等等重新让互联网回归真实,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虚拟的web1.0是网络承载能力不足的产物,回归真实才是网络应用普及的体现。
51.la Free Site Stats
我们常说网络改变生活,其实应该是网络适应生活,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才是网络变化的动力。当我们不顾用户需求,挖空心思把网络创意变成目标的时候,我们正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Web Counters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博客首先是什么

        半年前,我就拟了一个题目“博客是什么”,总觉得2千字之内怎么写是个问题,后来看了一些类似的文章,各有各的理,说到底可以区分出两种,就是博客是商业的还是不是商业的,这两类人,总体上也有一幅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keso把题目换了一下《blog首先不是商业》,问题倒是有点意思了,我过去写过几篇关于博客的文章,探讨了一些博客可能的应用,最后的结论越来越倾向于,博客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互联网应用,本身就有着多重的形态,具体的说法要到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有。
       我把人能做的事情分成两种,一种是消费,另一种是生产(投资行为属于生产)。生产是创造价值,消费是消耗价值,按照会计平衡规则,最终,一个人消费和创造的价值是平衡的。
        企业的消费和人的消费不一样,是为了赚取其他价值而不是获得享受,因此,企业的消费可以看成价值转移,这样的话,企业的行为只有一种,就是生产(包括价值转移),而且生产等于其成员生产(包括投资)的总和。
        如果博客(blog)首先不是商业,那博客首先是什么?我们要替两种角色考虑,一个是博客作者(blogger),一个是博客托管商(BSP)。
         对于博客作者来说,博客首先是日记(根据blog的来历),现在逐渐演变成表达的工具,如果博客首先不是商业(生产)的,那么他首先就应该是消费的,一个消费的博客作者需要别人的生产来平衡。顺着这个思路,最终,如果博客作者不是被逼无奈向托管商交钱,就是停止博客。
         从目前看,消费和生产界线并不那么容易确认,大量希望通过博客获取出名、赚取稿费、求职等等对于博客有回报期望的人,其实是一种风险投资,只是常常盖上自娱自乐的面纱。
         对于博客托管商而言,毫无疑问,博客首先就是商业,如果有迹象表明博客对于博客托管商而言是没有(足够的)商业价值,进入极地冬天的博客倒真是刚露个早晨就进入了黄昏。
         进入门槛较低而淘金者众多不是博客面临黄昏的原因,激进派对于新业务期望总是过于忽略了历史的价值,试想,有什么理由能把这一新型的交流方式,快速地推广成每个人的必需品?而悲观者对于未来缺乏想象,却会错过真实的童话,一个不断被使用者扩展外延的博客应用,我们对价值的诉求过多,对于操作细化过少。
        博客首先是什么?像是一个西方的童话,答案却是一个东方式的回答,你想要“它是什么”。作为延伸结论,商业的博客才会长期存在。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情人节pk互联网,发嗲还是送花

