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区与传播

搜狐PK猫扑,网络社区一桩血案?

        搜狐猫扑,一般人估计不太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但近期猫扑的新闻似乎多了起来,据说近期还有上市计划,因此,现在发生在猫扑身上的任何意外事件都容易接受,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条新闻,也不是要跟你透露小道消息,收购斗牛士(Donews)之后,猫扑将收购搜狐,或者搜狐要收购猫扑。
        继续之前,先看看搜狐的这个链接(chinaren社区),想到什么?没错,猫扑
        搜狐chinaren社区像猫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用流水渡的话说,毕竟都有陈一舟的基因,两者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定位都是18到25的青春时尚少年,只不过搜狐还稍微留了点底线,没有八卦到底,毕竟要有门户的尊严。
        不过今天可不一样了,猫扑愣是凭着娱乐致死的精神,眼瞅着就到了纳斯达克的大门口,早了一拍的搜狐有什么理由能不急着争上游呢?
        想当初,门户萧条之时,新浪、搜狐、网易几乎都冷落了论坛(社区),这个看上去不能带来太多广告费的鸡肋,谁爱玩儿玩儿去吧。哪知道势转时移,转眼间论坛热点挪移,天涯、猫扑火速繁荣,不仅来了风险投资,而且还要进军纳斯达克,真是没了天理了。
        如果说当初门户们忽略了博客,倒还可以拿1.0和2.0来挡点事,现如今论坛这种老掉牙的成熟业务让后起之秀占了优势,实在找不到太多的口水,看来1.0和2.0那点事,更像是拿出来唬人的噱头,后来者想上进,无须在意老门户们的心情。
        大家眼中,步伐蹒跚的门户,错过时机之后,还能和后来者拼个高下吗?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号称“全球第一博客门户”的博客中国,打着超越新浪,跑步进入纳斯达克的旗帜,半年多后,当新浪推出门户博客时,才猛然发现纳斯达克的大门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看似迟暮的门户竟然在也开始“亵渎”web2.0,不管批判者们如何说门户博客是“非博客”,但人气一个劲的涨,挡也挡不住,方兴东“既高兴又敬畏”,生动地描述了他的心情,也揭示了一些被忽视又明显的道理。
        新浪在博客上的意外反击得手,虽说还不能断言成功,但抢回一杯羹已无悬念,并在下一步新互联网格局中,巩固了地位。猫扑马上就要开踢纳斯达克临门一脚了,搜狐会来抢猫食吗?,同样定位于青春少年,为什么不能做另一个反击者?况且还不象博客那样是新业务,一切已经变得急迫而必要。
        陈一舟把chinaren校友录卖给了搜狐之后,似乎注定着渊源不断,我想搜狐、猫扑心里比谁都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平静中,一桩网络社区血案正在酝酿,还有多少人会卷入其中,一切会来得那么顺理成章吗?
        补充一个趣事,club.sina.com.cn指向新浪的博客,club.sohu.com指向搜狐论坛,巧合乎,预兆乎?搜狐、猫扑各自努力吧。

分类
业务模型

互联网搏“傻”