        这个题目本身就有点发嗲,要怪你就怪郑治,他昨天“想”安红赚了一堆点击率,同样是郑治的文章,题目一发嗲,点击率翻了个跟头,前天郑治和我聊天的时候还为专业人员博客点击率低发愁,看来这个问题快不是问题了。
        互联网上,标题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想得到关注,在题目“发嗲”上费一番脑筋,已是司空见惯了,不过,到底什么原因呢?
        临近春节时的购物,买给自己的东西,你并不会在意过于漂亮的包装,但如果你是要送礼,包装的精美恐怕甚至高于了对价格的关心了。
        这与互联网的点击率有关系吗?是的,你总是靠能掌握的部分来判断价值。
        依靠标题进行传播、点击率进行评价的互联网,只要你让人家点入,哪怕是骗进来的,在这种框架下面,接下来的批评和赞扬都会表现为点击率,无需替下一步多作考虑。互联网上常常能看到臭了大街的人被点击率“热捧”,而象郑治这样的专家坐冷板凳,现实生活中却难以想象。
        漂亮的包装和标题一样,起误导的作用,送礼的人被潜意识中不会享用礼品左右,影响购买的是礼品在自己手上流转过程中的感觉,包装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收礼的人如果只是想把礼品再转送出去,关注也是精美的包装。
        当给熟人或者朋友送礼时,你会选择更实用,性价比更高的礼品,甚至不用包装,因为你此时考虑的价值兑现不再限于“流转”阶段,而是要落实到使用,需要落实到使用的购买才不至于被漂亮的包装诱惑。
        当我们花半个小时写作,而要花一个小时来琢磨题目的时候,互联网的价值已经被夸张地扭曲了,但在靠标题完成传播的互联网,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郑治的博客上有很多具有专业价值的信息,却难以利用广播式的互联网有效传播,只能在风花雪月的故事中孤寂地呆在角落,争取一些潜在关注着的办法,只能靠和娱乐类似的“发嗲”标题,最终靠“发嗲”侥幸能够巧遇一位专业知音,这代价该有多高。
        互联网越来越像情人节参加大型觅偶派对的单身汉,没有任何信用指引,凭性感和漂亮在茫茫人海中着急忙荒地找一个情人发嗲,而鲜花到底要送给谁却难以通过发嗲来实现,再套用一下格式,要通过发嗲来送花,这是一个问题。
        传统的互联网尽管容量巨大,却不幸是一个失忆的病人,每一次面对用户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它不知道你是谁,来过多少次,要来干什么,曾经干过什么,每一次登陆网站,需要用户重复着回答网站潜在的问题,我从哪里来,对什么感兴趣,不是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网络。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他说每年情人节要给老婆送花,这虽“不是”一个好习惯,但应该不用发嗲了,互联网的未来出路或许也是在此。