        以前胡狼就聊过,第一波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所有不符合互联网规则的公司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合适”的,适者生存的规则。
        这么说有一点“宿命”的悲观在里面,似乎思考变得没有了意义,你尽可以“胡作非为”,最后,你只是在等着上帝“选择”而已,而努力不努力,并不能改变结果。
        新年,哥儿几个聊了聊,又提到搏“傻”的问题,与“宿命”式的“自然选择”相比,搏傻显得要好一些,至少,你参与了“搏”。
        搏傻和另外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世界不是比谁比谁聪明,而是比谁比谁少犯错误(少犯傻)”,前一阵子和***聊到某一个公司的没落,我也用了这一句话。少犯错误和聪明是一致的,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角度的转换能够降低一下被浮躁的世界烤高的体温,清醒一下,知道自己是一个人而已,即便深信自己是“大牛”也毫不例外。
        说互联网依然是搏傻,一些互联网大牛们估计要笑,笑众生不知道就他一个人掌握了通往未来互联网的钥匙,不过,笑得不要太早,看到肉和吃到肉是两回事情,更不要说想到肉和吃到肉的差距。与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相比,更显得有些可乐,后者至少自己还知道是安慰。
        想一想,半年来互联网的变化,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起当初的预测?那些早就看透“互联网”规则的人,三天两头改变战略并不是什么怪事,改变对互联网的看法自然不足奇怪,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找出一件互联网上发生的你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新事物,那么,你“深刻而严密的互联网图景”就可能是海市蜃楼。当然,这里只考虑可以落地的东西,那些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如何变成现实的神仙式的想法不在此列,不能证“是”也便不能证“非”。
        去年山水一杯生塞北特首也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模型,“不是你认为哪条路是正确,走下去就达到目标,而是找出那些并不是通路的路,剩下的走下去才是达到目标的路。”
明天,是博客、网摘、社会网络、社区、RSS….,谁的天下?把自己当成傻子吧,你不用自作聪明地和别人比高瞻远瞩,只要不比别人更傻,甚至不犯傻,明天的互联网中,还会有人因为你的网站而生活。
        有人说,没有新浪在游戏上犯的错误,就不会有盛大;没有雅虎在搜索上犯的错误就不会有google;没有…,没有错误的世界多么不可思议呀,当初他们,我想,肯定也是满腹经伦的,没有如果!换了你,几乎可以肯定不如他们。
        互联网不是搏傻是什么?千帆过尽,舍我是他。

分类
电子商务

如果微软桌面软件真的免费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Windws Vista微软之技术创新日,微软的新操作系统给我留下了很深影响,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任何一家都难以从背后超过。
        对于微软,我心怀敬畏,上帝过于的恩宠,已经使得窗口软件(windows)处在事实上的垄断位置,而打破这种绝对控制的一线希望曾寄托在免费的Linux身上,不过一个多月前有消息说,包含微软新版的操作系统Vista在内,微软桌面软件有望全面免费,新浪的新闻里面还有模有样指出,“Windows Vista会在06年的12月份发布”,“而且微软是免费提供的”,前提是Windows Vista发布“不跳票”。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免费不是什么新鲜事,互联网的世界里,其实收费比免费更具有新闻挖掘效果。更关心的是,如果微软桌面软件真的全面免费,微软还靠什么养家糊口,MSNLive还是别的什么东东?
         IE是微软免费成功的经典案例,通过windows免费捆绑,硬生生将网景几乎垄断的浏览器市场全面颠覆,如今,IE占有率在90%以上,害得微软都有些不想和竞争对手玩儿,也懒得升级了。
        微软选择操作系统免费或者其它产品免费是很正常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功能升级越来越变成一件难有商业成效的事情,用免费的方法占领市场不是一个坏主意。
         ie不就是免费成功的案例么?等其他操作系统变得在市场竞争中无需考虑,收费免费还是垄断者说了算,此其一。
        对于微软,免费的肯定只是部分产品,至少近期内只能这样,基础软件免费,换取高端软件的付费,既稳定用户又能保证收入,免费+收费的模式是不错的办法,此其二。
        不过免费能否有进一步的效果,还有疑问,如果微软借此打击Linux开源阵营,利用免费真想灭了对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firefox多年阴魂不散就是例证;如果微软想借此实现从软件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广告是否具有足够的利润支撑还是疑问。
        广告是不是互联网服务商的出路?在国内,互联网广告那么让人牙咬切齿,免费的互联网已经沦为垃圾的集散地。当然这可能有中国的特色因素在里面,至少我们看到了google是互联网在线广告成功的典范。
        虽然google有别于传统的门户广告,并被归结到“长尾”,但利用google的模式成就一批google却不是容易的事情。
        近20年来,微软基本上是作为跟随着存在,一直在学习别人,而不是让别人学,凭借操作系统的成功,“一招鲜”下面掩盖着诸多战略漏洞。现在,或许转折点到了,庞大的微软将被迫换个战场迎接挑战。

分类
电子商务

google正在成为“麻烦制造者”

         google越来越成为传统秩序的麻烦制造者,正在改变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很多人看到google的颠覆性,却不一定了解颠覆性的危险后果。我们常常津津乐道科幻电影中离奇的一幕,越是离奇,越是喜爱。不过所有的离奇故事中,我们只不过是个观察者而已。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变成了故事的主角,我们为新秩序作好准备了吗?google在快速颠覆旧秩序的时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如果不幸有一天我们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并且恰恰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而是巫婆,当许多人成为故事中的反面角色,我们为此作好准备了吗?
        对改变的适应是这个时代进步的象征,google开创的纪元正在颠覆微软以来的秩序,由于微软是众矢之的,许多人像google一样感到欣喜若狂,人们或许忽略了,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新秩序的重建充满了危机。
         google的创新比想象的速度要快得多,业务正在伸向许多角落,新领域通常是以致竞争对手死地而自身并没有太多获益的方式展开,基于google魅力,人们依然看好她,寄希望于她的未来。
        麻烦正在跟随而来,旧秩序的快速打破,新秩序却未必那么容易创建。
        当下,google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高市值的压力下,如果这一过程最终不可控,对互联网将是一场灾难。正如第一波互联网服务几乎全是以免费形式出现的一样,没有正常价值兑现的服务必然导致灾难,最终萧条接踵而来,成为恢复商业秩序的唯一办法。
        尽管2006年依然是google迷们陶醉的一年,不过google正在被自己的美丽迷倒,现在,需要的是刹车系统,以降低自己不能把控的发展速度,尽管google一直以上帝改变秩序代言人的面孔出现,但上帝永远不会让一个先知代替自己说话,所有的预言物极必反,即便再精明的预言家也如此。
        如果不是google自己,下一个颠覆者者将会很快出现。

分类
业务模型

天才与流水工人

         keso说了天才和勤奋,又补充了再说天才,争论并没有停止,问题在于,天才与勤奋不是冲突的概念,争议是人为的,难有对抗性。帽子先生反问的“你认为李白是天才型诗人,但李白这么认为吗?”,陷入了天才是否需要勤奋的圈套,刚好keso把话题支开了。
        天才的相对概念是什么,是流水工人,听我慢慢道来。
         keso说“天才是那些无法学习、无法模仿的人”,我想说一个更具体的故事,不好意思,我又讲故事了。
        小学的时候,估计大家都做个这样的智力题目,说是一个笼子里面鸡和狗,一共有20条腿,7个脑袋,问你到底有几只鸡,几只狗。这个题目,对于没有学过代数的小学生,是一道智力题,意思时说需要超常的智力才能解决,而且,当把20和7的数字变化了之后,还要用差不多的时间来完成新问题。
        到了初中之后,学了一元一次方程,上面的问题就不需要智力了,你列出一个方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随时给出答案,等你念到高中,学过函数方法,你还发现,现在你不仅直接可以算出答案,而且,7和20的取值关系的范围你都可以确定,超过范围,就没有解了。
        我把小学生作的脑力工作叫做“创新性思维”,把初中以上学生作的叫做“程序化思维”,前者难以按照固定的方式重复,需要“灵感”,相当于keso说的天才,后者只要按照固定的“路数”,问题按照程序就可以出结果,象流水线上的“流水工人”。
        我高中的时候算是个出色的学生,很多的脑力放在了如何把创新性思维变成程序化思维上面,总结了一堆教材上没有的方法,能够不用太思考就解答很多别人看来很怪的题目,而通常这需要“天才”学生才能解决。
        后来我发现,人类智力的进化史,实际上就是如何把创新事情变成可重复的程序化事情,人作为个体的努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谋而合,这是规律。人的智力是用来解决从来没有解决过的问题,已经解决的问题,逐步变成程序化解决。网络江湖,割据还是一统中提到的软件标准化与此有相似性。
        历史上有天才变成流水工人很多例子,典型的是软件工程,这门学问创立之前编软件是天才才能干的事情,而之后,只需要普通人。中国现在软件工程搞得不好,所以像样子的程序员难找,因为中国的程序员需要天赋。
         Keso关于李白成为历史上的天才疑惑,我想是不是因为,七律之类的诗是唐朝开始盛行的,早唐李白是开拓者,到了后世杜浦,作七律之类的诗,“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已经有了,便不再足奇。
        在相同的领域,只出现一个“天才”是对的,人类文明传承的意义也在于此,但是,我们会发现不同领域的天才不断出现,google只是近期的一个而已,当初微软的盖茨同样被当成天才追捧过。
        当然,不同人的智力是有区别的,使得一些人能够更容易“鹤立鸡群”,人智力超级好的也被叫做“天才”,此天才非彼天才。