分类
社区与传播

摘要RSS的价值

Keso又补充了关于RSS调查的废话,我赞成大部分的观点,但对于下面的说法,则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相信,这样一个大买卖,会从大量残缺的、不知所云的摘要RSS中产生。未来的很多Web应用,将基于RSS而产生,但肯定不是基于非全文的RSS,这是毫无疑问的。想想看,一个只能搜索摘要乃至标题的RSS搜索引擎,能搜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
基于摘要的RSS有没有价值呢?
如果我要问,新浪或者搜狐哪一个页面最有价值?相信大家不用太多思考就可以答复是首页,那么,你可以从首页看到完整的信息吗?一条就算,回答是不可以。
你肯定看过搜索引擎搜索的结果,有完整的信息吗?回答是没有,但他们提供的简化信息可以辅助你判断是否找到需要的页面。当然你可以跟我说搜索引擎有快照,那是完整的信息,那你使用快照的频率呢?或者当年google被禁止使用快照的时候,google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用户?那时候的google有价值吗?
这两个例子说明,信息的价值不一定非要“完整”才能体现。
传统生活中,有很多“摘要”体现价值的例子。
比例尺大的地图,只标注重要的地标,没有详尽内容,进一步查询进入细分的小比例尺地图;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根据不同专家著作编撰的教科书;图书内页的检索信息;提供了索引信息的电信黄页服务。
摘要性的RSS(Rich Site Summary站点摘要)有用吗?有用的!如果摘要能够部分或者全部反应原文章的内容主旨,利用摘要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尤其是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时更明显,关心RSS更多含义的读者,你可以看我早期写的那一篇《解读RSS新闻聚合的未来》,不多说。
RSS是分散信息快速自动整合的工具,如果只整合了摘要,原信息还要通过原站点才能看得见,这是一些人觉得RSS提供全文更有道理的地方。
随着计算机的进步,网站信息不再只通过HTML面向“人”,而且也通过XML面向“机器”,我不过多地解释HTML和XML的含义,只想说,这是信息向自动化处理发展的结果。全文的自动传递没有在RSS的规范中作具体规定,除了在RSS直接传送全文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XML来传递全文信息,或者未来扩展RSS标准来同时传递两种信息。
总之,摘要是有意义的,RSS传输全文还是摘要确实不重要,即便RSS将来全部传递全文,接收RSS的网站完全可能甚至必须自己生成摘要来提高内容检索效率。不过RSS既然定义是网站摘要(Rich Site Summary),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也没有必要让工具来限制我们。
其实,只提供摘要的RSS也可以让用户不用再点击而直接阅读,RSS阅览器可以设计成将原始页面放到每个摘要的下面,这并没有什么技术难题,RSS阅览器现在这个不争气的模样,是RSS应用水平还不成熟的结果。
更新:欢迎大家拍砖去:点击进入本文拍砖
更新2:流水渡留言提到价值是伪问题,确实有点伪,我具体说明一下价值的含义,指现阶段一个页面的广告价值。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
Keso又补充了关于RSS调查的废话,我赞成大部分的观点,但对于下面的说法,则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相信,这样一个大买卖,会从大量残缺的、不知所云的摘要RSS中产生。未来的很多Web应用,将基于RSS而产生,但肯定不是基于非全文的RSS,这是毫无疑问的。想想看,一个只能搜索摘要乃至标题的RSS搜索引擎,能搜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
基于摘要的RSS有没有价值呢?
如果我要问,新浪或者搜狐哪一个页面最有价值?相信大家不用太多思考就可以答复是首页,那么,你可以从首页看到完整的信息吗?一条就算,回答是不可以。
你肯定看过搜索引擎搜索的结果,有完整的信息吗?回答是没有,但他们提供的简化信息可以辅助你判断是否找到需要的页面。当然你可以跟我说搜索引擎有快照,那是完整的信息,那你使用快照的频率呢?或者当年google被禁止使用快照的时候,google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用户?那时候的google有价值吗?
这两个例子说明,信息的价值不一定非要“完整”才能体现。
传统生活中,有很多“摘要”体现价值的例子。
比例尺大的地图,只标注重要的地标,没有详尽内容,进一步查询进入细分的小比例尺地图;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根据不同专家著作编撰的教科书;图书内页的检索信息;提供了索引信息的电信黄页服务。
摘要性的RSS(Rich Site Summary站点摘要)有用吗?有用的!如果摘要能够部分或者全部反应原文章的内容主旨,利用摘要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尤其是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时更明显,关心RSS更多含义的读者,你可以看我早期写的那一篇《解读RSS新闻聚合的未来》,不多说。
RSS是分散信息快速自动整合的工具,如果只整合了摘要,原信息还要通过原站点才能看得见,这是一些人觉得RSS提供全文更有道理的地方。
随着计算机的进步,网站信息不再只通过HTML面向“人”,而且也通过XML面向“机器”,我不过多地解释HTML和XML的含义,只想说,这是信息向自动化处理发展的结果。全文的自动传递没有在RSS的规范中作具体规定,除了在RSS直接传送全文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XML来传递全文信息,或者未来扩展RSS标准来同时传递两种信息。
总之,摘要是有意义的,RSS传输全文还是摘要确实不重要,即便RSS将来全部传递全文,接收RSS的网站完全可能甚至必须自己生成摘要来提高内容检索效率。不过RSS既然定义是网站摘要(Rich Site Summary),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也没有必要让工具来限制我们。
其实,只提供摘要的RSS也可以让用户不用再点击而直接阅读,RSS阅览器可以设计成将原始页面放到每个摘要的下面,这并没有什么技术难题,RSS阅览器现在这个不争气的模样,是RSS应用水平还不成熟的结果。
更新:欢迎大家拍砖去:点击进入本文拍砖
更新2:流水渡留言提到价值是伪问题,确实有点伪,我具体说明一下价值的含义,指现阶段一个页面的广告价值。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