分类
社区与传播

博客用来干什么

        我在基于博客的虚拟专家工作室中,提到不完全赞成王正鹏 在个人传播的时代,博客将走向为精英的部落 博客将走向为精英的部落的观点,不完全赞成的意思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应用。
        博客用来干什么?交流精英思想还是分享快乐,抑或是Seesunshine的博客之P2P。疑问就是答案,刚好说明博客带来的多元性。
        人们对于博客多元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如何应对不同应用场景还待解决。

分类
版权与阅读 社区与传播

全文还是摘要,不成问题

         Tinyfool出了问题,问题在于全文还是摘要难以权衡,keso准备把没有提供全文的RSS删掉。全文还是摘要真的是问题了?
        我想先从RSS的含义说起,RSS有三种说法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ich Site Summary、RDF Site Summary,可以看出,三种含义的共同点是,RSS是网站的摘要工具。既然RSS是摘要工具,显然,放置摘要才是真正的目的,把全文放上并不合理,全文还是摘要似乎不需要争议。
        那么,为什么keso还要放弃没有全文的RSS,Tinyfool还要犹豫呢?
         RSS本质上是机器交流的语言,现在仅仅用了个简单的RSS阅读器(在线和客户端都一样),信息的处理者还是人,最终我们不堪重负便在情理中。Keso现在准备放弃非全文的RSS定阅,实际上说明“仅仅依赖RSS背后的人”有问题,处理RSS的最佳角色是机器而不是人。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RSS选择摘要是毫无疑问的,而现实中的困难则是由RSS应用还不成熟导致的,尽管IT烧锅“已经不愿把‘全文还是摘要’看成问题”,那只是他的个人习惯,并不表示,这个方法推广到其他人或者随着时间推移依然有效。对于我,RSS超过100问题就很大,而keso,RSS要超过一千之后才感觉到压力,即便如此,这个数字对于庞大的RSS信息源依然是沧海一粟。
        正如前一阵子的讨论,什么时候RSS不再以技术概念和终端用户对话,疑问便迎刃而解,技术和业务发展成熟才能最终解决困惑。
         Tinyfool还有另一种担心,即传播本身的价值,一些人以page view(页面浏览数)作为价值评估方式,如果全文输出,“价值”会有所损失。
        其实这是中了早期互联网的“毒”,页面广告和浏览数的不合理性很多人分析过,这里不作过多说明。当前,之所以浏览数这么重要,是因为伴随页面的广告成为了信息传播价值的唯一方式,实际上,免费信息的价值通过广告来兑现,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
         Web2.0的ajax技术,页面将不是信息传递的计量单位,keso说是“将面临一个只有Web没有Page的互联网”,此时通过页面的广告来兑现价值变得越来越困难。
        浏览数下降的“损失”谁来补偿呢?正如我在和讯“广告门”中探讨的,如果跳不出早期互联网的经营框架,你根本无法在下一波互联网立足。换句话说,未来互联网越来越不通过基于浏览数的广告来兑现价值。
        一个没做广告的博客,“价值损失”担心更显得没有道理。或是出于一种习惯,好比你会以会场上人们朝你眨了多少次眼睛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但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习惯,我们还是可以探讨一下。
        关心你的信息传播有多广,真实的目的是想知道有多少人常常关注你,并不需要吊死在浏览数这一棵树上。
        回到现实中,如果你还需要浏览数来维持自己的写作信心,怎么办呢?建议把RSS提交到一个可以计数的地方,这样,你以后关注 浏览数+RSS Count(RSS计数),可以了吧。

分类
电子商务

图文致谢网友:IT业界论坛荣登十佳论坛

2006年1月21日,新浪论坛9周年庆典IT业界论坛荣登十佳论坛。感谢新老网友的支持!

下面是发几张现场图片:

参加新浪论坛9周年庆的 IT业界 网友

IT99 领取年度特殊贡献斑竹奖
醒客领取 十佳斑竹 奖
主持的帅哥
颁奖的天使mm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

2006年1月21日,新浪论坛9周年庆典IT业界论坛荣登十佳论坛。感谢新老网友的支持!

下面是发几张现场图片:

参加新浪论坛9周年庆的 IT业界 网友

IT99 领取年度特殊贡献斑竹奖
IT99 领取年度特殊贡献斑竹奖
醒客领取 十佳斑竹 奖
主持的帅哥
颁奖的天使mm
更多文字,参看it99的文章:新浪论坛9周年庆典年度版主评选结果1月22日下午新浪论坛举办九周年庆典网友大聚会感谢8年来数以万计网友们对新浪IT业界论坛的支持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
分类
电子商务

再说和讯“广告门”事件

        前天说到keso作恶,现在回头看看“广告门”事件的主角和讯
        策划刘峻和具体操作周天舒估计这几天还在偷偷的乐,在他们看来,“和讯还是以比点击广告还要低的价格拿到了blog圈内品牌广告的黄金位置,怎么想都觉得值”。从keso的“从blog上投放的广告,要求近乎苛刻,不过好在和讯很体谅我的感受”说法看,这是一个少有的双赢结局。
        偷偷乐着的其实未必真赚了便宜,集市上100元砍下一个标价1000元的衣服,总是等穿出去别人告诉你50元能买到的时候,才开始不高兴。
        和讯找到了草船却错误地用它来借刀。和讯作的两个广告,一个是个人门户,一个是技术队伍缺人,和讯考虑到keso博客看的是互联网或者web2.0的人多,所以做自己web2.0广告应该是最值得的。
        其实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keso的博客web2.0谈得多不假,但这些都是讲给web2.0设计者听的,而和讯的个人门户广告主要是为了招揽使用者而不是设计者,可见上面大大的看似相关的和讯个人门户广告,实则和keso的阅读受众不符。
        招聘技术人员的广告,比个人门户要合适一些,但也有些偏了,看keso博客的技术人员要比业务方面的人少很多,这个广告要是换成产品经理显然更好。仅仅是招聘,放到专业的招聘网站上,一个月1千元就可以,效果好了每周几百个简历是不成问题的,和讯回去会不会做个比较。真要在博客上找技术,到我的博客嘛,广告费我先打个对折,哈哈。
        和讯捡了个金鞋带子,不小心系在草鞋上,不知道keso手印按下后,广告内容是否可以换一下,要是能换,刘峻元宵节得给我送袋元宵了 。
        到这里,有必要把老是“挑刺”的目的说一下,并不像个别留言的网友说的那样,目的是为了讨当事人“烦”,事实上,我对刘峻具体策划的这件事情是很赞赏的,只是想说明,如果你要在广告上超过传统门户,你肯定要在模式上有些超越,光概念新是没有用的。
        和讯的广告之所以能找出这么多问题,不是和讯当事人考虑不周,也不是我高明,而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互联网经营的圈子,我只是把大家骂门户的思路往回套罢了。
        郑治也谈Keso“做恶”,再次提到当葡萄酒遇上博客,很多人认为“当葡萄酒遇上博客”说的是软广告,其实不是,软广告是以宣传或者提高产品对象的曝光率为目的的,而这里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做软广告会损失博客作者的信用,那种两全其美的事情太少了,哪能刚好最好的产品都让你碰到了?
        顺便说一下,我写完“keso作恶”之后,在和讯刘峻的博客上留了跟踪信息,说了bug的事情,刘峻作为和讯的总编辑,第二天就作出了反应,执行力不错,和讯能做第一个“个人媒体”策划,不是偶然。
        更新:继续炒作留言“哥们儿,先搞清楚什么是trackback吧”,有一点需要说明,新浪blog到目前为止还不支持对站外文章Trackback ping功能,因此,我发的文章只能到目的地通过评论来手工添加我的文章信息。
        更新2:新人留言“从战略的眼光来看,考虑其广告的具体投放目的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新人在注意到具体目的没有意义的时候,忽略了探讨的真正意义的是:博客广告是否跳出了传统互联网的圈子。

分类
电子商务

Keso做恶

kesoblog上做广告,引起了骚动,讨伐辩解交杂。
感觉上有几个争议点:
1.博客上是否可以做广告。
2.Keso的广告是不是适合放在news标题下面。
3.Keso“收广告费”之后的态度是否可取。
标题列到这里,有点八卦的感觉,我先从keso个体的角度上探讨一下。
博客上是否作广告,似乎不用回答,早就有人拿了美金了;keso把广告放在news标签下,应该说keso做法有些瑕疵,否则争论的也没有缘起;至于说keso收广告费之后的态度,既然在自己的博客上作广告,BSP(博客托管商)要是没有限制,摆不摆POSE还是随keso吧。
迄今,我和keso只在搜狐的博客颁奖上见过一面,时间紧、人多没有太多交流,第一感觉keso是个不错的人,如果把keso当成一个博客作者,我选择宽容对待。
刘峻要把keso摁下手印那一讲给孙子听,当成博客领域历史性的事件,对于事件的操作者,这样的荣誉感可以理解,也确实是一桩合适的买卖。
问题在于,如果把上面三个问题放到一个行业的角度应该怎么回答?还会是同样的结论吗?
让我区别keso做的和讯广告和新浪的广告有什么不同,实在找不出来,尽管keso的读者和徐静蕾的读者不同,这也只是类似新浪财经频道和科技频道的区别,而不是以信息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区别。
以人为中心的传播,与以信息为中心的不同点在于,人为中心的积累能够形成信用,以至于你能够相信他,但最终能不能相信取决于价值制衡,而不是其他,在没有制衡的情况下,以人为中心的博客一样不可信,有制衡,信息为中心的门户同样也可信。
博客是创举,把“门户广告搬到博客上”的博客作者获得利益回报是创举,但门户广告搬到博客上就不是创举,如果这一效果被BSP和博客们当成创举迅速扩张,能把广告做到让网民备受煎熬的中国互联网肯定也能轻松让大家谈博色变。
难道博客真的只有传统广告这一条路吗?我怀疑。如果RSS等传播方式上再次被广告占领,所谓web2.0一万个优点恐怕也会掩盖殆尽。
门户式广告顶多也只能是博客盈利设计匮乏情况下的权益之举,如果类似门户广告不能成为博客的盈利方式,博客价值靠什么兑现?是有些人说的依靠个人魅力的软公关吗?不厚道的方式我总是不看好,而且自发的定制用户会只需要用脚来投票。
我赞成刘峻说的“博客盈利”是必然,但有时间问题,别的路也未必就行不通,你为什么不可以把博客当成消费品呢?
从行业角度看,满眼急着挣钱的BSP,门户广告会过早误导他们以为找到了金矿,Keso有意无意做了恶。
更新:刚发到刘峻博客上的Trackback跟踪信息就被删了,看来编辑很勤奋,刘峻让提意见,那就说一句,只要不是过于违规的评论,留着又何妨,如果控制的比新浪还严格,那是个什么2.0,何况删我这个跟踪信息,明显是望文生义。
更新2:这一次发的Trackback,上次的又有了,这是什么问题,难道是刘峻同学说的bug?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
kesoblog上做广告,引起了骚动,讨伐辩解交杂。
感觉上有几个争议点:
1.博客上是否可以做广告。
2.Keso的广告是不是适合放在news标题下面。
3.Keso“收
广告费”之后的态度是否可取。
标题列到这里,有点八卦的感觉,我先从keso个体的角度上探讨一下。
博客上是否作广告,似乎不用回答,早就有人拿了美金了;keso把广告放在news标签下,应该说keso做法有些瑕疵,否则争论的也没有缘起;至于说keso收广告费之后的态度,既然在自己的博客上作广告,BSP(博客托管商)要是没有限制,摆不摆POSE还是随keso吧。
迄今,我和keso只在搜狐的博客颁奖上见过一面,时间紧、人多没有太多交流,第一感觉keso是个不错的人,如果把keso当成一个博客作者,我选择宽容对待。
刘峻要把keso摁下手印那一讲给孙子听,当成博客领域历史性的事件,对于事件的操作者,这样的荣誉感可以理解,也确实是一桩合适的买卖。
问题在于,如果把上面三个问题放到一个行业的角度应该怎么回答?还会是同样的结论吗?
让我区别keso做的和讯广告和新浪的广告有什么不同,实在找不出来,尽管keso的读者和徐静蕾的读者不同,这也只是类似新浪财经频道和科技频道的区别,而不是以信息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区别。
以人为中心的传播,与以信息为中心的不同点在于,人为中心的积累能够形成信用,以至于你能够相信他,但最终能不能相信取决于价值制衡,而不是其他,在没有制衡的情况下,以人为中心的博客一样不可信,有制衡,信息为中心的门户同样也可信。
博客是创举,把“门户广告搬到博客上”的博客作者获得利益回报是创举,但门户广告搬到博客上就不是创举,如果这一效果被BSP和博客们当成创举迅速扩张,能把广告做到让网民备受煎熬的中国互联网肯定也能轻松让大家谈博色变。
难道博客真的只有传统广告这一条路吗?我怀疑。如果RSS等传播方式上再次被广告占领,所谓web2.0一万个优点恐怕也会掩盖殆尽。
门户式广告顶多也只能是博客盈利设计匮乏情况下的权益之举,如果类似门户广告不能成为博客的盈利方式,博客价值靠什么兑现?是有些人说的依靠个人魅力的软公关吗?不厚道的方式我总是不看好,而且自发的定制用户会只需要用脚来投票。
我赞成刘峻说的“博客盈利”是必然,但有时间问题,别的路也未必就行不通,你为什么不可以把博客当成消费品呢?
从行业角度看,满眼急着挣钱的BSP,门户广告会过早误导他们以为找到了金矿,Keso有意无意做了恶。
更新:刚发到刘峻博客上的Trackback跟踪信息就被删了,看来编辑很勤奋,刘峻让提意见,那就说一句,只要不是过于违规的评论,留着又何妨,如果控制的比新浪还严格,那是个什么2.0,何况删我这个跟踪信息,明显是望文生义。
更新2:这一次发的Trackback,上次的又有了,这是什么问题,难道是刘峻同学说的bug?
Web Counters51.la Free Site Stats